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22日,由國際園藝學會與農業部、北京市政府、中國工程院、中國園藝學會共同主辦的第七屆世界草莓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陳至立,全國政協副主席羅富和,國際園藝學會主席安東尼奧·蒙泰羅等出席大會開幕式。
第七屆世界草莓大會以“健康、發展、共享”為主題。本次大會是首次在亞洲國家舉辦,也是首次采取學術會議與會展博覽相結合的模式,在學術研討交流的基礎上還開展了新成果展示、產業投資洽談等活動,共吸引66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多名學術代表及200余家國內外企業參會參展,進一步豐富了會議內容,推動了草莓產業與科技、民生的融合、協調發展。大會共收到論文摘要368篇,其中國內108篇,國外260篇。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意大利、日本等國家及中國的14位專家就育種、種質資源、栽培生理與技術、育苗技術與種業、生物技術、病蟲害與重茬防治等方面在大會作特邀報告。
中國園藝學會

1月5日,王大珩科技戰略思想報告會在北京理工大學舉行。該報告會由中國光學學會牽頭,聯合中國電子學會、中國兵工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宇航學會、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等多個學術組織團體,共同組織邀請了多位院士、專家,總結闡述王大珩先生在光學與光學工程、國防、教育等各個領域的具有戰略意義的科技思想、教育思想等。該報告會得到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的大力支持。
所邀請的院士、專家層次高,長期活躍在科技、教育第一線,深入參與國家層面的科技、教育等戰略決策與發展規劃的論證、制定,有的至今還直接承擔著國家重大前沿課題研究與指導培養高層次人才的任務,他們又都長期在王老身邊工作過,對王老深邃、敏銳的科技戰略思想的領會具有特有的深度與寬度。
報告會十分精彩,內容豐富、素材眾多、思路清晰,從不同角度都充分反映了王老站在國家層面、為國家的高層科技與教育決策提供大量具有重要意義的寶貴思想。他們的報告分別在相關領域總結了王大珩先生的科技與教育戰略思想,因此給聽眾帶來了深深的教育。
中國光學學會
2月16日,2012年寬帶中國戰略服務信息化推進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由中國通信學會主辦,來自國家管理部門、科研院所及企業的專家、學者約200人參加了會議。
與會專家針對民眾關心的國內外寬帶發展的最新動態,我國寬帶戰略實施的途徑及對信息化水平和創新能力的影響,寬帶的定義、建設和接入,我國電信資費水平和服務體系等五大核心問題展開深入的交流與探討。
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巡視員徐建平表示,大力發展寬帶網絡產業有助于實現包容性增長目標,有利于社會公共服務均等化,消除社會不平等。寬帶產業不僅本身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其他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進司的領導在致辭中指出,寬帶中國戰略將會在整個“十二五”期間被強化,政府將通過寬帶戰略、寬帶專項資金、普遍服務基金、投融資政策等推進寬帶發展。3G網絡建設、FTTX、三網融合等將成為寬帶產業發展主要拉動力。2012年工信部將把推進實施寬帶中國戰略作為一項重點工作。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表示,寬帶中國戰略的提出對推進城市信息化建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寬帶的發展最終的目標是用得好,用得起。并對推動數字城市、智慧城市等提供有力保障。
中國通信學會
2月23日~24日,第14屆中國高速公路信息化研討會在廈門舉行。來自全國各地高速公路信息化主管、建設、運營、設計、集成等單位和部門的1200余名業界同仁參加了研討和交流。研討會由中國公路學會、福建省交通運輸廳主辦,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設總指揮部、福建省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協辦,中國公路學會所屬《中國交通信息化》雜志社承辦。
會議共開設了九個分論壇,分別為交通信息化形勢分析論壇、高速公路聯網收費新技術(ETC)論壇、信息化管理與綜合技術論壇、新技術新產品論壇、高速公路視頻監控發展論壇、高速公路計重收費論壇、高速公路運營節能論壇、高速公路綠色通道檢測論壇、高速公路機電工程規劃設計創新論壇。來自全國各地的50余位專家學者在論壇上與各參會代表進行了研討與交流。
中國公路學會

2月26日,中國地理學會與美國地理學會(AAG)在美國紐約簽署兩國地理學全面合作諒解備忘錄。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國務院參事、科技部原副部長劉燕華,中國地理學會秘書長張國友,AAG會長Audrey Kobayashi、AAG執行主任Douglas Richardson在備忘錄上簽字。AAG前會長Kenneth E. Foote,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師范大學常務副校長史培軍,中美地理合作工作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劉衛東,以及中美地理學家代表200多人參加了簽字儀式。
諒解備忘錄的主要內容,一是成立共同工作組,建立兩個組織之間的定期接觸和持續聯系機制,以解決共同關心的問題;二是相互通報科學、學術和業務等活動信息,共同參與;三是尋找機會聯合主辦專門的學術研討會、沙龍、論壇和講習班等,邀請對方代表出席代表大會/學術會議;四是努力合作,以推進共同關心的國際項目,如聯合研究,教育交流,技術轉讓和合作出版的倡議;五是開展國際合作研究基礎上的科學方案;六是互相宣傳,擴大學術團體的知名度。
雙方共同認識到,此份合作備忘錄的簽署,將有助于調動中國地理學界與美國地理學界在機構和個人兩個層面上交流與合作的積極性,為兩國地理學界開展全方位的交流與合作規劃了框架,搭建了平臺。這個合作備忘錄的簽署,不僅有利于中國學者學習美國地理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同時也助于美國地理學重新審視其發展的不足,尋找新的學科發展動力。
中國地理學會
為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加快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完善重大病蟲疫情防控政策。2月18日,中國植物保護學會于在北京組織召開了關于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專家座談會。
會議聽取了目前我國農作物病蟲害測報與防治工作總體情況,專業化統防統治存在的困難與問題以及進一步發展專業化統防統治的對策建議。經討論,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由于全球氣候變化、耕作制度改變以及國際市場融合等因素影響,國內重大病蟲害暴發頻率有所增加,一些次要病蟲害已上升為生產上的重要致災因子,境外有害生物不斷傳入,對我國糧食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構成了嚴重威脅。防病治蟲是農業生產中勞動強度最大、用工最多、技術含量最高、任務最重的環節,加之大量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勞動力出現結構性短缺,迫切需要發展專業化防治組織來解決一家一戶防病治蟲難的突出問題。目前我國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工作存在著抗風險能力、信息服務能力以及技術服務能力不足的問題。發展專業化統防統治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有效途徑,其服務的產業是農業,服務的對象是農民,服務的內容是防災減災,不僅具有很強的公益性質,而且符合現代農業發展方向,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作用巨大。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