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和平
據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消息,9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經貿司、財政部經建司在京與國家淡儲化肥承儲企業簽署了2012~2013年度化肥淡季商業儲備協議。本次簽署的淡儲化肥任務量為1530萬噸(另有70萬噸磷肥專項儲備正在承儲中)。
此次簽署淡儲化肥協議的企業中,流通企業占41.5%,生產企業占14.6%,生產企業與流通企業的聯合體占43.9%。
早在今年6月份的時候,2012年度磷肥淡季專項儲備承儲協議在京簽署,發展改革委經貿司、財政部經建司與磷肥專項儲備承儲企業在京簽署了2012年度磷肥淡季專項儲備承儲協議。本年度磷肥淡季專項儲備規模為70萬噸,儲備期4個月,分別儲存在山東、河北等磷肥消費大省。本次共有26家磷肥企業簽署了協議,其中獨立承擔國家淡儲任務的企業12家,共儲備38萬噸;生產企業與流通企業組成聯合體共同承擔國家淡儲任務的企業14家,共儲備32萬噸。國內磷復肥行業龍頭企業云南云天化國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貴州開磷有限責任公司的承儲量超過總儲備任務量的40%。
此次1530萬噸淡儲協議的簽署,加上6月份70萬噸的磷肥專項淡季協議的簽署,標志著2012~2013年度化肥淡季商業儲備工作已全部安排部署完畢。發改委表示,各承儲企業將盡快啟動新年度化肥淡儲承儲工作。
今年度化肥商業淡儲總量仍維持1600萬噸不變。我國于2004年建立化肥商業淡儲制度,對緩解化肥產品常年生產、季節使用矛盾,保障春耕生產用肥,穩定化肥市場和價格發揮了重要作用,淡儲總量從最初的800萬噸增加到了2008~2009年度的1600萬噸,此后一直維持在1600萬噸規模,至今已連續保持了4年。

化肥商業淡儲的原則是“企業儲備、銀行貸款、政府貼息、市場運作、自負盈虧”,市場化運作非常明顯,不可否認化肥商業淡儲自建立以來發揮了巨大作用,但也存在著承儲企業承擔風險過大,淡儲積極性時高時低,淡儲量不一定及時完成,對市場調控作用有限等諸多問題,目前化肥市場大環境同前幾年已發生了重大變化,建立與商業淡儲相配套的化肥國儲很有必要。具體理由如下。
一是建立化肥國家儲備,有助于保護農民利益和國家糧食安全。因為國家儲備不會像商業淡儲一樣存在著利益驅動的問題,它會不折不扣的完成國家下達的淡儲任務,真正做到淡儲旺供;同時能真正平抑價格,在用肥旺季時如果化肥價格漲幅過大,國家儲備的化肥以平價供應給農民,從而對市場價格形成明顯的下拉作用,有效保護農民利益,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保證國家糧食安全。
二是建立國家化肥儲備制度是國家調控化肥產業的重要途徑。化肥生產是連續化生產,在淡季時,特別希望能實現順暢銷售,保證企業能正常運轉。建立國家化肥儲備制度,就等于給化肥生產企業吃了個定心丸,企業不必再為淡季時產品能否銷得去、賣給誰而發愁,一個有效途徑就是交給國家儲起來,企業只要一心一意搞好生產就行了,這對化肥生產企業是非常有利的。而化肥企業生產穩定后,化肥市場的供給量就得到了有效保障,旺季時農民的化肥需求也得到了有效保障,這對農民也是非常有利的。
三是建立國家化肥儲備制度是完善化肥市場體系的根本舉措。我國化肥生產總量稍大于需求,但市場卻經常出現局部“緊缺”和“過剩”的現象,假冒偽劣化肥不斷擾亂市場、侵害農民利益。建立國家化肥儲備制度能夠有效調節市場供應,哪里緊缺就往哪里投放化肥,假冒偽劣化肥的生存環境大大減少,有利于凈化市場,引導市場更加規范。
目前國家對重要的戰略性物資如石油、糧食、棉花、食用油、食糖、豬肉、有色金屬等都建立了國家儲備制度,國家儲備有一套成熟與成功的運作模式。化肥作為糧食的“糧食”,對保障農業生產和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效仿這些戰略物資的做法,建立國家化肥儲備制度很有必要。
2009年5月頒布的《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完善中央、地方兩級化肥淡季商業儲備制度,加強淡儲化肥調運,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淡儲旺供的調控體系,保障供給,穩定市場價格。支持化肥骨干生產企業儲備磷銨和尿素。抓緊研究建立國家化肥儲備。
總體來看,今年化肥的淡儲時間會往后推遲,往年進入10月份,有時更早在8、9月份,就開始進入化肥淡儲的高峰期,但今年由于化肥價格下跌、經銷商心態謹慎,預計化肥的大規模淡儲時間會推遲到11月份后。化肥的主要淡儲品種有尿素、復合肥、磷酸二銨等,以下是對這些品種的具體分析。
尿素。目前尿素價格比去年同期低50~180元/噸,有些經銷商認為這個價格已比較低,淡儲風險不大,已開始小規模淡儲,例如湖南、廣西等地有些小經銷商正在進行淡儲。目前淡儲的經銷商主要以小經銷商為主,除了對價格的基本認可外,他們另外擔心市場啟動后,怕拿不到貨,廠家會把貨源供給大中型經銷商,因而提前淡儲。而目前大中經銷商仍處于觀望狀態,他們認為,11月開始尿素出口進入高關稅期,出口量將會大幅下降,出口因素對國內市場的影響力將會大幅減弱,再加之內蒙古、新疆、河南等地新增尿素產能投產,尿素產量仍將繼續增加,而目前的尿素價格雖然較前期最高價格已大幅下跌,但絕大多數尿素生產廠家仍處在盈利狀態,尿素開工率持續高位,明年春耕時尿素產量可能出現明顯的供大于求的局面,擔心價格下行引發淡儲風險。有不少市場人士認為,11月份龍頭市場山東的尿素出廠價有可能跌破1900元/噸,所以目前仍在觀望。
復合肥。今年復合肥廠家出臺淡儲政策的時間預計會推遲,本來按往年情況,10月份許多廠家就要出臺淡儲政策,但今年預計會推遲到11月份后,即使前期已經出臺收款政策復合肥廠家也面臨著重新調整的問題。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經銷商看到原材料價格下跌,而復合肥價格高高在上,目前對復合肥淡儲的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作為復合肥廠家而言,看到原材料價格不穩定,生產成本無法確實,也不太好確實復合肥的淡儲價格及政策,免得后期市場變化大,陷于被動。加之現在復合肥廠家普遍產能很大,即使后期接單量較大,也生產得過來,生產上也不會存在太大的問題。今年復合肥推遲淡儲基本成定局。
淡儲價格方面,到11月份時,淡儲價格會逐漸明朗,有市場人士認為,從當前復合肥大廠報價以及原料價格來看,降幅應在200元/噸上下。
磷酸二銨。磷酸二銨的主要消費市場在東北、華北、西北等地,不像尿素和復合肥一樣屬于全國性的化肥品種,具有較強的區域性,淡儲也主要在集中在這些區域。據中國農資流通協會秘書處分析,今年磷酸二銨出口量較去年萎縮20%左右,國內秋儲情況仍不見好,基層經銷商備肥積極性仍不見好,當前,國內秋季儲備情況并不理想,東北市場啟動預計不會順利,淡儲情況仍是未知數,是否能提振后市仍未明顯依據可循。
今年磷酸二銨價格一直比較平穩,未出現上半年尿素那樣的大漲行情,今年上半年的尿素價格大漲讓去年搞尿素淡儲的經銷商收益頗佳,而今年磷酸二銨未出現這樣機會,相反由于去年淡儲時磷酸二銨價格較高,今年銷售時磷酸二銨價格較低,讓有些搞淡儲的經銷商出現虧損,這打擊了經銷商對磷酸二銨淡儲的積極性,預計今年經銷商磷酸二銨淡儲的積極性不會太高。
另外,今年化肥淡儲可能會出現一種新格局,由于化肥產量越來越大,廠家銷售壓力越來越大,化肥淡儲的天平可能更多的偏向經銷商。經銷商搞化肥淡儲有兩大作用,一是保證旺季供給,二是賺取淡旺季差價。現在化肥產量大,同時交通發達,運輸方便,即使在旺季拿貨也沒問題,所以保障供給方面的因素大幅下降,經銷商淡儲的主要作用變為賺取差價,那么淡儲價格必須盡可能低。
化肥淡儲本來就是個廠商博弈的過程,現在出口低關稅期前移,國際化肥價格上漲、出口因素對淡儲的影響減弱,更使得經銷商在博弈中處于有利地位,話語權加大。當然,作為廠商雙方,既有博弈,更要合作,廠商合作共贏才是關鍵,淡儲更需要廠商共同合作,風險共擔,利益同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