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曙光 孫紅緒 劉圣高 文光紅
(1.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 宜昌 443000; 2.宜昌市煙草公司 443000)
五峰馬里蘭煙是宜昌市煙草公司1981年從美國引進的低焦油含量煙葉品種(Md609),同年在五峰試種成功,并作為國家優質煙葉基地大面積推廣種植。五峰縣地處湖北西南山區,全縣馬里蘭煙葉適宜種植面積達 5 333hm2。經過多年發展,其出產的馬里蘭煙具有香味好、燃燒性強、焦油含量低、彈性強、填充性好等特點,形成了獨具風格的五峰馬里蘭煙葉[6]。然而,隨著煙葉種植面積的擴大,煙葉空莖病逐漸成為制約五峰煙葉生產的一種主要病害,一般發病率5%~15%,重病田塊高達80%,嚴重影響五峰馬里蘭煙葉的品質和產量。
煙葉空莖病因煙葉感染后莖干中空腐爛而得名。病菌一般從莖部傷口侵入,被感染的植株髓部變褐腐爛。腐爛沿髓部向下蔓延,葉片自上向下變黃枯萎,下垂脫落,嚴重時葉片完全脫落呈光桿,莖干髓部腐爛中空。病菌也能感染葉片,從葉部傷口侵入,沿葉柄或葉脈擴展,病部變褐壞死。(如圖1)
煙葉空莖病菌為歐氏桿菌屬的胡蘿卜軟腐氏桿菌的胡蘿卜軟腐亞種[4](Jones)Bergey et al.此菌在培養基上的菌落灰白色,圓形或不定形。菌體短桿狀,大小2.2~3.0(m)×0.5~1.0(m),周生鞭毛2根~8根,無莢膜,不產生芽孢,革蘭氏染色陰性[7]。

圖1 煙葉空莖病癥狀
煙葉空莖病菌寄主范圍廣,可以侵染甘藍、胡蘿卜、芹菜、黃瓜、萵苣、馬鈴薯、蘿卜、白菜和煙草等61個科的140多種植物[7]。空莖病菌多在土壤及病殘體上存活越冬,也可以在根周圍的土壤中生活。煙草空莖病菌為傷口寄生菌,一般從打頂、抹杈等農事操作及其他方式所造成的傷口侵入。病菌在田間主要靠雨水傳播,煙葉收割等農事操作過程中,也能傳播病菌,引起侵染發病。
病菌生長發育最適溫度為 25℃~30℃,39℃~40℃停止生長,致死溫度為50℃;環境在pH5.3~9.2之間均可生長,其中pH7.2最適;陰雨、高濕有利于細菌存活,不耐光或干燥,在日光下曝曬2h大部分死亡[7]。在大田煙葉生長期,溫度一般不是限制因子,濕度是決定發病輕重的重要條件。在陰雨高濕環境中,不僅有利于細菌生長繁殖,而且打頂、抹杈及采收時所造成的傷口不愈合,木栓化較慢,降低了煙葉的抗病性,延長了病菌侵入的時間。在苗床后期,若苗床溫度高,濕度又大,常導致煙草空莖病菌在苗床內蔓延,引起成片發病。
五峰位于湖北省的西南部,全縣皆為丘陵山地,平均海拔1 000m左右,日平均氣溫13.1℃,無霜期250d,全年平均光照時數1 554.5 h,年降雨量1 406.6mm,可謂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多為黃色砂壤土,有機質和鉀含量豐富,pH5.5~7.0,適宜馬里蘭煙生長,也有利于病菌的生長繁殖[6]。據五峰氣象站提供的資料,在煙葉生長中后期的7、8月,煙葉產區月平均氣溫分別為25.0℃、24.3℃;月降雨量分別為265.0mm、171.0mm;陰雨天數分別為16.9d、15.1d,適宜煙葉空莖病菌的侵染傳播。
馬里蘭煙葉片大而薄,葉片長70cm~80cm,寬40cm~50cm,葉色綠,葉形橢圓,田間生長勢強,種植的品種以Md609或從中選出的五峰1號為主,品質優良,產量較高,但不抗空莖病[5]。
根據煙葉空莖病的發生特點,宜采用農業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防治策略。
因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連續多年種植煙葉的發病田塊會積累大量的病原物。與玉米、高粱等非寄主作物輪作2年~3年,可大大降低土壤中殘存的病原物數量,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采用漂浮育苗技術育苗。育苗前進行苗床消毒,育苗中加強苗床管理,控制苗床濕度,培育無病壯苗。
提倡高壟寬行種植,適當合理密植,行距1.1m~1.2m,株距0.45m~0.5m,利于通風排漬,降低田間濕度;科學施肥,清溝排漬。重施底肥,少施追肥,穩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氮:磷:鉀以1:1:2~3為宜;適時農事操作,保持田間衛生。田間打頂、抹杈和采收時要選擇晴天,露水干了以后再進行,以便加速傷口愈合,防止細菌侵入。及時拔除病株,帶出田外深埋或燒毀,病穴內撒少量石灰進行土壤消毒。農事工具盡可能消毒,以防止病菌傳播。
在煙葉發病初期,可選用生物性農藥3%克菌康800倍液[1],或農用硫酸鏈霉素200萬單位進行葉面噴霧,防治效果好。也可在打頂、抹權、采摘煙葉時,在傷口處涂抹200倍的苯酚液或1%來蘇兒水溶液可起預防作用[2]。
[1]王璐.克菌康防治大白菜軟腐病藥效試驗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09(3):124-127.
[2]甘發林,張宏健等.興山縣煙草空莖病的發生原因及防治技術[J].湖北植保,2004(6):14-15.
[3]高喬婉.廣東煙草病害圖譜[B].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25.
[4]李錫宏,黎妍妍,許汝冰.湖北省煙草主要病害發生規律及原因淺析[J].湖北植保,2010,(5):15-16.
[5]錢祖坤,文光紅,趙傳良等.馬里蘭煙新品種五峰1號的選育及特征特性[J].安徽農業科學,2012(24):11972-11973.
[6]蔣予恩,戴培剛.開發馬里蘭煙促進低焦油卷煙發展[J].中國煙草科學,2000(2):47-48.
[7]臧威.黑龍江省大白菜軟腐病菌致病力類型分化及抗源篩選的研究[D].東北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