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鵬,章凱峰,錢黎鳴,徐駿
(嘉興電力局,浙江嘉興314033)
通過500 kV單相主變中性點接地引下線的電流分析
李顯鵬,章凱峰,錢黎鳴,徐駿
(嘉興電力局,浙江嘉興314033)
為保證中性點可靠接地,某些500 kV單相主變中性點接地方式為∏型。運行中發現在此接地方式下,系統正常時兩接地引下線中會出現較大的異常電流。為此,建立了∏型接地方式的電路模型,應用疊加定理對電路進行了分析,認為在∏型接地方式下,3臺單相主變間的兩段中性點匯流母線存在電阻,是兩接地引下線中出現異常電流的原因,現場實測數據驗證了模型的正確性。
變壓器;∏型接地;引下線;電流;疊加定理
在500 kV系統中,主變壓器(簡稱主變)中性點一般為直接接地[1]。在中性點直接接地系統中,當發生單相故障時,流經中性點的故障電流很大。為保證系統安全,要求主變中性點接地線可靠接地,相關規定[2]要求變壓器中性點應有2根與主接地網不同地點連接的接地引下線。按此要求,系統中許多500 kV主變中性點的接地引下線為Π型接地方式。
在系統正常運行時,主變中性點會因系統不平衡而流過較小的電流,一般小于10 A,但現場運行[3-5]發現,主變中性點經Π型接地后,系統在正常運行時,引下線中會出現高達155 A的接地電流,明顯大于主變中性點電流正常值。
兩接地引下線中長期存在較大的接地電流,可能會使引下線及接地網的接頭處出現過熱,加速引下線及接地網老化;主變周圍磁場很強,引下線中持續存在電流,會使得引下線持續受到磁場力,這些都給主變安全運行帶來隱患。
文獻[3-5]建立了Π型接地的電路模型,對中性點接地引下線中電流進行了分析。文獻[3]的Π型接地電路模型中將接地網電阻簡化為兩端都接地,這樣簡化會使得接地引下線中電流直接流入大地,而不會流經接地網電阻,這與文中接地網電阻越小、引下線中電流越大的結論相矛盾。文獻[4]僅對模型進行了定性分析,未進行定量分析,得出的結論不夠嚴謹。在文獻[5]的簡化電路中,B相流入中性線電流被認為無作用而被簡化,因此簡化模型的物理意義不夠清晰。
以下通過建立Π型接地方式的電路模型,應用疊加定理對引下線中電流進行了分析,模型物理意義明確。
系統中運行的主變中性點匯流母線經Π型接地的接線如圖1所示。

圖1 Π型接地方式
3臺單相主變的電流流入中性點匯流母線,不平衡量經兩側的引下線流向接地網,再經接地網流入大地,將Π型接地的電路簡化為圖2所示模型。

圖2 ∏型接地的電路模型



由疊加定理可知,流過兩接地引下線的電流分別為:

一般情況下,主變三相不平衡引起的主變中性點電流較小,可認為三相電路近似對稱,即,則有:

由于任意一段匯流母線都存在電阻,即RAB≠0,RBC≠0,由式(10),(11)可知I1≠0,I2≠0,即在系統正常時,中性線的兩端引下線會存在電流。引下線中電流大小與主變負載大小、兩段中性點匯流母線電阻、引下線的電阻有關。AB段匯流母線與BC段匯流母線電阻存在差異,兩段接地引下線電阻也會不同。各接線頭間的接觸電阻、接地網電阻會隨著投運時間的增長而發生腐蝕而導致電阻變化,因此即使系統運行工況完全一樣,兩接地引下線中的電流都可能會發生變化。
由式(11)可知,在系統正常時,兩接地引下線中電流特征為:幅值接近于相等,方向接近于相反。
對某500 kV變壓器Π型接地線進行的實際測量顯示,RAB+RBC=1.4 mΩ,R1+R2+RAB+RBC=6.7 mΩ,中性點接地引下線電流與負載電流關系的實測數據[5]見表1。

表1 接地引下線中電流
假設RAB=RBC,R1=R2,由式(10)可得:

可見,對于接地引下線中電流與負載電流之比,實測數據與理論推導的結果近似相等,因此,實測數據驗證了本文理論模型的正確性。實測數據與理論推導結果之間的差異可能由主變三相負載不平衡、兩段匯流母線的電阻及兩段接地引下線電阻不完全相等等因素造成,另外,測量方法及測量儀器也可能會帶來一定的誤差。
為避免Π型接地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滿足中性點兩點接地的要求,需對主變中性點Π型接地方式進行調整。建議將Π型接地改為一端兩點接地,即將一側接地引下線改接到另一側,如圖3所示,或拆除一側接地引下線,另一側接地引下線與接地網增加1個連接點,如圖4所示,使中性點匯流母線與接地網保持2個不同的連接點。當一個連接點因銹蝕等原因連接不可靠時,另一個連接點也能確保主變中性點可靠接地。
接地引下線采用一端兩點接地后,A,B,C 3臺單相主變中性點電流先匯流,再流向同一側的兩根引下線。此時,中性點匯流母線電阻就不起作用,三相匯流后中性點電流很小,再分流流向兩引下線。此接線方式下,系統正常運行時兩接地線中不會出現大的電流。因此,一端兩點接地方案即可滿足主變中性點兩點接地要求,也能避免∏型接地引起兩接地引下線出現異常電流的情況。

圖3 一端兩點接地接線A

圖4 一端兩點接地接線B
500 kV單相主變中性點經Π型接地時,由于3臺單相主變間的兩段匯流母線存在電阻,導致在系統正常運行時,兩接地引下線中會出現較大的異常電流,電流大小與主變負載電流、3臺單相主變間的兩段匯流母線電阻、接地引下線電阻有關。建議將Π型接地方式改為一端兩點接地,在滿足中性點經兩點接地的同時,接地引下線在系統正常時不再出現異常電流,可消除Π型接地帶來的不利影響。
[1]陳珩.電力系統穩態分析[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5.
[2]國家電網公司.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1.
[3]王若星,王超,胡志勇,等.500 kV變壓器組Π形接地引下線電流分析及處理[J].變壓器,2011,48(1)∶74-76.
[4]唐芳軒.500 kV單相變壓器組中性點接地方式探討[J].高壓電器,2004,40(3)∶233-234.
[5]李德佳.單相變壓器組中性點“Π”型接地產生環流的原因分析[J].變壓器,2005,42(12)∶32-33.
(本文編輯:楊勇)
Analysis on Grounding Down Lead Current of Neutral Points for 500 kV Single-phase Transformers
LI Xian-peng,ZHANG Kai-feng,QIAN Li-ming,XU Jun
(Jiaxing Electric Power Bureau,Jiaxing Zhejiang 314033,China)
Some neutral points of 500 kV single-phase transformers use∏grounding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High abnormal current is found in the two grounding down leads during normal operation of power system in this mode of grounding.Therefore,the circuit model of∏grounding is established.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circuit by superposition theorem,it is found that the resistance of the two neutral point buses between three single-phase transformers led to the abnormal current of the two grounding down leads.The field test verifies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transtormer;∏grounding;down lead;current;superposition theorem
TM407
:B
:1007-1881(2012)03-0022-03
2011-10-19
李顯鵬(1984-),男,湖北漢川人,碩士,工程師,從事變電運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