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闖,孔胃
(濟南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山東濟南 250013)
基于GIS的征地數據庫建設及應用研究
——以濟南市為例
吳闖?,孔胃
(濟南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山東濟南 250013)
主要介紹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統(GIS)的征地數據庫設計和建設,討論了系統實現的一些關鍵技術。本項目實施后,在濟南市國土資源局系統內實現了征地數據共享,為征地業務網上審批提供集中統一的數據源,在征地批后業務實施全過程監管中提供數據支持,為實現國土資源“一張圖”管地和精細化管理打好了基礎。
數據庫;征地;GIS
隨著地理信息數據庫技術的發展,空間數據的應用處理需求不斷增加[1];同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迅速,各項建設用地需求旺盛,國土資源信息的需求亦日益增長,征地管理工作面臨任務繁重、涉及面廣等實際困難,傳統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滿足當前的工作需求。信息化作為促進依法行政、科學決策、高效管理和政務公開的重要手段,是做好新形勢下征地管理工作的必然選擇。
為了全面掌握濟南市歷年建設用地申報、批復以及土地批后實施征收的總體情況,便于濟南市城市建設用地的統一規范化管理,濟南市征地辦公室組織實施濟南市征地數據庫建設,主要包括歷史檔案數據按照具體業務類型及檔案情況進行整理建立電子檔案和結合業務應用編制數據庫建設標準,對歷史檔案的電子數據入庫建設征地數據庫兩方面。
數據庫是最終成果的體現,其質量直接關系到后期業務應用。必須在深入分析已有數據和后期應用的基礎上,做出合理、科學的設計,建成具有穩定、先進、開放、實用、權威等特點的濟南市征地數據庫。
2.1 系統架構
硬件是系統運行的基礎,架構是系統的草圖[2],運行的保障。濟南市征地數據庫系統其架構如圖1所示,該系統架構采取面向服務的軟件架構思想,采用基于XML的面向服務軟件架構(Services-Oriented Architecture)方法來設計,保障了數據的讀寫僅通過Orcal與數據服務器連接,與系統無關,提高了數據讀寫的速度同時,保障了數據的安全。

圖1 濟南市征地數據庫系統架構
2.2 數據庫設計
根據卷宗資料,結合濟南市征地辦公室業務,理清各種數據資料之間關系,形成數據庫概念模型,根據數據庫概念設計轉換至邏輯設計,消除數據冗余后得到數據庫邏輯設計圖[4],如圖2所示。
根據確立的數據庫邏輯設計,進一步規定數據庫存儲表結構(VARCHAR2為字符型,NUMBER為數值型,DATA為日期型)。限于篇幅,本文省略了數據庫表的物理設計。
3.1 不同坐標系轉換
勘測定界工作由不同測繪單位完成,各單位采用坐標系不一致、坐標格式不盡相同,需統一至成果坐標系。濟南市征地數據庫成果坐標系數學基礎,如表1所示。

圖2 土地征收落實數據庫邏輯設計圖

表1 成果坐標系數學基礎
所涉及的坐標系轉換有兩類:
(1)其他投影分帶與3°分帶的轉換。
檔案資料采用其他投影分帶(如6°分帶、1.5°分帶)或中央子午線與成果坐標系不符的,需進行投影轉換,轉換采用嚴格的高斯正反算方法[3]。
高斯正算公式為:

高斯反算公式為:

(2)其他大地坐標系(如1954年北京坐標系、1993濟南獨立坐標系)與1980西安坐標系的轉換。
檔案資料采用其他大地平面坐標系的,采用下式完成與1980西安坐標系轉換。

式中,x0,y0為平移參數,α為旋轉參數,m為尺度參數。
依據濟南市高等級控制成果,選取分布均勻的8個控制點解算。
3.2 坐標系不明確情況處理
部分卷宗未給出勘測定界資料坐標系情況或勘測定界圖與勘測定界資料描述矛盾,無法進行準確上圖。針對此情況,利用1∶500、1∶2 000基本地形圖與錄入界址點進行套合,判定坐標情況,滿足空間數據上圖需要。
3.3 空間數據檢查
空間數據錄入工作量較大,坐標系和坐標格式的不統一增加了錄入的難度,錄入完成后應對成果進行質量檢查,確保圖形正確性[5]。
(1)圖形形狀檢查
對照錄入圖形與勘測定界圖,檢查圖形形狀、面積是否一致,核對界址點反算邊長,以檢查界址點錄入正確性。
(2)拓撲關系檢查
制定拓撲規則檢查相鄰地塊壓蓋、微小縫隙等拓撲關系錯誤,通過技術手段對此進行改正。
(3)空間位置檢查
通過空間位置關系核實地塊上圖正確性,檢查所依據的主要資料是濟南市行政區圖和濟南市正射影像圖。檢查方法為:疊加正射影像圖、濟南市行政區劃圖作為背景,根據報批意見中地塊位置描述或勘測定界圖,對比地塊與背景地物(如村莊、道路、水系)關系,判讀地塊位置是否正確。
濟南市征地數據庫將征地歷史數據統一至濟南市國土資源“一張圖”系統中,把原始的紙質檔案轉換為空間數據庫,實現了業務數據和空間數據聯動;在此基礎上基于該數據庫的瀏覽、查詢、分析均可實現。此外通過“批復文號”字段實現了“建設用地報批”和“落實征地方案”卷宗的關聯。
4.1 瀏覽顯示
將征地空間數據庫與國土資源“一張圖”底圖疊加顯示,歷年度征地報批和落實方案分布可清楚地反映在圖上,便于征地批后的業務監管。

圖3 征地數據與遙感影像圖疊加顯示
4.2 查詢定位
基于某一屬性(如:批次名稱、地塊面積)或空間關系(如:某一行政區范圍內),可對圖形數據進行查詢定位。
4.3 統計分析
數據庫中錄入了各批次征收面積,可以方便地統計出每年度報批總面積以及各種土地利用類型面積,形成報表(圖4為土地利用統計)。

圖4 建設用地報批土地利用情況統計
4.4 疊置分析(輔助審查)
將征收地塊與地類圖斑、土地規劃、行政區等圖層疊置分析,可快速準確獲得地塊土地利用情況,判斷是否符合土地利用規劃。如圖5為土地利用現狀,圖6為征收地塊,圖7為征收地塊和土地利用現狀疊加后的情況,通過圖7可以快速判讀出征收地塊包含的地類及各地類的面積,分布情況等。

圖5 土地利用現狀

圖6 征收地塊

圖7 疊置分析結果
地塊空間關系檢查,對空間數據庫建立拓撲關系,自動查找出地塊重疊、縫隙等錯誤。如圖8為待批地塊與已批地塊疊加分析結果,深色區域為重疊區域,需要管理部門進一步核實待批地塊情況。

圖8 檢查結果
通過濟南市征地數據庫建設,確保了征地業務數據和征地空間數據的精確關聯,為快速分析、處理數據打下了堅實基礎,便于濟南市城市建設用地報批、征收的統一規范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征地管理部門工作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 龔健雅.地理信息系統基礎[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2] 李千目,許滿武,張宏等.軟件體系結構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3] 孔祥元,郭際明,劉宗泉.大地測量學基礎[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4] TD/T 1016-2007.土地利用數據庫標準[S].
[5] GB/T18316-2009.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S].
[6] 濟南市勘察測繪研究院.濟南市征地數據庫建設技術設計[R].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and Acquisition Database Based on GIS——Jinan City,for example
Wu Chuang,Kong Wei
(Jinan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Institute,Jinan 250013,China)
This paper describes a GIS-based information system(GIS)for land acquisi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database design,system implementation discussed som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roject,Land Resources Bureau in Jinan City,land data sharing within the system,the approval for the land acquisition business to provide a centralized online data sources,after the land grant in the business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monitoring to provide data suppor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land and resources“a map”to lay the foundation and meticulous management.
database;land acquisition;GIS
1672-8262(2012)04-24-04
P208.2
A
2011—12—15
吳闖(1979—),女,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GIS應用與研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