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老王踏上開往云南的火車時,黃昏的晚霞染紅了我們每個人的臉。老王瀟灑地向我揮了揮手。如再別康橋的徐志摩一樣不帶走一片云彩。然而,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那個羨慕嫉妒恨呀不斷翻攪著讓我簡直抓狂。
老王其實并不老,年方36歲,上市公司品牌總監,有車有房,名副其實的中產階級。年富力強的他正處于事業的巔峰時期,是炙手可熱的業界精英。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去年8月份,老王突然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辭職。
后來我一打聽,才知道老王這類人就叫做“稍息族”。他們年富力強卻“游手好閑”,他們事業有成卻無心打理,他們離開辦公室回到家中。他們拋開工作開始尋找自我,他們從急馳的軌道上從容走開,他們手里擎著一面旗幟,上面書寫著兩個大字:稍息。
據說,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他突然領悟到:人生不也正是一列飛速行駛的火車嗎?我們總把自己當成乘客而在不斷趕路中忘記了出路。又在不斷的失望中追求偶爾的滿足?為什么我們就不能把自己當作是駕馭這列火車的司機呢?只要我們成為了這列火車的主宰,我們便有權力踩一下剎車。我們便有隨時停下來審視道路和重新選擇方向的自由。
在面壁三天三夜之后,老王如醍醐灌頂、大徹大悟。他絲毫不顧老板軟硬兼施、苦苦挽留,以一騎絕塵的姿勢邁出了氣派的辦公樓。他迎著燦爛的陽光,深呼吸一口氣,大叫道:“解放啦!”
老王的妻子本是全職太太,得知老王正值壯年就“稍息”后臉色變得鐵青。老王卻不慌不忙,他不知從哪兒搬來一本手冊,上面羅列了一大串英年早逝的企業家和明星。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贏得了世界,卻輸掉了生命。他們印證了那句歌詞:像一個太忙太累太傻的陀螺,轉個不休、只放不收、停不了手。于是,當他們想好好停下來的時候,生命也已經戛然而止。
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例著實把老王妻子嚇了一跳,就在她被唬得一怔一愣之時,老王趁熱打鐵又跟她玩起了猜謎:“你知道嗎?古時候有一種鳥,它落在南方的土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飛翔,也不鳴叫。沉默無聲,這只鳥叫什么名呢?”老王妻子正欲開口,8歲的兒子撲騰撲騰跑過來搶答道:“爸爸我知道。它叫候鳥!”這一下把老王夫妻兩個逗得全都捧腹大笑。
老王最后一本正經地告訴妻子。他的榜樣正是那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楚莊王。因為人生是自己的。可以有多種形式的選擇。如果覺得必要,中間歇下來也未必不可以。況且。稍息只是一個驛站,稍事休息之后還會重整旗鼓。
獲得妻子理解后,老王決定去云南旅游一趟尋找靈感。他記起初中時學過的那篇課文叫《驛路梨花》,聯想到人生總有不少這樣的驛站,可是否我們的驛站也能遇到梨花呢?我聽完后揶揄道:“你這個季節去。梨花是肯定碰不到啦,不過雪花遍地都是!”
老王對我嗤之以鼻,擺了一個“詩仙”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的姿勢,口中吟道:驛路雪花處處開,稍息之后迎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