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昌 汪洋 張偉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430064)
常見的漏電保護器,為電流動作型觸/漏電保護器[1],又稱差分電流動作保護器或接地故障保護器等,主要用于交流電網的漏電保護,如圖1所示,為單相電源的漏電保護原理圖。

圖1 差分電流漏電保護
圖1中L、N分別對應單相電源的火線和零線,同時穿過磁環,E為磁環線圈上產生的感應電動勢,ZX為火線漏電阻。由圖1可知,當火線對地漏電時,漏電流通過大地回流到電源端,而不經過穿心磁環,這樣流經磁環的電流代數和不為零[2],磁環線圈上就產生感應電動勢 E,由 E可測量出線路的漏流,進而計算出線路的對地漏電阻ZX,該方法易于實現,測量速度快,但有一個缺陷,電源線路中必須有一端接地。如果 L、N都不接地,就無法形成有效的漏流回路,進而無法測量電源的漏電流。因此,浮空制的不接地系統不能用上述方法測量漏電流。
實際應用中,電廠、變電站等的直流系統為控制、保護等裝置提供電源,直流系統為浮空制的不接地系統。無法滿足圖1所示電路須具備的條件。為此,本文提出中性點接地漏電檢測法,對直流電源系統的進行漏電檢測和保護。
如圖2所示為中性點接地漏電檢測電路,U1為輸入直流電壓源,R1、R2為平衡電阻,R3為接地電阻,ZX為對地漏電阻,通過 ZX的電流即為干線的漏電流IX。

圖2 中性點接地漏電檢測電路
根據戴維南定理可以得以下方程式:

解上述方程組可得漏電流Ix:

為簡化計算,工程實際使用中,令R1=R2=R,可得:

上式中的IX,正值為正極對地漏電值,負值為負極對地漏電值。
通過公式4,結合圖2可知:

合理的配置公式(4)的分母,即檢測電阻R、R3,可以限制系統的最大漏電流,避免系統漏電造成的危害。結合公式(4)和公式(5),可得系統最大的漏電值Ix_MAX:

DC600V直流電源作為對列車車廂整備以及檢修作業時使用的供電系統,廣泛應用于鐵路系統中。在對使用該型電源的列車廂檢修時,由于檢修現場工況復雜,線路長(每組列車由 16至20節列車車廂組成,且每節車廂都有對地最小漏電要求),檢修的列車車廂漏電情況時有發生,因此要求DC600V直流電源具備漏電保護功能,避免在檢修過程中因漏電造成的設備損壞,保證檢修作業人員的安全,提高檢修作業的安全性。
在列車車廂檢修用的 DC600 V直流電源中采用中性點接地漏電檢測法,測量負載回路的漏電,并提供漏電超標保護,電路如圖3所示,直流電源采用傳統的隔離變壓器加全橋整流濾波電路[3],漏電檢測電路與DC600V直流回路通過隔離開關K1連接。

圖3 直流電源漏電檢測電路
系統漏電回路工作過程:由主控制器PLC控制K1閉合后、再將DC600V直流電源主回路通電;傳感器U1、U2把強電信號轉化成弱電模擬信號,模數轉換器AD1、AD2把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 PLC根據公式(7)計算得出漏電值,并在顯示器 F940GOT上顯示;當漏電值大于設定值時,PLC控制DC600V直流電源主回路斷電、控制 K1斷開;顯示器報警,并顯示最大漏電值及漏電支路。
在直流電能的應用中,發生觸電事故,導致人體心室顫動[1]概率為 5%的直流電流約為 300 mA(或可稱為直流擺脫電流閥值),所以系統設計最大漏電值小于300 mA,根據公式(6)可得:

實際選型,取R(即R1、R2)為600 Ω,R3為 750 Ω。把上述值代入公式(4)可得系統的漏電計算公式:

上述產品在現場應用時,進行漏電試驗,分別從正極(DC600+)、負極(DC600-)接定值變阻器到大地,測量不同的接地電阻下,系統測量到的漏電值如圖4所示。
在本案例的工程應用中,每節火車車廂允許最大漏電值為7 mA[4],一列正常20節編組的列車,最大漏電值為140 mA,因此系統設定的漏電流保護值為140 mA,換算成接地電阻為950 Ω。當供電回路接地電阻小于等于該值時,系統自動切斷主回路供電電源,并在顯示屏中醒目位置顯示“漏電保護”字樣,該系統采樣、計算、判斷周期為50 ms,滿足了現場使用中對直流供電回路漏電檢測和保護的需求。

圖4 DC600V電源漏電分布
中性點接地漏電檢測電路,能夠準確及時的檢測供電系統的漏電情況,滿足工程使用的要求,并根據其要求,限制系統的最大漏電值,避免由于漏電造成的重大損失。
在實際使用中,中性點接地漏電檢測電路需注意下列事項:
(1)通電前,須確保直流干線對地絕緣良好,可以用絕緣測試裝置或兆歐表測量;
(2)直流電源必須是浮空制的不接地系統,且允許高阻接地;
(3)R1與R2阻值差決定了系統測量的精度,差值較大時,可以通過計算中軟件補償來提高精度;
(4)漏電敏感系統中,注意系統檢測、計算造成的延遲。
[1]劉哲, 周國慶等編著. 觸/漏電保護器[M].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8.1.
[2]方昌林, 徐剛編著. 電氣測量儀器[M].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6.4.
[3]黃俊, 王兆安編. 電力電子變流技術[M].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4.3
[4]TB/T3063-2002. 旅客列車DC600V供電系統技術條件[S]. 四方車輛研究所, 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