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倫
近日,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經常喝水有助于改善情緒,提高思維能力。因此,當人們感覺要發脾氣的時候,喝下一杯水可以幫助“熄滅”怒火。
美國康涅狄格大學最新研究認為,輕度脫水就足以改變一個人的情緒和清晰思維能力。新研究負責人之一哈里斯·李伯曼博士表示,即使是日常活動中輕度缺水(人體正常水分喪失1.5%)也可能會導致“情緒降級”。而脫水對女性造成的負面影響比男性更大。
另一位負責人勞倫斯·阿姆斯特朗博士表示,只有當人體缺水達1%~2%的時候,人們才會感到口渴。而當人們感到口渴時,其實已經發生脫水了,并開始影響人們的思維和身體活動表現。脫水會影響每一個人,那些每天長時間面對電腦的上班族,也應該像馬拉松選手一樣適當飲水。馬拉松選手在參賽過程中,身體脫水可高達8%。多項測試結果顯示,無論是在跑步機上走40分鐘還是坐下休息,脫水的負面影響都是一樣的。
新研究中,參試者接受了一系列有關警覺性、注意力、反應速度、學習能力、記憶力和推理能力等方面的測試。之后,研究人員將測試結果與參試者缺水情況進行了對比分析。結果發現,在年輕女性中,輕度缺水會導致頭痛、疲勞和注意力難以集中等問題。雖然沒有發生實質性認知能力下降,但是,出現脫水的女性感到工作難度更大。在男性參試者中,脫水也同樣會導致“工作難度更大”的感覺,男性出現脫水對其警覺性和工作記憶影響更明顯,另外還會導致疲勞、緊張和焦慮。
新研究還發現,脫水導致情緒波動等癥狀,女性比男性更明顯。而這一點與參試者處于休息或鍛煉狀態無關。專家建議,每個人每天通常應該補充2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