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鵬程 龔節兵 李美海(.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中國 重慶 400037;.重慶松藻煤電公司打通一礦 中國 重慶 40447)
W2705工作面位于打通一礦W區+350水平,W2703工作面以北,W7#軌道巷以西,北部7#煤層未開采。工作面標高180m~342m,埋深486m~689m。傾斜長壁布置,設計走向長140m,傾向長1062m,仰斜式開采。
煤層為7#煤層,厚度為0.75~1.35m,平均煤厚1.05m。黑色半亮型,質純、性脆,節理較發育,含少量黃鐵礦結核,頂部含泥質較重。工作面上段靠近軌道巷段煤層較薄,最薄處僅為0.75m,工作面下段,煤層賦存穩定,煤厚1.30m左右,最厚達1.35m,M7-3煤層中部夾一層厚約0.02~0.25m的軟分層。7#煤層瓦斯含量18.63m3/t,煤層傾角6~11°。現工作面抽放量為28.61m3/min,其中穿層抽放23.93m3/min,本層抽放4.68m3/min。
安裝錨索加固,隨工作面的回采,在運輸巷架設礦用11#工字鋼支護(滯后支護規定為80m雙排,煤壁前方超前支護50m),運輸巷靠采空區一側采用人工砌筑混凝土預制石墩支護,充填厚度為1.8m的混凝土墻護巷。墻體全寬為2.2~2.3m,全高為1.2~1.5m。
砌碹石墻支模,利用人工上料、手動控制進水、機械攪拌充填,充填泵安設在W2705輔進風巷的泵站硐室內。移架、替棚清理、支模等程序全由人工操作。
巷道施工技術標準見圖1。
采用充填后的巷道形狀變化不大,局部地方頂板下沉導致錨網兜矸。另外,巷道存在底鼓和瓦斯涌入臨近工作面的問題。

圖1 W2705工作面沿空留巷斷面圖
2.1.1 底鼓原因分析
靠近充填墻體面巷道底鼓較嚴重,平均厚度0.3~1.9m,嚴重段主要表現在中部斜坡下段(平均底鼓約1.7m)。整個巷道的底鼓情況與W2705工作面回采時工業用水排放有極大關系,還同充填泵清洗水浸泡、巷道浮煤清收不徹底、頂板淋水、巷道受采動影響導致壓力集中關系密切。
2.1.2 技術改進措施
W2705運輸巷施工斷面為BYG-45×36,斷面達15.14m2。巷道跨度大,勢必造成巷道壓力大,底鼓嚴重,且不利于回采時的超前支護管理。現運輸巷斷面為BYG-35×33能滿足皮帶運輸和管道安裝,因此,建議采用BYG-35×33斷面較合適。
現巷道層位掘進時按照煤層露出底板300mm~500mm控制,煤層位置處于巷道底板以下500mm~800mm,煤厚為7mm~1100mm。為了確保巷道底鼓后減少臥底工作量,將現有煤炭露出巷道底板300mm~500mm增加到1000~1200mm。
采用綜掘機掘進提高煤炭層位距巷道底板保證在0.8m以上;充填泵的清洗水排放至采空區;充填泵處沉淀池尺寸加大為1.5×1.5m并用混凝土澆筑后鋪塑料薄膜,防治漏水;工作面順槽溜子遺留的浮煤必須及時清收。
2.2.1 瓦斯涌出隱患
W2705運輸巷采用沿空留巷工藝,該巷以后作為W2707工作面回風巷。將來開采W2707工作面時,可能會有采空區瓦斯通過現沿空留巷涌入W2707工作面,增加瓦斯治理難度。
2.2.2 預防治理措施
為防范采空區瓦斯通過現沿空留巷涌入W2707工作面,在進行沿空留巷充填時下段每間隔2.5m在墻體內預埋8寸管道一根、中下段每間隔5m在墻體內預埋Φ500mm管道一根、中上段每間隔30m在墻體內預埋6寸管道一根作平衡控制。
3.1.1 成本支出比較,沿空留巷較新掘巷道高872元/m。
3.1.2 安全效益分析,沿空留巷可增加瓦斯抽放時間和提高瓦斯抽放效果。W2705運輸巷抽放瓦斯時間已達31個月,抽放瓦斯純量125.38m3,同時可以消除掘進生產過程中放炮、掘進、運輸、頂板威脅和防突威脅等安全隱患。
3.1.3 部署接替比較,沿空留巷更有利于相鄰工作面接替生產組織;新掘巷道滿足接替生產的難度特別大。
3.2.1 采取合適的沿空留巷斷面,原BYG-45×36斷面,巷道跨度大,勢必造成巷道壓力大,且不利于回采時的超前支護管理。采用BYG-35×33斷面能滿足正常生產需要,較合適。
3.2.2 選擇合適的煤層施工層位克服底鼓對回采造成影響,將現有煤炭露出巷道底板 300mm~500mm增加到 800~1200mm。
3.2.3 在回采過程中嚴格加強支護和杜絕水源產生等措施,預防底鼓加劇。
3.2.4 在W2707下段開采時,注重關注瓦斯涌出變化,重點考察采空區瓦斯通過現沿空留巷涌入W2707工作面的情況和利用墻體內預埋6寸管道平衡控制效果評估。

表1 技術經濟比較表
沿空留巷技術在高突礦井具有瓦斯抽放效果好、安全威脅小,有利于工作面的接替生產組織等優點。可在類似礦井采煤工作面有推廣價值。
[1]龔節兵,桑鵬程,等.打通一礦W2705工作面沿空留巷技術報告[R].2011,9.
[2]季良新.淺談煤礦沿空留巷的技術及應用[J].大科技,2011,24.
[3]郭曉磊.沿空留巷支護現狀及其改進意見[J].山東煤炭科技,2011,6.
[4]常傳強,趙勝勇,等.綜采工作面上平巷沿空留巷巷幫充填技術[J].煤炭技術,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