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只是白紙黑字,然這一黑一白間,書寫著天地間萬物的情懷。何以見得?那只能嘆問書法何以為藝術?何以能感染人?何以映照書者的內心?何以展現書者的氣度?何以透視書者的境界?一個字,何以稱為書?一字便見真性情,你提筆,蘸墨,書寫,便知其意!因為筆執手中,“法”蘊心底,手中之筆依從心中之法而行,從起筆,行筆到收筆,那一提一按間,一牽一連處,都突顯出有頓挫翻扭,轉折收束,真的是“下筆有由”決不“任筆為體”,單是書者將旋律凝固,一字便富于力感,動感,節奏感和彈性美,一字更貫注了書者的性情和生命節律,是有生命的意蘊,賞者便由衷去贊嘆,因為那是視覺的精神和心靈感應,中國人講天人合一,而中國書法的最高境界就是在創作過程中,心態恬淡自如,心手雙暢,物我兩忘,書出真性情。
我們雖不是書者,卻亦可去書,去體驗從調墨、蘸墨到著墨,何處宜濃,何處宜淡,何處以潤,何處以燥?都是天機自運,淋漓酣暢。就在這濃淡,燥潤變化間,那字便呈現在眼前,可謂風格迥異,或正或欹,或雍容華貴,或險峻挺拔,或渾穆端莊,或古拙樸質;那章法更千變萬化,或端莊秀麗,蕭散通透;或厚重寬博,氣象盛大;或巧為布陣,出其不意;或波云詭譎,撼人心魄,都令人觀之驚絕,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