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穎 ,關玲敏 ,李學龍 ,閻雪矯 ,肖偉
(1.遼寧省農業科學院微生物工程中心,沈陽,110161;2.遼寧鐵嶺市鐵嶺衛生職業學院;3.哈爾濱工業大學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4.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環境工程學院)
在大田生產中常常會發現在局部性或者較為廣泛性的病害發生時,一些作物的感病品種仍然能表現出一定的抗性,這種抗性為作物的表觀抗性。作物表觀抗性的表現形式一般有2種,即病害逃避與病害耐受。在實際生產中可以通過一定的栽培措施來實現病害逃避,提高作物的病害耐受,使作物表現出表觀抗性。在作物的育苗階段進行煉苗就是很好的措施。煉苗一般指在育苗階段,采取放風、降溫、適當控制肥水蹲苗的措施對幼苗強行鍛煉的過程,使植物硬化(老辣),從而使其定植后能夠迅速適應露地不良環境條件,縮短緩苗時間,增強幼苗對低溫、大風等的抵抗能力。在生產中我們常常利用但卻沒有意識到的另一種措施就是通過加強光照強度與(或者)增加光照時間的處理方式對作物進行煉苗,使幼苗硬化,即育苗過程中,在天氣較好時撤除覆蓋的草簾和(或者)揭膜曬苗和(或者)通過照明補光的方式來進行煉苗,使幼苗硬化。
本試驗對 “加強光照使作物幼苗更早硬化,從而表現表觀抗性”進行簡單的說明。試驗以盆栽的形式進行,以較少發生病害且容易種植的花生為研究對象。試驗分2組:第一組將盆栽的花生放置在實驗室的陰面(下午有較短時間的陽光照射),另一組將盆栽的花生放置在實驗室的陽面(有較為充足的光照)。試驗步驟為:將能引起花生莖腐的真菌接種到盆栽土壤中,并進行保濕培養7 d,使其在盆栽土壤中充分繁殖;統一將花生播種到帶菌的盆栽土壤中,花生發芽后分別將盆栽的花生放置在實驗室的陰面與陽面;視土壤的干濕程度進行澆水,盡量保證兩組盆栽的土壤濕度一致;觀察花生幼苗被侵染的情況,并記錄。
近2個月的試驗發現,放置在陰面的花生幼苗極易被莖腐真菌侵染(圖1,2),侵染后幼苗的死亡率為100%。試驗還發現將剛剛被侵染的幼苗放置到向陽面,侵染不能被終止,仍然會導致死苗;但放置在陽面的花生幼苗未發生被莖腐真菌侵染的現象(圖3),試驗發現雖然陽面的花生幼苗沒有發生莖腐真菌的侵染現象,但土壤中存在大量的能引起花生莖腐的真菌(圖4)。放置在陰面的花生幼苗嫩綠、較弱;放置在陽面的花生幼苗濃綠,莖稈硬實(老辣)。由此可見,由于陽面盆栽花生幼苗更早硬化,故其逃避了真菌病害的侵染。
在作物的栽培過程中通過一定的栽培措施實現作物的表觀抗性是可行的。農業實際生產中對幼苗進行煉苗就是一種有效的措施。在栽培過程中增加光照(天氣較好時撤除覆蓋的草簾或者揭膜曬苗)等方式來進行煉苗,促進幼苗的更早硬化,可以使作物不被一些真菌病害侵染。
在實際生產中,生產一線的農業工作者應該對作物的表觀抗性有所認識,并給予重視。植物逃避病害還有更多的方式,比如:選取無病害的種子(種苗);選擇合適的土壤或者改變作物的土壤條件,使之不利于某一病害的發生;作物的間作等等,這些都能使作物對一些病害進行逃避,使作物表現出良好的表觀抗性。加深對作物表觀抗性的認識,有利于更好地開展農業生產,避免或者減輕某些作物病害,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從而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

圖1 放置在陰面的盆栽花生

圖2 放置在陰面的盆栽花生被侵染的莖部

圖3 放置在陽面的盆栽花生

圖4 陽面盆栽土壤中致病真菌的檢出(104稀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