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干細胞治療耳聾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馬塞洛·里維爾他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將人類的胚胎干細胞分化為聽覺細胞,從而治愈了耳聾的沙鼠。相關論文發表在9月12日的《自然》雜志上。研究人員發現,這些沙鼠的聽力平均恢復了46%。雖然這一方法尚無法應用于耳聾的人,但為干細胞治療耳聾開辟了道路。
心理
童年時期父母離異的男性易患中風
童年時期父母離異的男性患中風的概率是其他男性的3倍。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9月份的《國際中風雜志》上。研究還表明,離異家庭對女性沒有影響。研究人員不確定為什么來自破裂家庭的男性中風風險明顯高于其他男性,但他們推測這可能與應激激素皮質醇有一定的相關性。
壞消息
抽煙使腦出血風險增加3倍
《神經病學、神經外科與精神病學雜志》9月份刊登韓國一項研究發現,每天抽煙超過20支會導致致命腦出血的危險增加3倍。研究還發現,戒煙至少5年以上才可使腦出血危險降低59%。但是每天抽煙超過1包的煙民戒煙后,其腦出血危險仍然是非吸煙者的2.3倍。因此,吸煙者最好盡早戒煙。
新知
有機食品≠健康食品
9月4日發表在《內科學年報》上的一篇報告,為人們心目中美妙的有機食品蒙上了一層疑云。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家用4年時間,對有機食品進行了全面分析研究,結果發現:有機食品不存在可辨別的健康益處,沒有證據顯示它對健康更好,但也沒有證據證明它有害。
生理
20歲前使用手機者患腦瘤風險增加4倍
瑞典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兒童和青少年使用手機會使他們患腦腫瘤的幾率增加4倍。領導這項研究的厄勒布魯大學醫院教授倫納特-哈德爾說,20歲前開始使用手機者患神經膠質瘤的風險增加4倍,患聽覺神經瘤的風險同樣增加4倍,家用無繩電話的危害與手機幾乎相當。
新品
輔助內窺鏡手術機器人
心臟病手術不僅會留下較大傷口,還需長期住院恢復。日本奧林巴斯公司日前與東京大學合作開發出一種輔助內窺鏡手術的機器人,可模擬手指、肘關節等多個部位的功能,提高手術精確度。研究人員說,新型機器人目前還處于試驗階段,他們將加快進度爭取早日實現實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