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鼐 郭芃 王樂



你的生活平淡無趣嗎?你的工作總讓你壓抑嗎?你的生活總讓你疲憊嗎?
你的夢想已經破碎在流逝的時光里了嗎?
你總是為未來而活卻“理所當然”地放棄了當下嗎?
如果是這樣,只怕你已經成了都市之中的疲憊一族,
被壓力和平淡壓抑得麻木而冷漠地生活著。
如果你厭倦了這樣乏味的生活,想改變卻不知從何處著手,
那么不如學學如何“及時行?樂”。
“及時行?樂”不是縱欲和墮落,
我們只是想告訴人們該更加積極地去度過當下的每一天,
好好去享受生命的快樂,這每個人只有一次的生命。
需求指數
測試
在看我們的專題之前,請先做個“及時行?樂”需求指數測試。如果你的得分太高,那一定要繼續往下看看為什么你要“及時行?樂”。如果得分還好,也不妨留著份輕松的心情去看看能不能讓你的生活更加有樂趣。
工作篇
1.在大家聚會或活動時,你大多數時候坐在角落冷眼旁觀。 □ 是 □ 否
2.和同事關系緊張,想到見上司就打怵。 □ 是 □ 否
3.你是否總在例會上很不自覺地找一個遠離上司的位置? □ 是 □ 否
4.在一個月內的各種會議上你沒有提出過自己的想法與提案。 □ 是 □ 否
5.一年之內,你沒有受過任何表彰或批評,但你卻不在乎。 □ 是 □ 否
6.公司改變管理制度,在你看來并沒有切身的影響。 □ 是 □ 否
7.出了問題并不想自己去解決,而是等著同事來解決。 □ 是 □ 否
8.混混日子就可以,因為你總是覺得并不是處于與自己能力相符的職位。 □ 是 □ 否
9.一想到上班心情就低落,總是盼著假期快點到來。 □ 是 □ 否
10.經常加班,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 □ 是 □ 否
生活篇
1.你的情緒變化無常,并經常莫名其妙地擔心。□ 是 □ 否
2.你總感覺自己的精力透支,經常有即將“坍塌”之感,失眠現象嚴重。 □ 是 □ 否
3.戶外活動明顯減少,對家務活兒也提不起精神,過分貪睡,飲食不規律。 □ 是 □ 否
4.自我評價降低,經常有失敗感和無能為力感。 □ 是 □ 否
5.脾氣暴躁,為一點兒小事動怒。 □ 是 □ 否
6.記憶力糟糕,思維遲鈍,注意力差。 □ 是 □ 否
7.很久沒有旅游過。 □ 是 □ 否
8.每天抱怨6次以上。 □ 是 □ 否
9.沒有意見,就是意見。 □ 是 □ 否
10.患有拖延癥,總把事情拖后。 □ 是 □ 否
計分:是為1分,否為0分。
0-5分健康人你的精神狀態不錯,稍微有點兒小問題并不會讓你對生活失去興趣。
6-10分 套中人你有轉變成為契訶夫筆下那位的傾向,把自己包裹得過于嚴密容易讓你喪失生活的樂趣。看看我們下面的內容,學習一下如何釋放自己,對你的生活有好處。
11-15分橡皮人到了這個程度你可以被稱之為橡皮人了。在生活的磨礪之下,你已經開始缺乏痛感和激情,夢想和樂趣都已經開始遠離你的生活。有必要往下看看,擺脫這種生活狀態。
16-20分石頭人你連橡皮人那種反彈能力都失去了,生活嚴重缺乏樂趣。你極其需要學習如何“及時行?樂”,以免生命在麻木和無奈中流失。
別拿快樂賭明天
從套中人、橡皮人到石頭人,現代人似乎逐漸失去了對生活的激情和動力。在生活的壓力下,我們開始學著把欲望當做理想、把淡漠當做淡定、把冷淡當做冷靜、把夢想當做空想……
漸漸地,那些年少時的夢想被現實重重擊碎之后,我們一步一步忘了年少時的激情,開始像村上春樹在《1Q84》中說的那樣:“因為怎么努力都沒辦法到任何地方,所以到這地步,只好彼此覺悟。”于是覺悟就成了愈來愈多人無奈的選擇,結果我們就在步履匆匆的上班隊伍中、人潮擁擠的地鐵中、刻板沉默的辦公室里、甚至本來放松的家里,看到了許多麻木疲憊的臉。
工作和生活似乎都讓我們疲憊和麻木,而快樂離我們已是漸行漸遠。我們每個人只有一次的人生,難道就這樣機械疲憊地被自己消耗掉嗎?我們的快樂到底怎么了?
等不來的快樂
其實沒有人不想快樂,只是我們已經習慣將對快樂的期待放到未來。等到如何如何,我們就能如何如何,這是很多人對于自己夢想的期許。等有了錢就去旅游、等升了職就能輕松了、等孩子長大了就不用操勞了……
在苦兮兮的掙扎中,我們把解脫的時間放到了未來,可真正的情況確是大多數人永遠等不到那個未來。你今天沒有登上旅行的飛機,接下來就總會有各種理由讓你把旅行拖延下去;等你升了職才發現壓力只會更重,更無法脫身;等孩子長大了,你才發現依然有操不完的心……我們習慣于把快樂豪賭到未來,可是到了期待的未來,人們才會發現那期待的快樂是用無數的身邊快樂換回來的,我們真的賭贏了嗎?
我們似乎樂于犧牲當下的快樂,去換取未來那未知的夢想。可惜在現實的厚重墻壁面前,我們的夢想大多碰得破碎不堪。于是在幾番痛了結疤,揭開再結之后,生活的“智慧”教會了我們麻木。因為只有麻木,才不會疼。而對夢想的麻木,造就了無聊的生活。于是人們從快樂青年變成了套中人,進而向橡皮人、石頭人進化著。生活也在我們愈來愈麻木之后變得枯燥和平庸,而夢想中未來的快樂也就永遠只是個夢了。每天都相似無聊的生活,造成愈來愈疲憊的精神。而愈來愈疲憊的精神,反過來讓生活更加無聊。我們大多數人就陷入了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中。難道在生存的壓力之下,就一定要犧牲生活的快樂嗎?
面對如此的生活,還心有不甘的人要向誰去抱怨?造成如此局面的,除了社會和現實等多方面的因素之外,更主要的還是我們自己。我們經歷的每一天都可以有獨一無二的精彩和快樂。生存的壓力和生活的快樂并不矛盾,想要兩者兼顧也并不困難。只要我們不去豪賭那未來的快樂,學會尋找當下的快樂并及時享受,快樂就不會離我們遠去。
有一位網友寫過這樣一段話:“兒童愛堆沙,要及時堆沙,因為當長大后就再也體驗不到堆沙的歡樂了;少年愛打籃球,要及時打籃球,因為將來就沒有這么棒的身體打球了;青年是戀愛的季節,不要錯過愛情,因為過了年齡,人就再難有熱戀的感覺了……”這個道理,千年之前古人就在《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里參悟了:“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只是,我們已經遺忘了太久。
要知道,快樂是等不來的,快樂也無需去等。
勇敢去快樂
享受現在的快樂聽起來很容易,只需要一點點夢想、一點點激情和一點點對生活的敏感。可實際上想要保持這三樣東西,多少還是需要些勇氣的。因為夢想破滅后會虛無;激情消退后會倦怠;敏感地放開自己后會痛。
人總會希望自己的生活不平凡,就像勵志電影里那些熱血的人一樣,為了夢想快樂并痛地去拼搏,最后以一個大團圓結局收場。可惜電影只是電影。阿爾?帕西諾一番激情演講讓橄欖球隊永遠停留在奪冠之后的狂喜,米盧同樣一番激情刺激國足殺入世界杯之后,時光卻殘酷地繼續前行,繼續上演一次又一次國足鬧劇;白雪公主的生活會永遠停留在“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十個字里,而我們曾經艷羨、祝福過的諸多佳偶天成,卻在同樣十個字后接連上演了勞燕分飛……現實如此,你還敢擁有夢想、激情和敏感嗎?
不管這個社會是金字塔形、M形或是橄欖形,能站在山頂笑傲風云、指點激情的人永遠只是少數。可絕大部分的人就該在社會透明的天花板阻隔下,僅僅保留著充分的現實感去走完人生應走的道路么?其實學會“及時行?樂”,保持一些小夢想和小快樂,生活就不會永遠無趣地重復播放。
被現實壓抑的青年人,周末去健身房揮汗如雨,不求成就施瓦辛格的體型,只是為了讓自己的激情有地方釋放而不會逐漸熄滅;家務纏身的家庭主婦,每天抽出一小時去學學鋼琴,不需習得郎朗、馬克西姆的技巧,只是為了在陽光微暖的午后為自己彈一曲不太連貫的《夢幻曲》,讓舒曼延續自己少女時的夢想;已近中年的男人下班扭著漸寬的腰身學習跳舞,不是為了在聚光燈下贏得掌聲,只是為了在探戈、莎莎的步伐中,短暫忘卻面目可憎的上司、客戶,拋卻不良情緒,讓自己可以回去微笑地面對家人……
這樣的小夢想和小快樂讓你動心了嗎?也許青年會在一身臭汗之后還要面對繁重的工作、主婦在學琴之時要面對如何取舍家務、中年男人在跳舞的時候會面對嘲笑和譏諷……可沒了這些許的小痛楚,你的人生也不會有快樂。痛與快樂是一枚硬幣的兩面,誰也不能將它們剝離。當你勇敢地去“及時行?樂”之后,你就擁有了現在。與其去懦弱地將自己的快樂許給虛無的未來,何不試試去“及時行?樂”。要知道做一輩子去旅行的準備,不如現在就背起行囊推開家門。
一位叫做阿爾弗雷德?德索薩的神父寫過一篇短文,其中的幾句話頗為觸動人心:“幸福是一個旅程,不是終點站。所以,投入地工作吧,就像你根本不需要錢;盡情去愛吧,就像你從未被傷害過;縱情地起舞吧,就像根本無人觀望。”想讓自己的人生不再麻木么?那就用一點點汗水、一點點痛讓自己人生的每一段旅程都快樂起來,勇敢地去“及時行?樂”吧!
配方
愛
如今愛似乎快成了欲的同義詞。壓力與不安全感的逐漸增加,讓人們逐漸失去了真心去愛的能力。其實愛才是快樂分量最重的配方。勇敢地去愛別人、愛生活吧,只有你的心中充滿愛,才會打下快樂最堅實的地基。
孝
老人們曾經感慨:“人生最大的幸福不是別的,而是70歲有個家,80歲有父母。”可是當工作壓力巨大的時候,我們最先犧牲的卻往往是和父母相處的時間。父母是我們快樂的根本,所以別讓自己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及時去行孝吧。
眠
失眠和睡眠質量不佳,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病,工作和不健康的縱欲在瘋狂壓榨我們的睡眠時間。好的睡眠才能給你去尋找快樂的良好情緒,想快樂每一天那就及時地去休息。
動
這里的動包括鍛煉和及時行動。充分的鍛煉能讓你擺脫都市人普遍的亞健康狀態,為尋找快樂充滿能量。而及時行動能讓你克服拖延癥,及時完成工作為自己尋找快樂爭取充足的時間。更重要的是能讓你對生活不再疲憊,及時去尋找快樂。
趣
當你逐步“進化”到都市橡皮人的階段,你才會發現保持對生活的趣味是多么的重要。始終保持一顆對生活充滿激情的心,你才能在灰蒙蒙的鋼筋水泥叢林中,敏銳地發現那蘊含其中的彩色的快樂。
舞蹈
周末心情
許百惠
32歲
高級職員
舞蹈是與心靈的對話。第一次穿上舞鞋的時候,我就知道自己從此有了詮釋生命的新方式。木地板、高房頂、落地鏡,這是我兒時的夢,幻想自己站在把桿前,與鏡中的自己戀愛,成長為一只美麗的白天鵝。這個夢在30歲以后才落地成真。
女兒的出生,讓我有了一次重生的機會。再度審視生命,發現自己早已與真實的自我相隔很遠了。什么是快樂?事業的成功?家庭的幸福?是否還應該有一種自我的寵愛呢?當生活的內容越來越豐富,工作的壓力越來越繁重時,我嘗試著從零起步,學習舞蹈——拉丁。熱情奔放的音樂一俟響起,我的煩惱與憂慮全部消散,隨著腰肢擺動,我的靈魂如同得到一次升空的機會,這種歡樂的舞蹈讓我的生活充滿快樂。
閱讀
燈下靜思
康莉
30歲
財務主管
每到傍晚,倚在床頭看書的一段時間,如果缺少,定會輾轉反側,這是我自小養成的習慣。我不挑書,自傳、史記、小說、散文,都會看,床頭的小書柜里總會有那么幾本,看的時候,隨手一抽,有點撞大運的感覺,如果恰好讀到某段精彩處,或是重讀中又有新感悟,就會心生竊喜。每天的這一小段時間不斷滋養著我的心境,讓我成熟,又保持年輕。
烘焙
烤箱里的甜度
雪明
26歲
家庭主婦
最喜歡的事,就是守著烤箱,看里面的蛋糕坯一點點膨脹開裂的過程,就像迎接一個生命的誕生。打開烤箱的剎那,甜蜜的熱氣撲面,整個人也變得愉悅了。如果此時恰好有朋友在一邊急吼吼地一副饞相等待著,就更是喜上加喜。不定期舉辦的餐茶會很受朋友喜愛,而獨自一人探索糕點配方時如獲成功,那種成就感,和偷到圣火不差多少。
旅行
一個人上路
白昀
34歲
教師
一個人上路,帶著眼睛和心情,這是出世,亦是入世,是自己的輪回。每年的寒暑假,我總會背上背包,選擇一次獨自的出行,登山、觀海,更多的是觀看他人的生活,把自己當成生活的旁觀者。這種抽離讓我重新審視人生,擁有更豁達的心境。一葉一菩提,旅行讓我懂得世界之大,不過內心而已,而個人之重要亦只是恒河沙粒。
紅酒
微醺之美
蘇晴
38歲
企業家
女人與紅酒是天生的絕配。當一瓶陳年紅酒復雜的香氣在醒酒器中蘇醒,我能感覺到時光仿佛靜止,并被重新解讀。酒香氤氳,等待,是一種隆重的儀式,對酒,亦是對自己。我喜歡與紅酒獨處的時光——當舌尖與之纏綿,人,已經有微醺的醉意了。
咖啡
研磨時光
肖瓏
25歲
白領
結婚時朋友送的原裝咖啡壺一直被束之高閣,而我,每天離不開的都是速溶咖啡。朋友說咖啡于我不過是興奮劑,喝那么多,都是白搭。拿來朋友剛剛送我的咖啡豆,取出未開封的咖啡壺,第一次為我們兩人各研磨了一杯濃香四溢的咖啡。看咖啡豆被磨碎、碾壓,經沸水煮過,一滴滴瀝出,過程已勝結果。
阿Sam
少了個廚房 環游了世界
一個廚房的價錢就可以環游世界,
當然,少了廚房可能房子已經不再是房子,
但是那時候,你的世界觀變了……
阿Sam:
原名夏天鴻
雜志主編
新銳攝影師
“當我們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并且堅持不懈地走下去的時候,總有一天你會發覺,曾經的很多煩惱都被旅途沖得煙消云散……”
看得出,阿Sam現在很快樂,工作與生活在他的調配下融合得非常完美,他說快樂生活是他認為最重要的事,但努力工作又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前提。
“不認真工作就沒有錢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很多人陷入的誤區是把工作賺錢與享受生活完全割裂,好像必須賺到足夠多的錢才能義無反顧地擁抱生活,到頭來,錯過了最美的風景……我僅僅少了個‘廚房,但卻讓自己的生活充滿快樂。行走讓我更加自信,也更加能讀懂生活的真諦!”
關注阿Sam是看到他在網絡上火得不行的博客——阿Sam的午夜場。被那些圖片、那些文字以及那些圖片與文字纏繞在一起所渲染出的氣氛所感染,能夠把文字、圖片結合得如此巧妙、恰當而又毫無做作之感!令我感到驚訝的是,他怎么可能有如此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自己心中的旅途。
促使阿Sam踏上旅途的是一段愛情,一段維持了七年卻最終沒有結果的愛情。讀阿Sam的文字,總會不時地跳出一個女子的名字:蘇。與蘇的故事像打碎的水晶一般散落在每一段文字與心情中,在曼谷的酒吧,在臺北的鬧市,在首爾的精品店,在阿德萊德的山頂……每個曾經踏過兩人足跡的地方都成了阿Sam獨自再去體味一番的地方。去之前并未想過祭奠什么,看望朋友,出差經過……但走著走著,就想起了那些令人愉快卻已不再的舊時光!
從他的文字中曾品到淡淡的憂傷,以此推測,本不應當推其為“尋樂達人”,但你若見過現在的阿Sam,見過幾年不斷旅行之后的阿Sam,你就會理解“尋樂”是件多么令人愉悅的事。
“剛開始旅行的時候很偶然,只是想去某個地方找找朋友,或者是去兩個人曾經去過或者談論過的地方看看。當然,如果是后者肯定會比較痛苦,因為你路過的某條街道、某個小旅館、某間咖啡廳都是你們曾經的回憶,這種感覺很不好。以我的經驗,任何事情都無法逃避,勇敢地去面對,讓傷口疼一次,之后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的。”
坐在對面的阿Sam很陽光。不斷地行走讓他腦海中的那些不愉快漸漸成了回憶,成了一些回想起來能夠釋然一笑的回憶。
“我們的主題是‘及時行?樂,你覺得你是個稱職的尋樂達人嗎?”我略帶調侃地問。“絕對稱職。”阿Sam的臉上滿是自信的表情,“這其實就是我通過旅行悟出來的一個道理。身邊很多人都覺得我所做的事很不可思議,其實一點兒也不難,只是大部分人不愿意或者說沒有勇氣踏出第一步。只要你勇敢一點,實現第一次旅途,你會覺得生活特別美好!”
阿Sam也像我們每個人一樣,有工作到煩得不行,郁悶到想要發瘋的時候。“當你馬上就要跟老板脫口而出‘我不干了!的時候,不妨給自己幾秒鐘冷靜一下,盡快找時間讓自己放個假,出去走走,時間不用很長,哪怕只是一個周末,收拾幾樣隨身物品,換個城市過上兩天,當周一重新回到工作中的時候,你會覺得整個人放松了很多,心情也比之前好得多。至少這招對我很管用。”
不得不承認,阿Sam所說的踏出第一步的勇氣也是許多人所缺乏的。許多人從沒有想過在心情糟糕的時候換個城市待兩天,旅行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更像是完成一項任務,設定目的地(大多是著名旅游景點),然后找旅行社,交錢,等待出發……人們很少想過旅行可以如此簡單,不必設定那么明確的目標(為購物,為觀光……),只是隨處轉轉。看過阿Sam拍攝的照片,每到一處,他的目光并不喜歡聚焦在那些對于游客來說心向往之的著名景點,而是對準當地最普通的百姓,最平凡的生活。“我最喜歡逛各地的菜市場,那里才是最能反映當地人生活狀態的地方。我覺得能夠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感受那里的人最平凡的生活,是件特別有意思的事”。
作為專業攝影師,阿Sam的攝影技巧自不必多說,但他告訴我,攝影是一門需要生活閱歷并且用心去感受這個世界的藝術,只要你足夠用心,就能把腦海中的那個世界還原成影像,懂得追尋快樂的人自然能夠更加完美地呈現出世界的美。
到陌生的城市喝一杯咖啡,邂逅一張笑臉……怎樣都好,只是讓心享受純凈的生活,撣一撣塵埃!
采訪手記
近幾年工作的原因,我經常會接觸到各種在眾生眼中的奇人異士,旅游達人自不在少數。總體感覺,每個選擇用行走祭奠青春的人都有著不同的原因,有的因為休閑,有的因為逃避,有的因為好奇,有的甚至因為一次疾病而大徹大悟……
阿Sam與其他人不同,不論他在踏上旅途之前做過什么,遭遇過什么,也不論他抱著什么樣的目的將行走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他終究做出了改變,改變了生活,更改變了心境。快樂是他收獲的戰利品。
不僅僅是旅行,對于任何能讓你真正感到快樂的事情,只要能及時地邁出第一步,一定能感受到完全不同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