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面朝天
有時青春期的孩子就想做一些自以為正確、父母認為“不正經”的事情,其潛在的意義是孩子們想在有限的環境里去尋找與父母分離的空間,尋找一份自由與獨立的感覺。如果家長阻止,孩子會通過“對著干”來證明自己的成長力量。
不同意,得攔著
女兒貝貝臨睡前約我談事情,亮晶晶的眼睛毫無困意,嫩氣未脫的小臉上因為興奮的緣故飄起兩朵紅云,她說她想開家網店。
網店?就是我一直熱衷網購的那種店嗎?在工資上漲腳步跟不上物價上漲速度的當下,我不知不覺地喜歡上網購。也愿將網上淘來的東西與女兒分享:“這件衣服在專賣店要600,而我只花了一半多一點兒的價錢就網購來了!”女兒快樂著我的快樂,也喜歡上了網購。
喜歡就喜歡唄!為娘的支持女兒網購,小丫頭選好樣式,我幫著甄別店鋪信譽度的真假,同時不忘記將思維方式授予女兒。誰成想這也是潛移默化的熏陶?貝貝要開網店,我竟然是“罪魁禍首”!
以往,貝貝跟我嘻嘻哈哈的,好似姐妹,但這會兒我的建議她一點兒也聽不進去。她利用周六放假時間,和兩個志同道合的同學跑到外地的大市場找貨源,對比幾家價格后,就自作主張用壓歲錢進了貨,貝貝打算開一家以女孩為消費對象的小飾品店。
小老板貝貝匆匆地跟我打過招呼,就去忙乎了,她拿著護眼燈布置光線,然后站著、蹲著、左右移動著、變換著體態找著攝影角度,她拍了一張又一張,重拍一遍又一遍。視我催她寫作業的話為耳旁風。
“趕緊去寫作業吧!”貝貝很煩我的提醒,沖我揮揮手嘟囔一句:不用你管!
“不用我管?早晨你就去上貨,回來后就擺弄貨!不信咱把話擱這兒,明早你起來第一件事還得是拍照片!”我還是很了解自己的女兒的!
貝貝比我還理直氣壯:“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你!氣得我直拍貝貝關閉的房門。
我氣憤是有理由的,貝貝本來不是學習多主動的孩子,讓這小店鋪一攪和,成績還不得噌噌下降啊!
怎么攔得住孩子,不讓她開這個網店呢?我向老公尋求幫助。
沒攔成,盼關店
不成想,貝貝爸卻成了孩子的說客,他說不見得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貝貝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上你給她報的各種課外輔導班。現在初二了,也沒看補出個什么起色。相反,整得孩子小臉蒼白,提學習就犯困。開網店是孩子喜歡的事情,就算孩子調節心情了。
有爸爸的“歪理邪說”做支持,“貝貝小屋”開張了。貝貝每天放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上網看一眼店鋪的情況,再去寫作業。臨睡前還得再上網鼓搗一會兒。雙休日里鼓搗的時間更多些。以前貝貝也上網,我倒沒覺得怎么樣,但如今看到她鼓搗店鋪我胸口就堵得慌。我知道明著批評肯定發生沖突,只好指望著用孩子的月考成績“說話”。
貝貝終于月考了,考試成績不是我擔心的那樣下降,相反分數與排名有所提高。網店卻跟我祈禱的一樣:沒賣掉一件東西。我暗自歡喜,期望著某天丫頭垂頭喪氣地告訴我,她的店關閉了!
盼望著,盼望著……貝貝仍然在堅持,她居然認了個師姐。師姐給貝貝耐心地講了經營網店之道。還支持貝貝的小店里掛上她家的圖片,代理她的服裝,如果有買家相中了,貝貝接單她發貨,希望能給貝貝的小店帶來人氣。聰明的貝貝,又聯系了兩位買家做代理。每天就做兩件事:學習和經管網店,忙忙乎乎充實得很,看來這個犟丫頭短時間內,不會回頭。我繼續暗中祈禱,盼“貝貝小屋”早日關門大吉。
兩難了,求援助
這一盼又是一個月。考試成績再次有所提升。奇了怪了,難道開網店真的不耽誤學習?我很懷疑。借開家長會的機會,向老師詢問了貝貝在校的學習情況。
老師很滿意貝貝最近的變化,性格變得開朗了,活潑了,對班里的事情能主動去做了,學習成績也是穩中有升,老師建議家長繼續鼓勵孩子,給孩子自信,幫孩子再上一個臺階!我對老師實話實說,這可能是孩子開了網店的結果。老師一聽立刻發表反對意見,跟我當初的想法一樣絕決。要家長做孩子的思想工作,立即關閉網店!
可是,開店后的兩次月考成績加重了父女倆反對我的籌碼。將老師的話抬出來作為支持自己的一票?自己都覺得沒有說服力。我覺得兩難了,有些后悔跟老師交實底,關網店,肯定有難度;不關,對老師意見不重視。唉!
我決定先跟老公溝通,他聽了后就撓頭。他說,開網店是實踐活動,讓孩子整個精神面貌都變了,看似會分散掉一部分學習時間,但正因為時間的緊迫感讓孩子學會了時間管理,學習的主動性與效率都提高了;最難得的是整個開店的過程鍛煉了貝貝多方面的能力,與人溝通、擔當責任、經營管理……找到自身的價值與自信心;最起碼目前沒有讓孩子關閉的理由。但是……老公特意長長地停頓一下,現在的問題是——老師那里怎么交待?
對對!我急切地說。
他思忖一下說:“你看這樣好不好?你加盟女兒的店鋪。其實我早就有這想法,在網絡、在現實里都會有陷阱,剛起步遇到好心人,不見得以后遇到的都是好心人。貝貝畢竟是孩子,你參與進來,可以為女兒的安全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這樣老師那里也好交待了;另外你的加入也是對女兒的生意的肯定與支持,你應該察覺到了,因為這個小店鋪,你和女兒的關系已經不如以前密切了。”
好啊!高招啊!沒想到身邊居然雪藏著這么個有城府的家伙。
茫然了,攔不攔
我開始有目的地跟女兒拉關系,我說想看看女兒代理的服裝,給自己選件衣服穿。女兒說她代理的是少女類服裝,不適合我。我若在別人家有相中的樣式,她可以幫我談價錢。我自言自語道:“我應該開個網店,自己穿著方便。”盡管我說話聲音不大,女兒還是聽到了,她熱情又負責地囑咐我,媽媽你別開了,不好做。你看我那么努力做,還沒人氣。你要開成人服裝店,成本太高了。想過過做老板的癮,就加盟我的店吧。
行啊!那你帶帶我,媽媽對經商一竅不通。我真誠地對女兒說。跟我疏遠多日的女兒終于肯將店鋪的網址給我了。
我這個學徒很勤快,每天見到放學的女兒就會主動匯報當天的店鋪情況:我今天上咱家的店逛了幾遍;今天有人詢問了“寶貝”的情況怎么就沒下文了呢?估計沒戲;還有,咱家是不是也得想一想辦法,也找論壇發個軟文廣告?……貝貝見我比她還認真與負責,開始勸我:“媽!這店是開著玩的啊,別當真啊!愁白了頭發,可劃不來啊!”很怪的,自從有我的參與,貝貝對網店的熱情開始打折扣,由開始的積極指導,轉成有時間就問問,很有甩手掌柜的風范呢!
后來,我看到一篇有關孩子青春期逆反的文章,在那里找到了問題的答案,原來我和貝貝爸爸的處理方法,不自覺地吻合了孩子的心理成長規律。有時青春期的孩子就想做一些自以為正確、父母認為“不正經”的事情,其潛在的意義是想在有限的環境里去尋找與父母分離的空間,尋找一份自由與獨立的感覺。如果家長阻止,孩子會通過“對著干”來證明自己的成長力量。貝貝幸運的是爸爸沒有壓制她,讓她獲得被認同的感覺。當然,也有我的功勞,我積極參與經營網店的熱情,讓貝貝由叛逆的動力衍生出來的對網店的熱情漸漸冷卻……
成長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家長,通過開網店的事情讓我們收獲了教育經驗,以后遇到孩子動機與我們想法相背離時解決問題的辦法。“攔”是可以帶引號的,因為家長的支持有可能造成“阻攔”的后果。
那么,我又有些拿不準主意了,用不用想辦法激活孩子的經商熱情?讓她對網店這件事善始善終呢?還得再找老公征求意見……責編/張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