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泊寒
1
如果沒有“文革”,沒有上山下鄉,也許我們不會聽到蔣大為動人的歌聲,因為他自幼的理想是成為一名畫家。
蔣大為的叔叔下肢殘疾,無法行動,常年臥床。叔叔喜歡畫畫,畫得非常好。蔣大為上小學時,經常到外文書店為叔叔買外文版畫冊。在買書的過程中,蔣大為愛上了很多世界大家的名畫,雖然年幼的他還不懂繪畫。
初中畢業,蔣大為報考中央美院附中,沒有被錄取。高中畢業時,喜歡裝潢、美術的蔣大為報考了中央工藝美院。蔣大為在北京參加了高考,回家僅三四天,“文革”開始了。國家取消了高考制度,他畫畫的理想破滅了。
“這件事讓我對畫畫一下子心灰意冷,干脆不畫了?!笔Y大為說。
2
“我有個鄰居叫張笑武,我們倆沒事就關在家里拉琴唱歌?!笔Y大為扔下了畫畫,喜歡上了唱歌。
蔣大為在自娛自樂中唱出了名堂,街道和有些單位搞活動、學毛選,會把他們請去唱歌。他們越唱影響越大。
“我去考試,當時宣傳隊的隊長就是我現在的愛人張佩君,是她考的我。”全國鋪天蓋地成立紅衛兵宣傳隊、毛澤東思想宣傳隊,蔣大為前去報考和平區文化館的宣傳隊,被錄取。
在宣傳隊,大家都帶著飯去排練、演出。張佩君帶了好吃的,常常偷偷地放到蔣大為的飯盒里。
宣傳隊有一位拉二胡的隊員,比蔣大為和張佩君年長,對兩人特別好,他看出了兩人萌動的感情,出面做媒:“你們倆其實都不錯,都很好,干脆你倆把這事挑明算了?!?/p>
上山下鄉運動開始了。一天,蔣大為聽說學校批準張佩君到內蒙古插隊了。蔣大為和張佩君不是一個學校的,他得到這個消息著急了。此時的蔣大為已經在天津唱得很有點兒小名氣,天津歌舞團想招收他。
“你怎么不跟我說呢?”當天晚上,蔣大為找到了張佩君家里。張佩君哭了:“我要去內蒙古插隊,而天津歌舞團想招收你,我不知道該怎么對你說。”
“我覺得我作為一個男孩子,盡管我沒有多大力量,但我總該跟著我的女朋友走,應該保護她,不能讓她一個人孤苦伶仃到農村去?!钡?,耀華中學張貼出的上山下鄉光榮榜上,并沒有蔣大為的名字。
“我到了學校,在后面寫了我的名字。全校同學都在大禮堂里,當時學校正在宣布名單。進禮堂的時候沒有我的名字,等宣布到最后的時候,把我的名字一念,全校都轟動了?!笔Y大為回憶道。
在1968年上山下鄉的洪流中,蔣大為跟隨著張佩君,顛簸在開往內蒙古的知青專列上。
天津——遼寧——吉林——內蒙古,白城——烏蘭浩特——科右前旗,經過兩天的奔波,蔣大為等人到了插隊的地方,生產隊派人趕著牛車馬車來接他們。
9月的科爾沁大地上荒涼一片。感到新鮮的知青們沉默了,女知青用毛毯蒙住頭,哭了。等待他們的是艱苦的生活。
一天,蔣大為和張佩君正在地里種黃豆,生產隊來人找他:“大為,公社來電話了,讓你們倆去一趟?!笔Y大為問什么事,來人說不知道。蔣大為和張佩君來到公社,發現找他們的是兩名軍人。
“你們倆會唱歌?”軍人問。
“還能唱?!笔Y大為說。
“那你給我唱幾句。”軍人說。
蔣大為唱起毛主席語錄歌,一首歌還沒唱下來,軍人認可叫停。
“會唱樣板戲嗎?”軍人又問。
“會唱。”蔣大為和張佩君分別唱了樣板戲選段。
“你們倆回去吧,回去聽信吧?!避娙苏f。
后來,蔣大為和張佩君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一位天津知青在火車上看到一些軍人帶著樂器,就問,你們是不是宣傳隊的?當得到肯定回答后,這位知青說,我們天津有個知青唱得特別好,叫蔣大為。被問的人正是吉林省森警宣傳隊隊長,他問:“這個蔣大為干啥呢?”這位知青只是說蔣大為大概在哪兒插隊。結果,宣傳隊隊長找來了。
三天后,宣傳隊隊長拿著軍裝來了。蔣大為和張佩君開始了軍旅歌唱生活。
3
在部隊的六年生活,讓蔣大為走向成熟。
1975年12月4日,蔣大為調到中央民族歌舞團,6日,他被安排參加演出。
“當時我什么都沒有,挺難為我。”沒有人給蔣大為伴奏,他被迫到團外找來一個手風琴手,渡過了難關。
“沒想到我一上去就火了?!笔Y大為的演出被放在上半場的最后,這個壓軸戲給他很大的壓力。在8日的演出中,蔣大為被放在了全場倒數第二的位子上,這個傳統一直保留多年,他的實力日益凸顯。
《牡丹之歌》、《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等一批膾炙人口的歌曲讓蔣大為揚名全國甚至海外。1985年,38歲的蔣大為擔任了中央民族歌舞團團長,是當時中國最年輕的國家級藝術院團的團長。
“一生當中,一個家庭對你的支持能堅持多久,你就能成功多久。就是說你的妻子和家庭支持你多久,你的事業就到多久。我能夠走到現在,一直是她支持我,要不然,恐怕我也難唱到今天。”蔣大為動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