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淑平
(新建縣人民醫院外科,江西 新建 330100)
人性化護理是指護理服務全過程中以人為本,為服務對象提供精神上、心理上和情感上的服務,把他們看作是有思想、有情感且生活在特定環境之中的完整的社會人,最大限度地滿足其要求﹔服務對象享有知情權、選擇權、保密權、享用權[1]。筆者對20例食道癌手術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模式,把“以患者為中心”放在整個護理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選擇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新建縣人民醫院住院治療的食道癌手術患者40例,男28例,女12,年齡30~68歲。將40例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20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人性化護理,具體措施如下:1)患者入院時熱情的接待,介紹病區的經管醫生、經管護士、科室主任、護士長,介紹病區環境及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每星期開1次公休會,向患者介紹醫院的制度及盡力解決患者所面臨的生活難題和提出的建議,如備一個微波爐供患者熱飯吃。2)配合患者完成各項術前檢查,耐心仔細向患者講解檢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項,使患者了解做檢查的必要性,身體虛弱、年齡大的患者安排平車或輪椅接送,做好術前宣教工作,除了遵照醫囑完善術前準備、備皮、抽血交叉等外,還要囑患者術前禁食、禁飲10 h,囑患者鍛煉床上大小便,指導患者做深呼吸運動及有效咳嗽、咳痰運動,可以結合發放宣傳單或者采取積極宣教加深患者的理解,舉成功例子解除患者對手術的擔憂和恐懼。3)患者術后除觀察病情外,在患者神志清醒6 h后床頭搖高15°~30°,以利于胸腔引流,各個引流管要妥善固定,并且經常擠壓各引流管,防止阻塞,協助患者咳嗽、咳痰,患者訴傷口疼痛時,可以做好心理護理,分散其注意力,每天責任護士為其講解術后注意事項,解答患者疑問,護士查房時用保護性語言,患者情緒波動時用勸導性語言[2]。4)患者出院時做好出院指導,建立出院跟蹤服務卡,出院后有困難或問題時,可以跟蹤服務卡得到需要的幫助,記錄患者聯系電話,以便隨訪。辦妥出院手續后,責任護士將患者送至病房門口,行動不便的患者用輪椅送到醫院門口坐上計程車。
向患者及其家屬發放滿意度調查問卷;醫院醫療質量考評小組(由本院10位醫務工作者組成)每季度對護理質量進行考評。對回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及護理質量考評表數據進行分析整理。
2組滿意度調查結果比較見表1,2組每季度護理質量考評比較見表2。

表1 2組滿意度調查結果比較

表2 2組護理質量考評比較 ,分
食道癌是我國高發的一種惡性腫瘤,患者身心痛苦,因此,本院通過采用人性化護理,減輕了患者痛苦,增強其與病魔斗爭的信心。本文結果顯示,通過實施人性化護理,患者滿意度及護理質量考評得分均顯著高于常規護理(P<0.05或P<0.01)。通過實施符合本科實際情況的人性化護理方法,筆者體會其有以下幾點優點:1)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通過周到、細致、全面的護理,加深了護患關系,使患者深深地感覺到護士對他的尊重和關愛,患者在護理中感覺的關懷越深,對護理的滿意度越高[3]。2)提高了護理質量。護士主動服務意識增強,基礎護理、專科護理到位,從而減少了護理缺陷,提高了護理質量。3)提高了護士的素質。人性化護理要求護士用“心”、用“情”去對待患者,付出的比以前多,但出院時患者及家屬一聲聲真誠地致謝會使護士感到幸福和驕傲,為自己從事的職業而自豪,提高了護士對自己職業的滿足感,從而更好地為患者服務,步入一個良性循環的工作中去。
[1]Cumbie S A.The integation of mind-body-soul and the practice of humanistic nursing[J].Holist Nurs Pract,2006,15(3):56.
[2]張金構,楊麗梅.入院接診中的人性化護理[J].護理管理雜志,2004,4(1):33.
[3]鄧行愛,鄭耀珍.給予人文關懷,深化整體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9):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