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霞,何 鑒,高東梅
(1.長安大學 電控學院,西安 710064;2.奈曼旗東明學區中心校,通遼 028322)
本設計以ATC89C54單片機為核心,構成單片機控制電路,結合DS1302時鐘芯片和DS18B20溫度傳感器,顯示陽歷的年、月、日、星期、時、分、秒、二十四節氣和陰歷的年、月、日,還有溫度。同時完成對它們的自動調整和掉電保護,全部信息用液晶顯示出來。輸入接口由四個按鍵來實現,用這四個按鍵可以對日期和時間進行調整,播放音樂的控制,并可以對鬧鈴的開關和鬧鈴的時間進行設置。鬧鈴和播放音樂功能通過揚聲器來實現。軟件控制程序實現所有的功能。整機電路使用+5V穩壓電源。

圖1 系統整體框圖
如圖1所示系統由主控模塊、時鐘模塊、溫度模塊、鍵盤接口模塊、顯示模塊和鬧鈴模塊共6個模塊組成。
主控芯片使用STC公司的單片機STC89C54。復位電路采用上電復位電路,時鐘電路采用內部振蕩方式。
時鐘芯片使用美國DALLAS公司推出的一種高性能、低功耗、帶RAM的實時時鐘芯片DS1302。包括實時時鐘/日歷和31字節的靜態RAM。時鐘的運行可以采用24h或帶AM(上午)/PM(下午)的12h格式。DS1302可在很小電流的后備(2.5~5.5V電源,在2.5V時耗電小于300nA)下繼續計時,其軟硬件設計簡單,應用于長時間連續顯示的系統中很合適。
室內溫度采集采用美國DALLAS半導體公司最新推出的改進型智能溫度傳感器DS18B20這種溫度傳感器有別傳統的溫度傳感器。它自帶A/D轉換,直接輸出數字量。
鍵盤輸入系統由P1.4-P1.7口和4個微動開關組成,開關的另一端連接地線。當無鍵按下時P1.4-P1.7口輸入為高電平,有鍵按下時P1口所對應I/O口會被拉低,P1.4-P1.7中有低電平輸入。分別對應時間、日期調整,退出、播放音樂和鬧鈴開關鍵的功能。
由于設計的信息顯示量較大,故選用MS12864R漢字圖形點陣液晶作為顯示模塊,內置8192個中文漢字(16X16點陣)、128個字符(8X16點陣)及64X256點陣顯示RAM(GDRAM)。可使設計更加具有人性化的操作和美觀的頁面效果。
鬧鈴模塊由一揚聲器和1個PNPS8550三極管組成,三級管連接在單片機的P3.7口上。主要硬件明細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硬件明細
系統整機工作由單片機控制,故軟件分為系統初始化部分和主體循環部分2個部分。
系統初始化部分主要是對系統的按鍵值、時鐘芯片、液晶顯示器進行設置,時間由時鐘芯片取得后將值送入主控芯,通過液晶顯示器MS12864來顯示,時間、日期的修改通過按鍵來控制的。所以要對按鍵、時鐘芯片、液晶顯示器進行初始化。而其他模塊的初始化在各模塊函數中初始化。
在系統初始化部分結束后進入主體循環部分。它分又分為外循環部分和內循環部分。在外循環是對當時時間、日期,鬧鈴和播放音樂的設置,如果沒有設置完成就一直處于外循環。當設置完后就進入主體循環,系統將一直處于主體循環中。在內循環中可實時采集溫度、時間、日期和其對應的二十四節氣的數據,并將日期轉換成農歷月、日和其對應的生肖年。具體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主程序流程圖

圖3 系統的硬件電路圖
利用Proteus的ISIS實現該系統的硬件電路圖如圖4所示。 Proteus的ARES設計該系統的PCB;Proteus和Keil聯合仿真調試。

圖4 Keil編譯圖

圖5 插上單片機芯片的電路板正面
本程序是完全編譯通過,且沒有1個警告,最后生成hex文件。如圖4所示。
實物的應用主要在于電路板上5個按鍵的控制和LCD顯示器的顯示。圖5顯示了實物的焊接情況和器件的大概布局。
MS12864字符型液晶主界面顯示功能如圖6所示。LCD液晶顯示器的第一行顯示公歷的年月日和生肖;第二行顯示農歷和星期;第三行顯示時間(時分秒)和溫度;顯示節日和時辰信息交替間隔1秒顯示。

圖6 主界面
系統能自動對室內的溫度進行實時檢測,溫度的顯示范圍是在-55℃~99℃,其精度為0.1℃。
本設計功能設計齊全。可顯示時間、公歷和農歷的日期、星期、溫度、生肖、二十四節氣、公歷節日和播放音樂及鬧鈴等功能,配以LCD顯示模塊作為輸出單元,具有讀取方便、顯示直觀、功能多樣、成本低廉等諸多優點,符合電子儀器儀表的發展趨勢,設計的后繼發展應該針對不同需要,擴展數據內容、增加表現方式。
[1] 劉坤.51單片機C語言應用開發技術大全[M].北京: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8.
[2] 虞鋼, 周孟然, 周旋, 等.基于C8051F單片機的智能聲光通訊器設計[J].煤礦機械, 2010, 31(11): 221-223.
[3] 倪濤.基于單片機的礦井瓦斯檢測報警系統[J].煤礦機械.2010, 31(12): 201-204.
[4] BATshi, WANG Yan-feng, HUANGmin, ect.Trend of LCD Touch Sensor Technology[J].液晶與顯示.2010,25(4): 572-575.
[5] Yang.Y., Yi.J., Woo, Y.Y., and Kim.B.: ‘Optimum design for linearityand efficiency of microwave Doherty amplif i er using a new loadmatching technique’, Microw.J.,2001, 44,(12): 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