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孫希利
新疆和田地區墨玉縣的維吾爾族農民艾合買提,一直有個心愿,盼望和田河大橋通車的那一天,帶領全家上橋照張全家福,他的愿望今年夏天就會實現。西北油田在和田地區投資8600多萬元、總長1.8公里的和田河大橋,將于今年6月30日前建成通車。
在快速發展過程中,西北油田積極履行中央駐疆企業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通過開展油地共建,促進互利雙贏、和諧發展。2011年,該油田榮獲“新疆十佳最具愛心慈善企業”稱號。

□好客的維吾爾農民給西北油田志愿者倒茶表示感謝。張俊 攝
作為中國石化西部資源戰略接替主戰場和“西部快上產”的主力軍,西北油田“十一五”以來保持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原油年產量由2005年的420萬噸躍升至2011年的725萬噸,年均增長50萬噸,占中國石化國內原油年增產量的70%;天然氣年產量由2005年的3.6億立方米增長到2011年的15.9億立方米,增長了4.4倍。塔河油田已成為中國石化第二大油田。
與此同時,西北油田切實履行社會責任,通過共建、援建和扶貧幫困等多種方式,積極支持新疆經濟社會建設?!笆晃濉币詠?,西北油田分公司共上繳地方稅收40億元,累計投入共建資金、幫困資金4500萬元,用于道路、農田水利、抗震安居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資源本地轉化、本地使用,原油本地用戶由2006年的4家,增長到2011年的8家,原油供應量由2006年的281萬噸增長到2011年的470萬噸,增長近70%。同時,為庫車大化、巴州東辰公司等7家用戶供應天然氣,除西氣東輸外銷和油田自用氣外,生產的天然氣全部供應地方,“十一五”以來累計供應天然氣近40億立方米。
西北油田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新疆南疆石油化工產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一座座石油新城迅速崛起。西北油田前線生產指揮基地所在的輪臺縣,過去是國家“特困縣”,在石油石化產業帶動下,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僅10年時間,全縣財政收入就增長5倍,工業生產總值增長30多倍,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1.6倍,成為新疆自治區的富??h和利稅“大戶”。去年以來,塔河—輪臺天然氣改造工程的建成投產,大大推進了該縣工業用氣和生活用氣建設進程,數萬城鄉居民用上了干凈方便的天然氣,告別了煙熏火燎的燃煤、燒柴生活的歷史。庫車縣作為塔里木盆地石油天然氣開發的主戰場,近年來依托石油產業快速發展。中國石化向該縣捐贈了價值1.5億元的大化肥生產裝置,使之成為天山以南最大的氮肥生產基地。西北油田投資12億元完成了雅克拉—大澇壩10億立方米天然氣產能項目的建設,每年向庫車大化肥項目供應5億立方米天然氣,使該縣成為南疆以煉油、化肥生產為主的工業重鎮,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近兩萬名。一位當地群眾感慨地說:“現在我們的路寬了,燈亮了,是中國石化讓我們的生活大變樣。”
油田不斷創新構建和諧企地關系的工作機制,與阿克蘇地區、巴州成立了由雙方領導共同組成的油地共建委員會,建立了聯席會議機制,雙方就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進行溝通協商。同時通過油地座談會、項目信息交流會、現場聯合辦公等形式,實現定期互通交流,做到大事早商量,有事多商量,無事常溝通,不斷開拓油地雙方融合發展的空間,形成共同發展的合力。地方政府也積極支持西北油田的發展,開辟“綠色通道”,特事特辦,為油田快速發展提供了優質高效的服務。油地共建,實現雙贏,讓各族人民共同享受石油開發建設的成果,雙方已形成了水乳交融般的油地和諧關系。
在油氣資源勘探開發過程中,西北油田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真情回報油區各族群眾,每年列出專項扶貧資金使用計劃,積極做好扶貧幫困工作,讓企業發展的成果惠及各族人民。
自1996年來,西北油田一直對口扶貧阿克蘇地區柯坪縣,累計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400萬元,幫助柯坪縣修建了揚水灌溉工程、抗震安居工程、醫療衛生室和學校等基礎設施。在集團公司的統一安排下,西北油田分批次投入500萬元專項扶貧幫困資金,幫助柯坪縣完成4350畝大棗科普示范園建設,截至2011年底,已投入資金270萬元。同時,先后投入600多萬元資金,幫助沙雅縣、庫車縣修建了農村居民飲水設施、電力設施以及水利灌溉設施。2010年,西北油田與庫車縣、沙雅縣簽訂了道路共建協議,由油田投資3700萬元幫助修建了兩條三級公路,總里程42.7公里。2008年,西北油田分公司主動承擔了塔城地區和布克塞爾縣兩個貧困村以及阿勒泰地區青河縣3個村的扶貧幫困工作,投入扶貧資金200多萬元,用于當地牧場牧民搬遷、抗旱救災、草原電灌站建設和學校文化設施建設。
多年的扶貧幫困和對口支援結出累累碩果。在和布克賽爾縣玉爾其鄉,已經有2000多維吾爾族群眾脫貧,全縣農牧民收入5年翻了一番。
“大漠紅柳根連根,各族群眾心連心”。在塔河油田,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民族團結的深情。油田各單位與周邊的少數民族貧困地區群眾結成定點扶貧對子,長期開展油地共建、捐資助學、捐款獻愛心等活動。10多年來,堅持聘用當地群眾擔負單井巡井、道路維護、治安保衛及綠化管理等勞務性工作,每年為輪臺縣提供上千個就業崗位。油田聘用的維吾爾族勞務工買買提自豪地說:“我在油田上班,每月除去吃住還有1000多元收入,明年就可以娶上媳婦了?!?/p>
各采油氣廠與輪臺縣草湖鄉、塔爾拉克鄉、哈爾巴克鄉和阿克薩來鄉等貧困地區中小學校常年開展捐資助學活動,為學校贈送書包、課桌、電腦等學習用品及大米、清油、被褥衣物等生活用品,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各族同胞的稱贊。雅克拉采氣廠針對油區地處少數民族集中聚居區的特點,積極構建和諧的油地關系。庫車縣玉其吾斯塘鄉玉斯屯霍加艾日克村地處戈壁腹地,多年來缺水缺電,村民生活貧困。5年前,采氣廠與該村結為定點對口扶貧對子,開展油地共建、油地互助活動,為村里打淡水井,參與農田水利建設,解決了維吾爾族群眾的吃水難題,使200多名維吾爾族農牧民脫了貧。一位村民表達了大家的共同感受:“自從吃上純凈的自來水后,村里大人小孩生病少了。石油人使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了?!?/p>
塔河油田地處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北緣,生態環境脆弱,自然條件惡劣。西北油田始終將安全環保、節能減排等措施貫穿于勘探、開發、煉化生產的全過程,切實保護生態環境,在大漠、戈壁上建設綠色油田。油田去年就投入4700萬元用于鉆后治理、廢液無害化處理等綠色油田建設。“十一五”以來,油田累計投入環保資金2.22億元,使塔河油田采油污水回注(灌)率、工業廢棄物處理率達到100%。他們還投入6000余萬元打造大型防風固沙和綠化工程,僅在庫車縣就建設了萬余畝防風護沙林。昔日沙丘連綿、寸草不生的戈壁大漠,如今變成一片片綠洲,實現了生產與環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在國家掀起新一輪援疆工作的大潮中,西北油田正以更加堅實的步伐,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新疆跨越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