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歸屬感,猶如愛情,有時候是種感覺,也是雙方的火花,甚至是緣分。努力經營,當然有助留住對方的心,但感覺這回事,始終沒有可計算準確的方程式或指示。就好像有了最好的材料,放了最大的心機,跟循了成功機會最大的程序,并不代表可以烘焙出最美味的蛋糕。至于誰能吃到世上最美味的蛋糕,還看是否有食神吧!
我認為,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最大關鍵在于是否對公司有歸屬感。莫說是工作,就算是觀看一場球賽,如果在心里對球隊沒感情,找不到說服自己成為球隊擁躉的感情根據,那么,當看見球隊進球時,你不會興奮跳起;當看到球員受傷時,你不會憂慮不安;當看到球隊輸球時,你便第一時間掉轉槍頭“責之切”——不需要作任何效忠宣誓和考驗測試,你的反應、你的心情和你的意向,已坦白地說明了,你根本沒有投入過。這或許并不因你不能,只因你不愛。
評論下屬的工作,“歸屬感”是我很看重的一環。當然工作不只在于感性的投入,理性的處理也很重要,但我仍然相信,當員工不愛公司,就不會以公司整體利益為首要,亦不會有使命感,當一點一滴不能凝聚起來,始終都是一盤散沙。
有歸屬感的員工,努力的方向是和公司一起干一番“事業”;沒歸屬感的,盡情發揮只為打造更豐富的個人“工作”履歷表。十只手指有長短,我們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員工,都要像流著公司血一般,不過,歸屬感這回事,是不能假裝、也無法勉強的。
我會喜歡和有歸屬感的員工合作,至少彼此談話時,也可以敞開心扉,說些只可以對自己人講的話,也因此關系更加深厚。有了這個根基,才會有無限突破的可能。世界上取得成功的,往往是最團結的團隊,而不是理論上最優秀的組合。
至于沒歸屬感的員工,他們一般都會致力“扮出”對公司最有歸屬感,并以為已經假裝得很好。但其實一個人行動,最能反映內心,在我的公司里,但凡是覺得隔鄰球隊的動態更值得八卦、隔鄰唱片公司的藝人更需要打交道、對隔鄰合作伙伴的高層更應該招呼周到的,對公司的歸屬感都很有限,到重要關頭時,這些都會是幫外不幫里的人。
用個容易想象的比喻:有些人,對自己的情人不甚體貼,卻總是對情人身邊的朋友特別殷勤。這類人,你一定遇上過不少。他們體內沒有忠誠的基因,每當一段關系穩定下來,便開始想下步“轉會”的遠景,無事獻殷勤是為了擴大捕獵網絡,在不知不覺之中,連情人的朋友都納入撒網范圍,被發現了,還辯說是因為愛屋及烏之故。
我聽過這樣的話:“忠誠的定義,就是超越理性的支持?!苯駮r今日,我可能不是你能找到的最好,但你愿意對我忠誠,直至我們一起闖出更廣闊的天地。如果我們能創造美好的奇跡,那是因為我們在感情上互相歸屬,而成就往往是建基于強大的團結力量之上的。
對公司有忠誠歸屬感的員工,我必會更加珍惜,他的能力如有不足,尚可細心栽培;相反,那些體內沒有忠誠基因的天才,彼此做對方的過客,我其實也不介意,只不過不會投放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