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明福
山東省煙臺市是全國開展計劃生育工作最早的地區之一,正式起步于上世紀60年代,全面推行于70年代,快速發展于改革開放后的30多年。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先于全國10年、先于全省3年進入低生育水平,經過40多年的不懈努力,煙臺市廣大群眾的婚育觀念發生了重大轉變,截止2010年底,全市獨生子女領證率達到70%以上,其中有20萬個符合政策生育的家庭自愿放棄二胎指標,終身只要一個孩子,占山東省自愿放棄二胎指標總量的80%,取得這個成果,應該說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市廣大群眾婚育觀念的有效轉變。婚育觀念的轉變不是某一單方面的因素所決定的,是經濟的,社會的、政策的、文化的,宣傳教育的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本文試從影響婚育觀念轉變的主要因素入手,結合煙臺的實際,淺談一下由此帶給我們的啟示和引發的思考。
啟示和思考之一
持之以恒的宣傳教育,是促進群眾婚育觀念的轉變的首要條件。人口和計劃生育宣傳教育,是通過有效的形式,方法、手段,把人口和計劃生育的方針、政策及有關理論、思想,知識等,傳播給社會公眾,以影響公眾接受,從而形成有利于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輿論環境的一項社會實踐活動。其最終目標,就是要實現廣大群眾婚育觀念的根本轉變,從而達到控制人們生育行為的目的。煙臺市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不斷發展的歷史,也是人口輿論宣傳工作相隨相伴、貫穿始終的歷史。具體實踐中,他們始終堅持把宣傳教育放在首位,充分發揮了三條線的作用。1.現代傳媒的作用。充分利用廣播、電視、電話、電信、網絡等現代傳媒作用,構建空中五條線,開展經常性有沖擊力的宣傳教育。2.陣地宣傳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級人口學校、人口文化大院,計生服務站室,宣傳櫥窗,固定標語,宣傳品等,開展持久性針對性個性化的宣傳教育。3.部門融入的作用。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作聯動,將宣傳教育融入干部培訓、媒體宣傳,科學知識普及、普法教育、文藝活動、青春期教育,新農村建設、五好家庭創建之中,開展社會參與、部門聯合的廣泛性的宣傳教育。其次,構建全方位、社會化大宣傳格局,營造良好健康持久的社會輿論氛圍??梢钥隙ǖ恼f,煙臺市20萬對符合政策生育的夫婦自愿放棄二胎指標,晚婚晚育率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的形成,主要得益于正確的輿論導向,得益于持之以恒的輿論攻勢,得益于入耳人心入腦的宣傳教育。
啟示和思考之二
相對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是促進群眾婚育觀念轉變的必要條件。過去“養兒防老”特別在農村是一種無奈的現實選擇。我國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全面推行計劃生育,進行人口控制,煙臺市則起步更早,計劃生育政策至今已經歷了半個多世紀,最初實行計劃生育的夫婦也已經步入了壯年的后期。在經濟發展、社會變革和人口結構急劇變化的的條件下,計劃生育家庭傳統養老方式的人力基礎已經被大大削弱的情況下,如果不能及時做出有效的應對,計劃生育夫婦在老年時期陷入貧困孤獨的幾率將會大大增加。特別是年老喪失勞動能力后,基本生活保障面臨著威脅的情況下,建立計劃生育夫婦社會養老保障制度無疑是對其養老資源損失的最好代償方式。煙臺市在鄉鎮、街道辦事處以上普遍建立了公益性敬老院,在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新農合等方面給計劃生育家庭給予一定比例的繳費補助,并開展了愛心助孕、愛心送子、愛心扶助“愛心三大工程”,不同成都的解除了群眾的后顧之憂,逐步掃除計劃生育的最大思想障礙,從而促進了人們婚育觀念的轉變。
啟示和思考之三
完善的利益導向機制,是促進群眾婚育觀念轉變的催化條件。建立和完善獎勵、優先、優惠、扶持、救助等方面的利益導向機制,就會真正使計劃生育家庭優先分享改革發展成果。優先享受實行計劃生育帶來的好處,優惠享受到各項計劃生育獎勵政策。就會在全社會樹立計劃生育光榮的地位,使廣大群眾親身感受到實行計劃生育不吃虧,從而達到自覺實行計劃生育的目的。多年來,煙臺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狠抓利益導向各項獎勵政策的落實,對計劃生育家庭實行婚育醫養全覆蓋。對結婚的,實行健康查體,宣傳咨詢、增補葉酸“優生措施三免費”,晚婚的,發給不低于100元的獎勵費:對生育的,實行計劃生育保險、住院分娩補助,發放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對獨子女傷殘死亡的,發給3000元以上救助金或精神慰藉金:對晚育和及時落實長效節育措施的發放不低于100元的獎勵費;對養老的,依法落實了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金、特別救助金和企業30%的一次性養老補助:對醫病的,落實個人參保費用補助;對計劃生育手術并發癥的,按照三個等級分別給予每人每月550元、300元、150元不等的生活補助。除此,還通過對群眾計劃生育手術免費、通過設立“人口關愛基金”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的落實,強化了利益導向的作用,確保了實行計劃生育的家庭在政治上有地位、經濟上有實惠、生活上有保障,心理上有安慰,觀念上有改變。使眾深切地感到跟黨走、聽黨的話不吃虧,從而直接催化了群眾婚育觀念的轉變。
啟示和思考之四
新型生育文化的廣泛建立,是促進群眾婚育觀念轉變的重要條件。生育文化是人類生育行為的產物,一種生育文化的形成對人們的生育行為具有指導、制約、規范等作用。建立新型生育文化,必須要把婚育觀念的轉變作為首要任務和重要內容,努力在制度層面,政策層面,知識層面,習俗層面以及服務層面等加以引導和強化。煙臺市多年來重點以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為載體,努力在進、引、改、惠、優五個字上做文章,產生了良好效果。一是大力開展以婚育文化五進城、宣傳教育五進村,婚新風五進家“三個五”活動,努力在“進”字上做文章,讓生育文化走進千家萬戶,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二是行為引導,努力在典型引路上下功夫。一方面多渠道向群眾傳播政策法規和科普知識,讓群眾知道怎么做才對。另一方面樹立典型,更讓群眾看到這樣做收到的好處,鼓勵人們都去做。樹立一批典型,組織一系列活動,創造一種社會環境,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三是在婚喪嫁娶等方面突出一個“改”字,通過一系列改革,充分體現移風易俗,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樣,女兒也是傳后人等新觀念。四是在村規民約的制定上體現一個“惠”字,即在所有村規民約中制定一些對計劃生育家庭的優先優惠條款,讓群眾充分感受到實行計劃生育帶來的好處。五是在為群眾服務上體現一個“優”字,廣大計劃生育干部職工努力向廣大群眾開展優生優育、避孕節育,生殖保健等方面的優質服務,進行面對面的咨詢,心貼心的交流,讓人們通過切身感受和體驗,收到教育和感化的雙重效果。
啟示和思考之五
經濟社會的又好有快發展,是促進群眾婚育觀念轉變的根本條件。人口問題的本質是發展問題?;橛^念的轉變最終取決于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一般而言,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是與生育水平呈反向發展變動的,而且經濟發展水平與社會保障水平呈正相關系,而社會保障水平直接影響婚育觀念轉變的程度。煙臺是中國首批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擁有全國文明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城市、中國最佳魅力城市等眾多桂冠。改革開放以來,煙臺市社會經濟各方面都取得了持續穩定高速發展,經濟實力與效益顯著增強,社會結構趨向合理,GDP也增長了近百倍。經濟的崛起,社會的進步。直接催生了人口素質的不斷優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質量的逐步改善,社會保障的逐年增強,家庭財富積累的不斷增加,養兒防老觀念的日趨淡薄,少生優生和生男生女都一樣等科學進步文明婚育觀念的形成。
(編輯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