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檔白酒遇“三公”“新規”
中國高檔白酒業有著極其怪誕的生存邏輯,這種怪誕邏輯因一條政府“新規”暴露無遺。
3月26日,國務院召開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提出要“禁止用公款購買香煙、高檔酒和禮品”。結果,第二天,諸多高端白酒股價應聲下跌,貴州茅臺、瀘州老窖、五糧液跌幅均超過6%,洋河股份、酒鬼酒等跌幅均超過5%。其中,A股第一高價股貴州茅臺狂瀉6.37%,市值一天蒸發了142億元。
對于公款消費高檔白酒造成的腐敗,早遭民間痛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林嘉騋曾遞交提案稱,“茅臺酒價格背后推手就是公款吃喝!”
不過,貴州省委書記栗戰書卻并不這么認為,“政府采購和市場銷售,都是市場行為。政府部門和個人都是消費群體的一部分,有些單位和社會成員需要購買茅臺酒,我認為無可非議。不要把茅臺酒和公款消費必然地聯系在一起。”
點評:
政府采購當然要區別于市場行為,因為真正掏錢的不喝,喝的人不掏錢。能不能喝茅臺,得由掏了錢的納稅人說了算,憑什么“你為祖國喝茅臺”?至于中國白酒業,如果走不出這種怪誕的政經邏輯,也談不上什么具有真正市場競爭力。
深圳前兩月經濟負增長
就在全國“兩會”定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降速”之時,深圳率先做出一個具體“回應”。
3月26日,深圳市統計局發布的統計快報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深圳的主要經濟數據呈現負增長的態勢。這種現象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以來是非常罕見的。
今年前兩個月,深圳的規模工業增加值為730.65 億元, 比上年同期減少了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為2754.43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5.4個百分點,工業產品銷售率為100.2%,比去年同期減少了0.1個百分點。即使考慮到春節的因素,深圳的規模工業生產出現如此大面積的負增長,也是經濟特區成立以來的首次。
外貿方面,一直占全國近1/8進出口總值的深圳,今年在外貿方面也出現了負增長的格局。統計快報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深圳進出口總額為562.89 億美元,同比下降3.5%。其中,出口327億美元,同比下降6%;進口235億美元,同比增長0.3%。
點評:
深圳的負增長是一個縮影,外需下滑,增長乏力,外部市場面臨的情況甚至可能比2008年更為嚴重,大規模的刺激計劃退潮后,結構調整的機會窗口也已錯失,中國低增長的大幕可能正在拉開。
大連實德董事長去向不明
許多人認識徐明,大概是通過“大連實德”足球隊認識的。
近日,據《財經國家周刊》報道,3月15日晚間,大連實德董事長徐明因涉嫌經濟案件被“相關部門”控制。報道還稱,與大連實德有著密切業務關聯的中國建設銀行已經開始追繳實德的貸款,并對其全面停貸。
來自大連實德集團的消息則稱,徐明已與集團失去聯系近半個月,目前集團已向大連市政府匯報了這一情況,并決定由副董事長徐斌(徐明親兄長)等人組成的董事會領導小組,代行董事長職權。
大連市公安局新聞處一工作人員則對媒體表示,警方沒有對徐明進行過立案或調查。
大連實德集團是一家民營企業,業務涵蓋化學建材、家電產業、金融保險業和文化體育產業及城市改造項目。
2005年,徐明曾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排名第八。2011年,在胡潤機構發布的首個《東北財富報告》中,徐明以130億元資產位列第五。
點評:
富豪榜很容易變成落馬榜,這在中國司空見慣。很多商的背后是官,時過鏡遷,官員罩不住了,落馬了,或出現利益糾紛了,“清算”可能就要來了。至于徐明,具體怎么回事,截至發稿時,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