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韋選拾
在企業管理理論和實踐不斷變革的時代,企業戰略和執行是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企業生產經營實際與計劃的差距、結果與目標的偏離,促使人們將目光聚集到企業內部的執行力上。執行力作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和關鍵因素正逐步被認可,企業執行力建設也成為一個各方關注和探討的重要課題。
在市場經濟時代,企業的沉浮如大浪淘沙,有些企業能夠長盛不衰,而另一些卻曇花一現,這個現象引發了諸多思考和探究。答案不是惟一的,但能夠確定的是,執行力正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所在。一個優秀的企業在與其他企業做著同樣的事情,只是比別人做得好,落實更到位,執行更有效果。有權威機構統計,杜邦、沃爾瑪等世界500強企業遍布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除了企業在發展戰略和方向具有科學性和前瞻性以外,另一關鍵因素就是不斷提升執行力以確保企業發展戰略的有效落實。
關于執行力的內涵,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大體一致的說法是:它是一整套行為和技術體系,能夠使企業形成自家獨特的競爭優勢。具體而言,企業執行力通常被認為是企業內部組織和個人通過一套有效的系統、體系、組織、文化或技術操作方法,貫徹落實企業戰略和生產經營決策,完成預定目標的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它是把意圖、規劃化為現實的具體執行效果好壞的體現,其強弱程度也直接制約著公司經營目標能否得以順利實現,進而關系到企業的前途和命運。在正確的決策和正確的戰略之后,執行環節至關重要。只有具備強有力的執行力,企業才能切實有效地推進各項工作,才能把發展藍圖變成美好現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一個執行力強的企業,必定是充滿希望的企業,必然有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相反,企業若是缺乏執行力,擁有的優勢就難以貫徹,進而就會失去企業長久生存和成功的必要條件。
在企業管理實踐中,執行力低下問題普遍存在,并影響和制約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企業伴隨著經濟發展而快速成長,盡管大多數企業硬件條件與國際企業相差無幾,但在經濟效益、客戶滿意度等方面卻始終無法與國際著名企業相抗衡。究其原因,不在于企業戰略,不在于市場環境,而在于企業內部管理的成效,關鍵因素在于企業內部執行力的差距。這個差距,也是我們國內企業缺乏國際競爭力的最大原因所在。國際企業已經構建了比較完善的組織制度,具備了相對成熟的治理結構、組織結構及管控流程等基礎的管理平臺,這為組織執行使命、任務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經過長期的市場化、國際化環境的歷練,其人力資源在管理技能、職業素養上具備了較強的組織化生存能力及職業道德,這為國際企業的執行力提供了人力資源上的保障。而國內企業雖然經過多年市場化運作,已具備了基本的運作架構及機制,但還遠遠不足以保障其在組織能力上與國際企業相抗衡。這種執行力上的差距在近來國內企業的“西進運動”中顯露無疑,國際化進程遭遇重重波折。部分多少得益于中國特殊的經營環境的企業,一旦面臨發展資源、機會喪失時就會轟然倒下,這樣的先例并不少見。
可以說,執行力低下已成為企業的最大內耗和吞噬企業發展的巨大黑洞,消耗著企業的大量人力、財力。綜合起來,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戰略決策的貫徹上存在政令不暢、過程扭曲等突出問題。缺乏全局觀念和大局意識,導致上級的指示精神在執行中失真走樣,甚至是背道而馳。計劃落實不到具體行動上,執行任務拖沓,缺乏緊迫感,實施過程中敷衍了事,草率應付。二是企業管理中還存在著制度不完善,機制不健全等現象。如企業管理者出臺管理制度時不嚴謹,朝令夕改。部分企業規章制度不合理,執行的過程過于繁瑣,囿于條款,不知變通。企業內部機構重疊,管理層級過多,責任主體不明確,失之于軟,失之于寬。三是企業管理團隊中存在著責任心不強、人浮于事等弊端。管理者及員工遇到新情況不知所措,遇到困難等待觀望,過分依賴外部支持,缺乏主動性、前瞻性,在關鍵時刻不能經受考驗。四是缺乏有效的監督和持續跟蹤考核。部分企業缺少科學的監督考核機制,沒人監督,也沒有監督方法。部分企業只有形式上的培訓,忘了改造人的思想。還有部分企業缺少員工認可的企業文化,沒有形成凝聚力等。企業執行力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諸如決策不嚴謹、指令不清晰、制度不規范、渠道不暢通等。
面對日益市場化、國際化的經營環境,企業執行力不僅關系到企業當期的生產經營,更關系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必須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尋求有效的措施和途徑,全力以赴開展執行力建設工作。只有培養富于執行力的管理團隊,以市場、客戶為導向構筑強大而均衡的執行力,貫徹落實企業發展戰略,方能提高企業科學發展水平。當然,由于企業執行力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執行力建設需要通盤考慮各個方面因素的協同與配合,并且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長期過程。
一是應注重科學合理決策,在執行源頭上求突破??茖W合理的決策是提升執行力的前提。要立足實際,在充分調研和征求意見基礎上,充分考慮政策、措施的必要性、可行性,做到原則性、靈活性相結合。堅持科學民主決策、集體決策,確保決策的科學合理性,讓每一項執行內容到達基層之后是可行的,避免產生無法執行現象的發生。
二是應注重領導帶頭, 充分發揮企業領導引導示范作用。強有力的領導是提升企業執行力的關鍵。企業領導是企業的組織者和帶動者,領導者的執行力決定著企業的執行力。各企業領導要端正思想,身體力行,發揮示范和帶動作用,引導企業把執行力建設作為核心工作來抓。注重提高企業管理團隊統攬全局的洞察力,勇挑重擔的責任心,知難而進的事業心。

三是應注重建章立制,培植企業執行力的長效機制。提高執行力,完善的規章制度體系是基礎。加快制度建設,用制度來明晰工作標準、工作程序、崗位職責,用制度來克服溝通不暢、職責不清、推諉扯皮。優化企業管理流程和業務流程,構建順暢的授權和執行機制,實行授權和層層負責制。通過科學設定工作任務和責任目標,做到各盡其職,各負其責,形成規范持久的執行力。
四是應注重職工隊伍建設,提升員工的整體執行能力。提高執行力,職工隊伍建設是根本。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建設科學合理的政績評價機制,把“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人才提拔重用到管理崗位。抓好員工隊伍建設,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崗位技能培訓,使員工具備較強的執行方法與技巧,提升其執行能力和辦事效率,把執行力的價值體現在整個組織的每個環節中,形成企業的系統執行力。
五是應注重責任意識培養,構建企業的執行力文化。執行力的好壞本質是責任心高低,體現為一種工作態度。把執行力貫穿于職工的思想意識中去,加強員工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教育,倡導負責敬業的精神和服從誠實的態度,讓員工明白執行力是職業道德的要求,是企業和自身發展的需要,執行力不強將會付出代價和成本。建立一種企業執行文化,把“執行”作為所有行為的最高準則和終極目標。
六是應注重考核監督,在執行力評價上取得進展。加大決策執行內部督查力度,健全和完善督查督辦機制。緊緊圍繞上級決策和中心工作,通過定期督查、明查暗訪等形式,多管齊下,立體約束,確保政令暢通和各項執行工作順利到位。要隨時監督、隨時糾偏,使執行做到事半功倍。建立執行力績效考核評價和獎優罰劣機制,杜絕“干和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對不履行或不認真履行職責,嚴格執行責任追究,杜絕姑息遷就。
總之,企業執行力建設既是企業管理的必由之路,也是一個長期系統工程,需要企業上下共同努力,層層推進,環環相扣,形成合力。它需要企業從管理的一切大事小情做起,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只有通過強化執行力建設,營造“人人講執行、處處抓執行、事事強執行”的良好氛圍,強化責任意識,健全責任體系,優化績效考核,加強責任監督,使職工思想觀念有明顯轉變,工作作風有明顯改進,能力和水平有明顯提高,才能打造科學發展的宏偉大業,才能為中國的經濟騰飛和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