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我歡
有一位年輕的收藏愛好者,在上完青花瓷收藏的培訓課后,得意揚揚地對馬未都說:“馬先生,別的我不敢說,永樂青花我徹底明白了,你們講的課我做了非常詳細的筆記。”后來,在一次拍賣會上兩人又碰上了,這時正好有個永樂年間的青花瓷盤要出手。馬未都對年輕人說:“這個盤子現在30萬塊錢,你要買,就在10分鐘之內給個價,這東西就是你的,錢我給你去弄。盤子要是真的,值500萬元;要是假的,30萬元就扔了。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在10分鐘內做出買與不買的決定。”年輕人仔細地端詳了10來分鐘,最后紅著臉,說出一句讓人哭笑不得的話:“我這會兒技術歸零了。”
馬未都說,在有巨大壓力且得做出抉擇的考驗到來之前,所有學來的知識都只是紙上談兵,靠書本和老師傳授的東西是遠遠不夠的。
鄭淵潔曾向馬未都請教什么樣的古董值錢:“年代越久遠的越值錢?”馬未都搖頭。“數量越少的越值錢?”馬未都還搖頭。“那什么樣的值錢?”馬未都說:“品質好的值錢。”珍貴的內涵不在于稀有,也不在于年代久遠,而在于本身的品質。
馬未都曾數次與心愛之物失之交臂。20世紀80年代,他看到了一套明清時期的瓷器,怦然心動。當時賣主要價2.2萬元,馬未都瞻前顧后,最終沒買,感覺一下把錢花出去有點兒承受不了。現在這套瓷器的價格至少翻了1000倍,這讓馬未都痛惜萬分。機會轉瞬即逝,要及時行動,別等到失去了再后悔。
在收藏界,上當受騙者層出不窮。所有被騙的人都說:“我當時腦子不轉了。”馬未都說:“其實不是腦子不轉了,而是當時轉得太快,光想著怎么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