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
在重慶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走到一塊緣起一個共同的夢想:擁有一家屬于自己的企業。他們沒有錢租辦公場地,沒有錢雇員工,他們在寢室里計劃著、爭吵著,最后,爭吵出了一個近乎童話般的決定:一起抱團組建微型企業,每個人都當老板。短短3年時間,這群年輕人一起奔跑,在小工作室干出了大事業!
就在學校找伙伴
2008年7月,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傳媒藝術系的大二學生金操與龐海洋跟著老師俞明搞調研。金操發現,重慶的很多品牌設計公司生意都不錯,而且這些公司有的也只有十幾個人。“他們能做的,我們也可以做。”金操暗自盤算:要是將設計特長發揮出來,在學校里辦個工作室,可不可行呢?
龐海洋一聽金操的想法,早想創業的他非常贊同:“但是光我們兩個人,只能做做小活,要是接到大單子,人手就不夠啊!”興奮之余,龐海洋也發愁。
的確,為企業設計品牌形象,做各種方案,需要創意、策劃、文案等各個方面的才能。“我們不是有這么多同學嗎?在學校里,人才可以隨時‘抓到,我們要是抱團來干,同學和老師都是資源啊!”金操提出。
但一開始租個辦公場地的錢就要不少。金操和龐海洋都是窮學生,一時拿不定主意的他們急切地把想法告訴了老師俞明,想讓他幫著出出主意。俞明與他們一拍即合:“房子的事情我去解決,你們現在負責找到創業伙伴就行。”
金操沒想到,有創業激情的人還真不少。招募信息在同學、朋友中傳播開后,就有十多個人表示感興趣,過了一周,整個團隊的主創人員全部確定下來,共10個人,且各有所長:參加過機器人比賽的胡斌動手能力強:參加過辯論賽的嚴莎莎以口才好見長:黃勇電腦玩得轉,軟件技術好;中文系的劉文則寫得一手好文章:劉德海擅長編程并曾獲得過微軟編程比賽大獎……他們抱團在一起,正好是一個設計公司完整的人員配備。
在俞明的協調下,學校答應把一間教室免費給他們用。有了“大本營”,就像有了一個家,該給這個家取個什么名字呢?“就叫根號二吧!我們就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才把大家召集在一起的,根號二1.414就有這個意思。”為了打造出一個有個性的工作室,同學們自己動手裝修。從舊貨市場淘來的八仙桌,手繪臉譜,粗布會議桌搭配草蒲團會議椅……到處充滿創意。他們自己給自己“封官”:設計總監、策劃總監、行政總監……工作室10個人,人人是老板。
第一單生意來得很偶然。一家名叫“AIM重慶一九七七”的廣告公司門口張貼了一張室內設計裝修招標啟事,引起了到處找業務的金操的注意。很快,他和龐海洋聯系上廣告公司的負責人。公司老總非常意外:“你們還是學生啊?”當他們把以前做的設計給老總看時,老總給了這些年輕人一個機會:“你們要是能在一個星期里拿出一套讓我們滿意的設計方案,我們公司的裝修設計就交給你們做。”金操和龐海洋等人通宵加班,認真準備。一個星期后,設計方案與效果圖讓對方驚嘆。雖然這一單賺的錢只有一萬多元,但開門紅讓同學們有了信心。
人人都是主人翁
為了進一步開拓市場,愛琢磨的金操將拉業務的活交給了網絡,想辦法讓自己的公司在網絡搜索中置頂。很快,重慶一家塑膠企業和房地產企業主動找到他們。同時,也有生意上門了他們往外推的,因為對方沖的就是找學生做,便宜。但團隊一開始就有自己的標準和原則,價太低了,不干;沒有辦法提升自己的水平,不能把作品做成藝術品的,不干。
在得知一家連鎖洗衣店要做企業形象設計時,金操和伙伴找到這家企業。對方問道:“你們有為‘世界500強企業,比如寶潔、聯合利華做過設計嗎?”“沒有。”金操坦誠地回答。對方又問:“那你們是否有過為其他國際性日化企業做形象設計的成功案例?”“沒有。”對方頓時沒興趣了:“我相信在重慶的大學城里,做得比你們好的人肯定有,你們憑什么有信心?”
“就憑他們還在大學城里,而我們卻站在這里與您對話。”金操說。正是這句話,讓老板最終拍板,把設計交給了這群毛頭學生。
在“根號二”這個團隊里,老師俞明負責指導與外聯,其他9人用“工分制”計算工作報酬。工分由三部分構成:自評,30分;同事評,35分;組長評,35分。比如組長只給某位成員25分,就要說出扣10分的原因何在。分數打完后,被評分者不同意還可以申請復議。
2009年12月,工作室設計的廣告在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上獲得二等獎,某產品的宣傳畫捧回了第三屆廣告藝術大賽重慶賽區的一等獎。頻頻在各大比賽中獲獎后,連政府網站重慶食品安全網都找他們設計網頁。
開業一年后,根號二工作室的生意越來越紅火。他們把創意的空間從裝潢拓展到公益事業,從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到房產大戶,客戶群滾雪球似的越來越大。在設計重慶城市標志時,他們將重慶的實際與我國傳統文化緊密聯系,將“宜居、暢通、森林、平安、健康”的城市理念變成5顆“棋子”,或是在楚河漢界的中國象棋盤上一字排開,稱“五卒并進”,或是變成圍棋棋盤上的“五子連珠”,獨特的創意為他們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用心的結果是每多走一步都是機遇。2010年7月,第二屆西部國際動漫節在重慶舉行,根號二工作室承擔了本校展臺的裝修設計方案。他們不分晝夜地工作,將展臺營造出別具一格的視覺效果,吸引了很多人圍觀,紛紛感嘆這群大學生的創意。這次布展,又為“根號二”換來了10萬元的意向訂單。
團結協作同“取經”
2010年8月,根號二工作室經注冊,成立了公司。
2011年年初,在接到為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42本中小學國際教材做設計的業務后,公司成員興奮得一夜沒有睡著覺。然而,興奮勁過去后,一連三份設計草圖都沒能讓大家滿意。金操焦急地在各個設計網站上尋找靈感,偶然間,他看到這樣一個帖子:一個家長抱怨孩子不喜歡看教科書。“要是能像看童話一樣有趣該多好!”家長感嘆。這個提示,讓整個團隊及時調整思路,設計出頗具童趣的圖標、插圖、內頁版式,營造了一種充滿童趣的意蘊,讓課本真的活了起來,受到孩子們的熱烈歡迎。
經過3年多的磨合,大家逐漸達成了一個共識:抱團創業,就好比西天取經——善良執著的唐僧、精明強干的孫悟空、熱情率直的豬八戒、忠厚實干的沙和尚,一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西天取經成功。對于團隊而言,伙伴之間的團結協作至關重要,無論什么性格類型的成員,都可以憑借自己的獨特性格魅力,贏得團隊伙伴的支持。缺了誰,這“經”都取不到。如今,公司門口矗立著一面“激勵墻”,上面共9條準則,有“做,就要做到最好”、“細節很重要”等,公司每一個員工都圍繞這9條準則快樂高效地工作著。
昔日是同學,今日是打拼商場的伙伴,“抱團創業”讓這群年輕人嘗到了與單打獨斗式的創業不同的甜頭。2011年上半年,公司的純利潤就有50多萬元,令同行對這些“毛頭孩子”刮目相看。
(馮興方、楊曉威薦自《深圳青年·創業版》2011年第12期圖:雷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