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森 ,馮愛麗 ,劉悅上 ,馬金芝 ,孟凡山
(1.山東濱州市農業局,256603;2.山東鄒平縣西董鎮政府)
近幾年,濱州市積極調整種植業結構,大力推廣高產高效優質農業生產,蔬菜生產已成為當地一大支柱產業。博興的番茄、草莓、蘆筍,濱城的甜椒、西蘭花、菠菜、生菜,惠民的黃瓜、洋蔥、大蒜,鄒平的油麥菜、莧菜、苦苣等在國內外蔬菜市場上均占有一席之地。但盲目施肥、亂用農藥、不科學的生產方式帶來的耕地污染、產品污染等問題卻日益突出。為保障蔬菜產品安全,提高蔬菜競爭力,對濱州市蔬菜施肥狀況進行了調查分析,并提出蔬菜地合理利用建議,以期為指導蔬菜標準化生產提供依據,對提高菜農生產水平,增加農民經濟效益起到積極作用。
對302個農戶進行調查,結果表明,667 m2年平均施用有機肥4 155.9 kg,包括雞鴨糞、人畜糞及其他有機肥,其中雞糞用量最大,平均施用3 382.9 kg,占有機肥總量的81.4%;其次為人畜糞。平均667 m2施 用 化 肥 301.3 kg,折 合 純 N、P2O5、K2O 分 別 為48.9,48.4,38.9 kg,N∶P2O5∶K2O 為 1∶0.99∶0.80(表 1)。在各類化肥中,用量最大的為復合(混)肥,為226.8 kg,占化肥施用總量的75.3%;其次是磷酸二銨,用量為27.3 kg,占9.1%;再次為尿素,過磷酸鈣和硫酸鉀用量較少。
①露地蔬菜 露地蔬菜在3種栽培類型中肥料投入量最少,對149戶調查統計,667 m2年平均施用有機肥為2 822.4 kg,其中雞鴨糞投入量最大,占有機肥總量的82.0%;其次為人畜糞,占17.3%。化肥實物量為175.2 kg,折合純N、P2O5、K2O分別為31.6,26.6,23.5 kg,N∶P2O5∶K2O 為 1∶0.84∶0.74。 從化肥施用量看,復合(混)肥用量居第一位,占化肥投入總量的82.4%;其他品種如尿素、磷酸二銨含量分別占10.0%、5.8%,投入量較少。

表1 不同栽培類型蔬菜地每年肥料用量 kg/667 m2
②塑料大棚 塑料大棚肥料投入量在3個栽培類型中居中。對85戶調查統計,667 m2年施用有機肥3 927.5 kg,仍以雞鴨糞為主,占有機肥用量的90.0%。平均化肥投入 209.6 kg,折合純 N、P2O5、K2O分別為 37.4,33.4,25.9 kg,N∶P2O5∶K2O 為 1∶0.9∶0.7。化肥品種中以復合(混)肥為主,占72.7%,其次為磷酸二銨和尿素,分別占化肥施用總量的11.6%、10.3%。

表2 不同種植制度下每年施肥量 kg/667 m2
③日光溫室 日光溫室肥料投入量在3個栽培類型中最大。對68戶調查統計,667 m2年平均施用有機肥7 363.5 kg,其中以雞鴨糞為主,占94.0%。平均667 m2年化肥實物量692.4 kg,折合純N 101.2 kg、P2O5115.1 kg、K2O 89.1 kg,N∶P2O5∶K2O為1∶1.14∶0.88。 化肥品種以復合 (混)肥為主,占72.2%,其次為磷酸二銨和過磷酸鈣,分別占總量的9.9%、8.4%,各種品種的化肥投入量均超過其他栽培類型。日光溫室明顯區別于其他類型的是水沖肥用量明顯增加。
從3種栽培類型蔬菜地肥料投入情況來看,露地蔬菜、塑料大棚、日光溫室投入量逐漸增多,化肥用量偏大和N、P、K比例不協調,主要是磷素用量過大,氮素和鉀素用量偏小。
①露地蔬菜 a.一年一作型。調查85戶,平均每667 m2年施用有機肥3 336 kg,主要肥料類型為雞糞,其次為人畜糞,分別占有機肥施用總量的81.7%和16.9%。每年667 m2平均施用化肥實物量177.8 kg,折純N、P2O5、K2O 分 別 為 30.9,28.3,25.1 kg,N∶P2O5∶K2O 為 1∶0.9∶0.8,以復合(混)肥為最主,其他品種較少。
b.一年二作型。調查62戶,667 m2年平均施用有機肥2 245.5 kg,其中雞糞、人畜糞分別占71.4%和17.9%,鴨糞施用量225.8 kg,占 10.1%,施用量是一年一作中鴨糞施用量的近10倍。667 m2年平均施用化肥實物量327.8 kg,折合純 N 30.4 kg、P2O524.4 kg、K2O 21.1 kg,N∶P2O5∶K2O 為 1∶0.8∶0.7,所用化肥主要是尿素和復合(混)肥,磷酸二銨、K2SO4施用量較少。由于一年三熟的調查戶數為2戶,沒有代表性,故在此不作分析。
②日光溫室 a.一年一作型。調查26戶,年平均每667 m2施用有機肥8 086.5 kg,其中以雞糞為主,人畜糞、鴨糞次之,三者分別占有機肥施用總量的83.6%、8.8%、6.6%。其有機肥施用量在所調查的6種種植制度中用量最大。年化肥施用量590.5 kg,折合純 N、P2O5、K2O 分別為 83.3,111.4,67.8 kg,N∶P2O5∶K2O 為 1∶1.3∶0.8。 所用化肥品種中復合(混)肥用量最大,其次為過磷酸鈣和磷酸二銨,磷肥用量明顯增大。
b.一年二作型。調查40戶,667 m2年平均施用有機肥7848.1 kg,以雞糞為主,用量為6 859.8 kg,其次為鴨糞。在6種種植制度中,667 m2化肥用量782.0 kg,居6種種植制度的第一位,其中以復合(混)肥為主,占總化肥量的77.3%,其次為磷酸二銨,沖施肥的用量居6種種植制度的首位,為35.75 kg,微肥、葉面肥施用也較其他類型的多。
③塑料大棚 a.一年一作型。調查22戶,667 m2年平均施用有機肥3 956.8 kg,化肥225.9 kg,在6種種植制度中居中下水平。化肥折純N、P2O5、K2O分別為 41.0,37.7,29.0 kg,N∶P2O5∶K2O 為 1∶0.9∶0.7。 有機肥仍以雞糞為主,化肥以復合(混)肥為主,其他用量均較小。
b.一年二作型。調查61戶,667 m2年平均施用有機肥為4 078.7 kg,化肥為211.4 kg,屬低水平。化肥折合純 N、P2O5、K2O 分別為 37.3,33.9,23.9 kg,N∶P2O5∶K2O 為 1∶0.9∶0.64。 化肥投入品種中,以復合(混)肥為主,其次為磷酸二銨和尿素。
近年來,配方施肥技術不斷推廣,增強了人們對肥料的認識,提高了肥料的合理施用水平,增加了農產品產量。但隨著化肥的高投入,肥料施用中常出現以下問題。
據68個日光溫室栽培農戶調查,年化肥施用量折合純 N 101.2 kg,P2O5115.1 kg,K2O 89.1 kg,N∶P2O5∶K2O 為 1∶1.14∶0.88。 從化肥施用比例看,作物需要量較小的磷素施用量遠大于需要量大的氮素和鉀素,肥料品種上選擇不合理。導致磷素施用量過大的原因主要是農民大量施用磷酸二銨和氮∶磷∶鉀為15∶15∶15的三元復合肥,從調查結果看,磷酸二銨施用量占化肥總用量的9.9%。
據調查,菜地667 m2年均施有機肥4 155.9 kg,品種有雞糞、人畜糞、大豆和餅肥,其中雞、鴨糞用量最大,平均施用3 696.6 kg,占有機肥總量的89%。667 m2年平均施用化肥301.3 kg,折純N 48.9 kg,P2O548.4 kg,K2O 38.9 kg,N∶P2O5∶K2O 為 1∶1∶0.8。 糧田667 m2年平均施用有機肥652 kg,品種主要是人畜糞,667 m2年平均施用化肥101.2 kg,折純N 24 kg,P2O515.6 kg,K2O 11.8 kg,N∶P2O5∶K2O 為 1:0.65:0.49,蔬菜地化肥施用量是糧田的3倍。蔬菜地經濟效益高,導致施肥量大,土壤養分含量高。
主要表現為,有機肥腐熟不徹底,時常發生燒苗現象;連續多次大量沖施化肥,常造成作物肥害和土壤板結;為減少勞動強度,地表撒施化肥,降低了肥料利用率。
化肥雖然對農業生產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施用不當,特別是片面追求高產量,化肥的投入量大增,給耕地的理化性狀、生態環境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施肥量過大,特別是磷肥或微肥用量大后,勢必增加土壤中重金屬的含量。因為磷肥和部分微量元素肥中含有重金屬。若施用量適宜,則重金屬不會在土壤中過度積累,也不會造成為害。另外,過量施用肥料,特別是氮肥,會造成地下水硝態氮的積累,不但影響水質,而且污染環境。
肥料用量少,比例不協調,產量上不去,經濟效益低;肥料用量過大,超過了最大施肥量,而且盲目偏施,則肥料的利用率降低,產量下降,投入增大,也影響經濟效益的提高。
氮肥用量過大,施肥時間不適宜,造成植株中硝態氮過度積累,食用后對人體健康不利。施肥不合理,各種養分不平衡,產品的外觀和顏色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內在的風味和口感變差。
施肥不當會造成土壤養分比例失衡,影響土壤肥力的綜合性提高。過量施肥,會使土壤發生鹽分積累,土壤酸化,不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造成土壤板結、通透性差,有的甚至發生土壤次生鹽堿化,土壤遭到破壞,使土壤的可持續生產能力降低。
通過本次農戶施肥狀況調查以及對其有關數據的處理和分析,針對當前蔬菜地施肥基本情況以及施肥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搞好綠色蔬菜生產及無公害蔬菜生產,特對蔬菜地的合理利用提出幾點建議。
現在蔬菜生產已成為農業的一大支柱產業。而近幾年,蔬菜的栽培效益正處于下滑階段,主要原因是蔬菜品種老化,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因此,今后蔬菜生產的發展思路應是:穩定現有面積,開發潛力資源,提高質量,為蔬菜的加工奠定基礎;擴大出口,增加創匯,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謀發展。目前工作的重心應是調整種植業結構,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增加名、特、稀、優品種的引進和種植試點,執行標準化生產操作規程,確保產品達到綠色食品標準,并開發有機蔬菜的生產。
結合3種栽培類型的特點,露地蔬菜產量低、效益差、品質差,面積可適當減少;日光溫室蔬菜產量高,效益好,但成本高,菜農可根據自身條件適當種植;塑料大棚成本低,產量、效益可觀,并能充分利用光熱資源,應適當擴大。可將露地蔬菜、日光溫室、塑料大棚三者的面積比例由當前的1∶0.15∶0.26調整到 1∶0.5∶1.2。
調查結果表明,由于過量施用化肥且化肥品種單一,已有部分菜地pH值降到6.5以下,最低的已達5.09,接近酸化。應施用生理堿性肥料進行改良或客土深翻。土壤全鹽量最高的地塊鹽分含量已達3.0 g/kg,超過鹽堿地的界限值2.0 g/kg,部分土壤出現輕度鹽漬化現象,這將不利于蔬菜生產,應增加有機肥用量,減少化肥用量,適當增加灌水量,以遏制鹽漬化進程。
根據 30種蔬菜1 000 kg產量吸收N∶P2O5∶K2O為1∶0.34∶1.23的情況來衡量,當前蔬菜生產施肥比例 N∶P2O5∶K2O 為 1∶0.99∶0.80,磷多而鉀少。在一般地力條件下,每667 m2合理施肥量為有機肥3 000~4 000 kg,純氮 30~40 kg,P2O515~20 kg,K2O 25~35 kg,ZnSO41.5 kg,硼砂1~2 kg。3種栽培類型中均以雞鴨糞為主,由于其碳氮比較小,養分供應快,不利于土壤有機質的積累,故應搞好積肥造肥,增施優質農家肥,并實施秸稈還田,增加作物秸稈的施用量,使有機質含量穩步提高。
全市目前蔬菜地生產的現狀大多是分散經營模式,產品質量得不到有效保證。由于經營管理體制不同,產品質量有優有劣。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是建設適度規模的生產基地,建立集約化經營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以出口企業為龍頭,實行標準化生產,完善統一供種、統一防治病蟲害、統一供應藥物、統一收獲、統一加工的“五統一”,以確保產品無公害或達到綠色產品標準。
實行標準化生產,一是制定和完善各種作物生產的質量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程,使農民在生產過程中有標準衡量,操作過程有據可依。二是加大宣傳培訓力度,使廣大農民了解標準,自覺執行標準。三是積極推行市場準入制,實行優質優價,鼓勵農民自覺生產優質產品。四是完善監測機構,隨時對農資、農產品進行抽樣監測,淘汰不合格的產品,達到凈化農資市場、農產品市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