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辦好商會?如何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我們的體會是:首先,商會要營造具有關心、關愛、關懷與和諧氛圍的“大家庭”。人在他鄉,鄉情更濃,鄉音更親。把在異鄉拼打的隴商聚集團結起來,這是商會最基礎和最基本的職能。北京隴商會應當成為隴籍在京人士結識家鄉朋友、維系家鄉情感、體驗家鄉關懷的第一去處,應當成為北京隴商會全體會員共敘鄉情、共享土肴、共建家園的最好平臺。營造出一個溫暖和諧、老少皆宜的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里,不管成就大小、年齡長少,每一個成員都會受到愛護和尊重,每一次活動都使會員們有歸依感和歸屬感。
其次,建設具有互通、互補、互惠共融機制的“大學堂”。商會通過舉辦諸如投資經營、法律知識講座、書畫藝術交流、閑暇文娛活動等各種內容的論壇和公共活動,利用商會的力量和資源,挖掘會員中的積極分子和專業人才,多搞一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增加溝通,增強交流。以促進會員之間的信息互通、知識互補、經濟互惠。
第三,打造能使資金、資產、資源嫁接共贏的“大金礦”。異地商會是一個集人才、資金、文化等周邊資源為一體的同鄉資源儲備庫,對所有企業和會員而言,都是一座有開采潛力的大金礦。在這里,企業家們可以施展“合縱連橫”之術,以鄉情、親情、友情為紐帶,共享信息、共闖市場、共同投資、共創品牌、共謀發展。這些年,同鄉企業重新組合、做強做大的例子很多,如浙商銀行、晉商銀行等等,我們大連甘肅商會成立的投資公司也是成功的一例。
第四,充分利用省政府駐京辦的資源,為會員企業搭建與政府溝通合作的“大橋梁”。各省駐京辦既是商會的業務主管單位,同時也是為商會保駕護航的依托。在國家支持和大力發展社會組織,讓社會組織承擔更多政府職能的社會變革趨勢下,商會應當充分利用政府駐京辦廣泛的社會和人脈資源,牽頭組織會員和企業主動為政府部門承擔起一些職能和責任,既可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可以借此發展壯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