晃晃小彭
即使沒什么事要做,晚上也開著電腦、電視熬時間;明明已經覺得很困了,卻一再拖延上床的時間。也不知是從什么時候養成了這樣一個習慣,明知不好卻改不掉。時間久了,身體出現狀況,皮膚也干燥無光,怎么辦?
什么是晚睡強迫癥
欣然半年前跳槽到一家投資公司。不久,上司將一筆2000萬的可行性報告交給她做。欣然在一個月內幾乎變成空中飛人,實地考察,與運營商交流,恨不能一天變成48小時才夠用。當這份報告完成后,欣然發現,她每天不到凌晨睡不著。她也曾試著強迫自己早早上床,可心里卻總是不安,似乎自己的工作還存在什么紕漏,越想越覺得心里沒底,必須得起來將工作再復查一遍。當她終于找不到紕漏能安心上床時,天已經亮了。因為晚上睡眠不足,早上起床也就成為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每當這時,她都無比后悔地想:如果晚上不那么折騰,早點兒睡覺就好了。可到了晚上,又是一切照舊。
在朋友的勸告下,欣然去看了醫生,沒想到,醫生說她患了晚睡強迫癥。
晚睡強迫癥,是強迫性神經官能癥的一個分支,更具體地說,是行為焦慮癥的一種。此病患者總是被一種強迫思維所困擾,對睡眠有一種恐懼感或是有強烈的睡前興奮,會在生活中反復出現不睡的強迫觀念和行為。一些人會為此而煩惱,卻無法擺脫焦慮或是神經上的興奮狀態,最終導致無法入睡。
晚睡強迫癥的心理原因
1. 壓力不能僅僅通過睡眠來緩解。有些人白天勞累了一天,壓力很大,到晚上需要一種亢奮,先去除心理上的疲憊,然后才能通過睡覺消除身體上的疲憊。
2. 晚上是白天的彌補。有些人白天對自己的自我評價不高,覺得這一天沒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到了晚上,忽然覺得這一天不能就這樣過去,需要補償。
3. 人格特征帶有神經質氣質。有的人可能是因為遺傳,或者其他因素的影響,天生就帶有一些神經質的氣質,這類人通常都有一點兒睡眠障礙。
心理對策PK晚睡強迫癥
拋開強迫癥,跟自己對話
到了夜晚,明明應該上床睡覺時,你的大腦卻告訴你說:不能睡,你應該……這時候,你要判斷一下:這是我的強迫性思考,這樣的思考方式是因為我患上了晚睡強迫癥。你可以對自己說:“這不是我,這是強迫癥在作祟!”這樣的話,能讓你對強迫癥帶來的思想和行為增加一些抵抗力。但要記得,強迫癥是你腦部的問題,絕不是一兩天能解決的,你需要長達兩三個月的時間去努力認識和面對它。
主動出擊,對抗強迫癥
將注意力從強迫癥癥狀上轉移開,即使是幾分鐘也行。首先選擇某些特定的行為來取代強迫性不睡,例如喝杯熱牛奶,洗個熱水澡,點一些助眠的香熏,任何能幫助你睡眠的事情都可以。當大腦再次提醒你說,現在不能睡時,不要陷入習慣性思考,必須告訴自己:“我的強迫癥又犯了,我必須做該做的事。”你可以選擇不對強迫性的思考做出反應,你要做自己的主人,不要做強迫癥的奴隸。
貶低、輕視,最終告別強迫癥
當你完成了前面的步驟,你會發現,你已經接納了自己的強迫癥,接下來你要做的是貶低它、輕視它,才能最終告別它。當“不該睡”的信息再次來襲時,你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了。你可以對自己說:“那是可笑的強迫想法,是沒有意義的,我不必注意它。”堅持按照這樣的步驟進行,你會慢慢發現,自己能稍微早一點兒上床睡覺了。如此堅持下去,你會漸漸恢復正常的睡眠時間。
特別提醒
晚睡≠晚睡強迫癥
心理學定義的強迫癥必須有兩個要素,一個是發作的密度和長期性,二是本人知道“我不該這么做,但還是要這么做”。之所以這樣定義,是因為其實很多人只是晚睡,根本談不上晚睡強迫癥,所以這樣的人不必太緊張。但晚睡族要注意自我檢查,不要慢慢演變成晚睡強迫癥。
避免不良心理暗示
不要以為自己白天不能做事,沒有靈感,只有晚上才能靜心做事,甚至靈感迸發。這種不良的心理暗示一定要慢慢淡化,要學會積極地在白天做科學的時間規劃。
不要享受拖拉的成就感
有的人會因為自己在最后一刻完成了工作而獲得成就感,這樣只能加重之后的拖拉程度。愛拖拉的人其實是在給自己添加額外壓力,而后享受那種戰勝壓力的成就感。這種近乎自虐的自我挑戰方式非常損耗能量,絕對要不得。
學會多種解壓方式
無論是“宅”在家還是出去吃飯唱歌,都是解壓的好方式,但它們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好的。如果有可能,不妨把壓力釋放在健身房或者一些更有益的興趣愛好上。其實,無論是心理上還是生理上,早睡早起的習慣是自然界賦予人的最能舒緩壓力的方式之一,為什么要放棄它呢?
(摘自《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