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林 陳建芳
異位妊娠是常見的婦科急腹癥,指受精卵在任何宮腔以外部分的著床發育,包括剖宮產瘢痕部位妊娠、子宮殘角妊娠、宮頸妊娠、闊韌帶妊娠、腹腔妊娠、卵巢妊娠、輸卵管妊娠等。95%的異位妊娠為輸卵管妊娠,最常見的為壺腹部妊娠,占異位妊娠的78%[1]。近年來,異位妊娠發病率逐漸上升[2]。異位妊娠破裂后發生的出血等并發癥危及患者生命[3]。本文對異位妊娠發病因素方面的研究,現報道如下。
選取2008年7月~2010年6月于我院治療的103例異位妊娠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異位妊娠的患者均經病例確診和手術治療。患者年齡為21~46歲,平均年齡為28.5歲。對照組選取同時期我院收治的103例正常孕婦。患者年齡22~53歲,平均年齡為29.1歲。兩組年齡對比后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所有患者病史資料進行整理統計,統計異位妊娠患者和正常孕婦的子宮肌瘤、異位妊娠史、子宮內膜異位癥、輸卵管手術史、IUD應用史、盆腔炎史、末次妊娠史等。
發病部位在輸卵管的患者有94例,占91.26%。發病部位在卵巢的患者有3例,占2.91%。發病部位在子宮角的患者有4例,占3.88%。發病部位在闊韌帶的患者有1例,占0.97%。發病部位在腹腔的患者有1例,占0.97%。
正常妊娠時,受精卵著床于子宮體腔內膜。異位妊娠時,受精卵于子宮體腔意外的部位。異位妊娠破裂或流產后,可造成急性腹腔積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異位妊娠主要病因包括:(1)輸卵管炎癥:輸卵管粘膜炎可引起管腔完全阻塞而致不孕,也可引起輸卵管黏膜粘連和纖毛缺損影響受精卵的運行受阻而在該處著床,輸卵管周圍炎癥引起輸卵管周圍粘連,輸卵管扭曲,管腔狹窄,管壁肌蠕動減弱,影響受精卵的運行,淋菌及沙眼衣原體所致的輸卵管炎常累及黏膜,而流產或分娩后感染往往引起輸卵管周圍炎。(2)輸卵管手術:腹腔鏡下電凝輸卵管絕育及硅膠患套術等絕育術后即可引起輸卵管妊娠,因不孕原因接受過輸卵管開口術、輸卵管吻合術、輸卵管成形術、輸卵管分離粘連術等。(3)放置宮內節育器(IUD):放置IUD后發生輸卵管炎,宮內白細胞和巨噬細胞大量聚集,改變宮內環境,妨礙了孕卵著床,但不能完全組織卵子在輸卵管內的受精和著床。(4)輸卵管功能異常或發育不良:輸卵管黏膜纖毛缺乏、肌層發育差、輸卵管過長、輸卵管副傘、輸卵管憩室、雙輸卵管等輸卵管發育不良,雌孕激素分泌失常,可影響受精卵正常運行,引起輸卵管功能異常,另外精神因素也可引起輸卵管功能異常,影響輸卵管的運送。(5)受精卵游走:輸卵管一側的卵子授精后,受精卵經腹腔或宮腔進入對側輸卵管,移行時間長,受精卵發育增大,在對側輸卵管著床。(6)子宮肌瘤或卵巢腫瘤等引起輸卵管壓迫,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卵巢周圍組織、輸卵管的粘連,影響輸卵管管腔通暢,使受精卵運行受阻。吸煙、人工流產、胚胎本身的缺陷也可引起異位妊娠。

表1 103例異位妊娠發病因素統計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所有影響異位妊娠的發病因素中,輸卵管炎發病率最高。與既往研究[4-6]的研究結果類似。減少輸卵管炎、盆腔炎的發生可減少異位妊娠發病率。其中引起輸卵管炎癥的主要病原體是沙眼衣原體和淋球菌等性傳播疾病的病原體,炎癥使輸卵管黏膜不規則、狹窄、粘連,導致輸卵管壁的肌肉蠕動減弱,影響孕卵運送,阻滯孕卵在輸卵管中的運送。另外,有宮外孕史的患者再次宮外孕的發生率高。人流次數越多,異位妊娠危險大。
綜上所述,減少盆腔炎、手術史、IUD應用、流產可減少異位妊娠的發生。
[1]樂杰.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05-113.
[2]Barnhart KT.Ultrasound diagnosis of ectopic pregnancy [J].Hum Reprod,2007,22(5):1493.
[3]楊蕾.異位妊娠危險因素的研究進展[J].重慶醫學,2007,36(13):1325-1327.
[4]李國屏,李曉紅,杜風霞.異位妊娠相關發病因素的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6,21(7):901-902.
[6]Poonam,Uprety D,Banerjee B.Ectopic Pregnancy-two years review from BPKIHS.Nepal [J].Kathmandu Univ Med J (KUM),2005,3(4):365-369.
[7]Simms I,Stephenson JM,Malinson H,et al.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J].Sex Transm Infect,2006:45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