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劍XU Hui-jian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信息技術系,杭州 310018)
隨著我國對物聯網產業關注和支持力度的顯著提高,物聯網已經把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物聯網用途遍及智能交通、物流管理、環境保護、公共安全、智能家居等多個領域。在物流管理方面,智能倉儲系統可以大大減少勞動力,提高作業速度和保管的效率,降低物流的費用,通過與供應鏈管理系統的有效結合,借助信息化技術將供應商、制造商、客戶緊密聯合恰來,有效的降低庫存風險。本文通過建立物聯網RFID技術結合無線網絡技術的智能倉儲系統,與企業ERP系統有效的結合,記錄并跟蹤產品在企業內部物流中的各個環節的情況,幫助企業的物流管理人員對庫存產品的入庫、出庫、移動、盤點、揀貨等操作進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 實現產品批次控制,快速出入庫和動態盤點,有效的利用倉庫存儲空間,提高倉庫的倉儲能力。對倉庫流程和倉儲空間的科學管理,最終將提高企業物流管理的質量和效率,降低企業庫存成本,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物聯網的理念在1999年提出的后,在世界范圍內引起越來越高的關注。一般認為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在計算機互聯網的基礎上,通過射頻識別(RFID)技術、傳感網絡技術等一些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連接,從而從而實現貨物的智能化識別和管理,在這個網絡中,增強了人與物、物與物的聯系。射頻識別(RFID)技術是屬于物聯網信息感知層中非常重要的技術。通過RFID系統,可以在無需人員的干預下,通過現有的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中間件技術等實現物品的自動識別和信息的互聯與共享。
倉儲管理和精確定位在整個管理流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為了保證及時準確的進貨、庫存控制和發貨,以及準確的跟蹤。平臺提供了互聯網、無線網等多種通信借口,便于客戶隨時隨地了解相關服務信息。同時與企業ERP系統的結合,記錄并跟蹤產品在企業內部物流中的各個環節的情況。基于物聯網RFID技術的智能倉儲系統網絡結構設計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了數據庫服務器、應用服務器、網絡服務器和WAP服務器四個部分。數據庫服務器主要保存了所有的倉庫數據,包括了庫存產品的入庫、出庫、移動、盤點、揀貨的相關的數據;應用服務器主要通過與RFID讀寫器從而自動識別物品和收集相關的數據信息的管理;網絡服務器主要是對監控終端進行實時監控各種操縱管理和打印機打印各種相關數據的管理等;WAP服務器主要對相關無線網絡操作的管理和應用。
根據智能倉儲系統的具體業務需求和特點,本系統采用了C/S和B/S相混合的三層體系架構。系統總體技術架構分為:技術支持層、數據層和信息交互層三部分。架構以Windows XP為前臺操作平臺,技術支持層主要包括了RFID、JSP、GPS和防火墻、網關等;數據層主要以SQLServer 2005數據庫和Analysis Service數據倉庫為后臺服務平臺。在整個系統的硬件基礎建立在全球定位系統GPS、全球移動通信GSM和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之上。有效的將這些高科技技術融合,實現智能倉儲的管理。其中RFID用于非接觸識別貨物信息。貨物信息就能自動被識別,通過無線網絡傳遞給后臺系統,完成貨物入庫、出庫和盤點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倉庫吞吐量。同時,系統考慮了可擴展性,有效的與ERP、CRM等系統進行集成,如圖2所示為系統總體技術架構。


圖2 系統總體技術架構
基于RFID自動識別技術結合無線網絡技術的現代化智能倉儲管理系統有效的提高了企業物流管理的質量和效率,降低企業庫存成本,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系統的系統功能模塊具體如圖3所示。基礎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客戶管理、機構管?
理、人員管理和商品信息管理等;系統管理主要包括權限管理、參數設置等;庫存管理主要包括入庫通知單臺賬、送貨憑證臺賬、入庫單臺賬、裝卸單臺賬、入庫差異臺賬等;出庫業務管理主要包括出庫通知單臺賬,出庫單臺賬,集貨表臺賬,出庫差異臺賬等;移庫管理;庫存盤點管理;庫存分析管理。主要包括庫存周轉率分析和滯留商品報警等;接口管理,倉儲管理系統與ERP系統的集成。

圖3 系統的功能模塊
基于RFID自動識別技術結合無線網絡技術的現代化智能倉儲管理系統的數據表設計是系統設計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內容相對比較復雜,本文選取部分作為分析說明。具體數據庫表ER圖如圖4所示。如:產品信息管理中PROD-INFO表包括產品編碼、產品名稱、產品系列號、產品簡稱、規格型號、產品類別、貨號、產品說明、產品成本價和產品售價等信息。人員信息管理中PERSONINFO表中包括人員編碼、人員姓名、崗位、口令、人員級別和所屬部門等信息。

圖4 系統數據庫ER圖
倉儲系統的發展關系到了整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高低,智能倉儲系統因節約物流費用、降低勞動力成本、提高作業準確度和保管效率等優勢而得到了人們廣泛重視。它是供應鏈管理、物流和生產制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倉儲系統不僅具有集成自動化的無人參與功能,還有一定的決策的能力,只有充分利用計算機優勢,不斷結合人工智能、優化算法等技術,提高系統決策能力。充分實現倉儲的信息化、自動化甚至智能化,節省人力資源和作業操作能耗,提高倉儲系統的整體性能。
[1] Alfaro,J G,Barbeau,M,Kranakis E.Security threats on EPC based RFID systems[C]//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New Generations.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Privacy track,IEEE Computer Society,2008.
[2] Kaminsky,D.Explorations in Namespace:White-hat Hacking across the Domain Name System.Commun[J].ACM,2006,49(6):62-69.
[3] 張帆,孫璇,馬建峰,等.供應鏈環境下通用可組合安全的RFID通訊協議[J].計算機學報,2008(10):1754-1767.
[4] 文漢元,金升藻.基于RFID技術的動物識別與跟蹤管理系統研究[J].計算機應用技術,2006,(3).
[5] 康東,石喜勤,李勇鵬,等.射頻識別(RFID)核心技術與典型應用開發案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