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海玲 陳 源
(廣東省河源市中醫院,廣東 河源 517000)
泌尿系結石是臨床多發病,患者多以輸尿管結石合并腎絞痛急性發作而就診。筆者近年來應用自擬的加味五金湯治療輸尿管結石合并腎絞痛取得較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所有病例均為2007年至2011年本院門診病例,診斷參照參考文獻[1]執行。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74例,男性41例,女性33例;年齡17~62歲;病程0.5 d至2年;輸尿管結石27例(結石縱徑0.7~1.0 cm,結石橫徑0.4~0.8 cm),腎結石合并輸尿管結石22例(結石直徑0.3~0.8 cm),輸尿管結石合并腎積液25例(結石直徑0.3~0.8 cm)。對照組74例,男性45例,女性29例;年齡18~58歲;病程0.5 d至3年。輸尿管結石26例(結石縱徑0.7~1.0 cm、結石橫徑0.3~0.8 cm),腎結石合并輸尿管結石21例(結石直徑0.3~0.8 cm),輸尿管結石合并腎積液27例 (結石直徑0.3~0.8 cm)。兩組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予加味五金湯:廣東金錢草60~120 g,海金沙 30 g(包煎),雞內金 20 g,川楝子 10 g,郁金 15 g,烏藥30 g,川牛膝20 g威靈仙15 g。濕熱蘊結加石韋15 g,萹蓄15 g,瞿麥 15 g;瘀血內阻加丹參15 g,赤芍15 g;肝郁氣滯加香附15 g;血尿者加小薊 15 g,白茅根 15 g;脾腎不足加五指毛桃30 g,黑桃仁 20 g,砂仁 20 g。 每日1劑,用 2500 mL冷水浸泡15 min,煎取藥液 1000 mL,共煎 2次,取藥液 2000 mL,每日4次溫服。對照組予山茛菪堿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靜滴,林格氏液500 mL靜滴。疼痛嚴重時,兩組均使用杜冷丁75 mg肌注,如疼痛反復,可口服止痛藥。兩組均以1周為1個療程,觀察2個療程。兩組患者每次服藥后半小時均作15 min左右跳躍運動。
1.3 療效標準 治愈:結石排出,并收集到結石標本,復查B超或X線腹部平片,結石陰影消失;雖未收集到結石標本,但在某次排尿過程中有明顯的結石排出感,復查B超或X線腹部平片陰影消失;雖無明顯結石排出感,但經治療后自覺癥狀消失,多次復查B超或X線腹部平片結石陰影消失。有效:腎結石通過輸尿管第1狹窄降入輸尿管上段,或輸尿管結石自上段降到下段或多發結石部分排出;結石雖無移動,但經治療后患者腎積液明顯減少,或連續X線腹部平片或B超觀察,結石變小或結石出現裂解溶碎現象。無效:結石無移動,大小無改變;繼發腎積液、梗阻,并發尿路感染及腎功能損害無減輕。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1.5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χ2檢驗及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結果示治療組治愈率及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加味五金湯臨床療效n(%)
2.2 兩組相關臨床指征比較 見表2。結果示治療組較之對照組疼痛持續時間短、需用杜冷丁或口服止痛藥的例數少、結石排出例數多(P<0.05)。

表2 兩組治療后疼痛持續時間、需用杜冷丁例數或口服止痛藥例數、結石排出例數比較
輸尿管結石是泌尿系結石之一,為臨床常見、多發病,其特征性表現為腎絞痛,歸屬中醫學“石淋”、“砂淋”、“血淋”“腰痛”范疇?!吨T病源候論》云“諸淋者,由腎虛而膀胱熱故也”;《醫學衷中參西錄》謂“石淋之證因三焦氣化瘀滯……膀胱暗生內熱,內熱與瘀滯煎熬,久而結成砂石,堵塞溺道,痛楚異?!薄H绱巳娴恼撌隽吮静〉牟∫虿C,為中醫學治療輸尿管結石奠定了理論基礎。而廣東地處南方,地勢低洼,多濕熱,濕熱蘊結下焦,阻滯尿路,日久瘀積而成結石,故廣東省為結石的高發地區。傳統觀念多認為輸尿管結石合并腎絞痛屬于急癥,多應用西醫的止痛藥和沖擊療法;而筆者根據中醫前輩們的經驗,基于上述中醫理論,自擬加味五金湯,臨床取得較好效果。方中金錢草、海金砂、雞內金清熱利水、化石通淋,金錢草需用大量,一般60~120 g;烏藥、川楝子行下焦氣滯,解郁止痛,烏藥需大劑量,一般用至30 g,止痛效果較佳;牛膝活血導水下行,引砂石向下移動,威靈仙通經絡,緩急止痛。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利濕、溶石、排石通淋,行氣止痛之功效。此外,本方能夠止痛,采用湯劑,大劑量口服也至關重要。湯劑的特點是吸收快,能迅速發揮藥效,適用于病情較重的患者,正如李杲所云“湯者蕩也,去大病用之”。
[1]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8: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