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有這樣一個關于倫敦的陰謀論?為什么倫敦的公共交通費高昂得嚇人?為何進入倫敦市中心要額外收取費用?為什么不把凹凸不平的路面修理好?為何路面的擠塞情況多年沒有改善?
陰謀論者說:因為英國政府根本不想那么多“閑人”在倫敦出出入入!更有人說,這并非陰謀論,而是事實!
若把香港這個交通網絡模范城市跟倫敦作比對的話,這聽來并不像一個陰謀論,反正倫敦的交通網絡糟糕得使人尷尬,倒是實情。
現在你明白,陰謀論自有出處。
近年倫敦市長Boris Johnson大力改變交通網絡:改革地鐵圖表、落實凍結收費,不停做民意調查,為2012奧林匹克做好準備。2010年1月剛實施了地鐵和火車一卡通,無論如何,改善的誠意是有了。
怪不得女皇日前微服出巡,放下她的賓利車乘坐地鐵體驗民生。
二
親愛的女皇,最壞的倫敦公交工具,卻是巴士哦。
巴士從不守時,在下雨的冬夜參加派對過后,站在車站呆等45分鐘巴土,簡直是煎熬。
巴士司機會忽然在路線上的任何地點宣布“下一站是終點站”,乘客得全部下車等下一班巴士。
司機們的態度普遍強硬:假如乘客跟他們有任何爭執,司機會把車停下,直至爭執完結為止。三分鐘、五分鐘、十分鐘,車上的人迫不得已全部悶在車廂里當觀眾。
司機們對乘客普遍采取不信任態度:如果乘客上車,發現電子乘車卡出現問題,或沒先行準備車資,司機們會停車等到他們付上全費后再開車;先開車后等待乘客付費?倫敦沒這回事哦朋友。
而司機們跟乘客的爭執,多數都來自車費問題。
這就是為何單層巴士如此珍貴的原因。
三
單層巴士的運作是這樣的:一輛長車,擁有多個出入口,乘客們可以同時在三個出入口上下,刷卡機就設在門口附近,不必一定要經車頭的門,爭執少了,車程自然順暢得多。
而且相對于雙層巴士,單層巴土對于長者更是方便;不用上下層跑,也有較多座位。倫敦的某些指定巴士線是由單層巴士行駛的,包括由北面一直通往東南面的453。如果不趕時間的話,巴士游實在讓人神往,我的一位同學就做了一個與453有關的藝術企劃……但你或許會問:如果乘客同時搭乘巴士,巴士如何確定每個人都會付車資呢?
聽好:倫敦市政府決定放棄單層巴士,理由是車身太長,導致擠塞。不同意這論調的人說:如果乘客可以同時在多個口上下,何來擠塞?無論如何,市政府決定在這批單層巴士勞損了之后,不再造新的一批了,就是用這種緩慢的方法淘汰它們。
為什么?就是因為乘客在上下時不付費。現在你明白,陰謀論自有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