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南岸區將在長江南岸的彈子石新建一座外形酷似“人人”兩字的大樓。
該建筑為彈子石CBD總部大樓,設計高度為280米,高樓主體以重慶的形象標志“人人重慶”為參照建設,是一座集餐飲、娛樂、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用樓。該建筑樓頂將修建兩個球狀觀景臺,游客可以在此一覽山城美景。該建筑預計將在2013年正式開工建設。
寧波配網進入“智能時代”,16.5萬戶居民將首先體驗到“智能電網”帶來的更加可靠的用電保障。
智能配網實現了信息化、自動化和互動化,以往電網發生故障,從故障發現到排除需要1小時左右,有了這個系統,故障停電發生后,系統會自動判斷故障點,報出故障分析結論,并在第一時間給出故障隔離方案和恢復方案。調控人員可以通過遠程遙控配電設備將故障點隔離,恢復非故障區域供電。電網的這種“自愈”功能,可以使得電力故障平均隔離時間從50多分鐘縮短至5分鐘。
2011年12月28日,中航動力科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總部落戶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協議簽約儀式在中航工業集團舉行。
航空發動機被譽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代表人類工程技術的最高智慧。而燃氣輪機是與航空發動機技術密切相關的最高科技產品,燃氣輪機產業是國家的戰略性產業,事關國家重點裝備產業的發展。因此,振興燃氣輪機產業是統籌國防現代化建設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中航發動機控股有限公司屬于我國最大航空裝備制造商中航工業旗下,按中航工業集團要求,整合集團內北京黎明航發公司、南方燃機公司、哈爾濱新能源公司、成發科能公司燃氣輪機相關資源,正式組建“中航動力科技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2012年1月5日江蘇省委召開“江蘇基本實現現代化指標體系”的新聞發布會。江蘇對外宣布,將于202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
據介紹,江蘇于2020年將實現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5萬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3萬元,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2.2年,其中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居民收入水平和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這三項成為指標體系中權重最高的指標。
江西省圖書館開通了江西省首家移動圖書館。也就是說,市民通過各種配置的移動終端設備,登錄省圖書館移動圖書館首頁網址(http∶//m.jxlib.gov.cn/),點擊個人中心,即可瀏覽閱讀省圖書館的3萬多本電子圖書,還可以看到該館的館藏圖書。
該移動圖書館專門提供了3萬多本e-pub電子圖書和7800多萬篇報紙全文,供手機用戶閱讀使用。同時,實現館外資源聯合檢索與文獻傳遞服務,提供24小時云圖書館文獻傳遞服務,無論是電子圖書還是期刊論文,都可以通過郵箱接受到電子全文。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一院血液科主任周晉教授領銜完成的課題《亞砷酸抗白血病靶點的新發現與給藥方法創新》榮獲2011年度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該課題系統揭示了亞砷酸抗白血病的“奧秘”,首次“鎖定”亞砷酸作用的3個細胞膜靶點,揭示了亞砷酸在治療M3型白血病中產生不良反應的癥結所在;發明了“亞砷酸持續緩慢輸注法”和“數學模型控制下的甘露醇助透法”,在提高消滅白血病細胞效率的同時,減輕了對正常細胞的損害,達到了減毒增效、擴大適應癥的目的。
課題組在臨床中先后推出“亞砷酸持續緩慢輸注法”和“甘露醇助透法”。這兩種新給藥方法經哈醫大第一醫院及國內10余家高等醫藥院校附屬醫院臨床統計資料表明,其亞砷酸所致的高白細胞血癥發生率降低了40%,繼發腦血管事件和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導致的早期死亡率下降了26.7%,長QT綜合征的發生率減少了34%。
日前,廈門市經濟發展局等有關單位聯合開通“e管通”小企業云服務平臺。
據介紹,“e管通”是一個面向全市中小企業、通過互聯網(SaaS模式)提供統一的企業管理系統軟件服務的公共服務平臺。平臺采用云計算技術鑲嵌采購管理、銷售管理、倉庫管理、生產管理、合同管理、門店管理、物流管理、客服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辦公管理11款企業管理軟件,主要幫助企業解決人流、現金流、物流、信息流、供應鏈等核心業務管理問題。平臺打破了付費購買管理軟件的傳統模式,企業用戶可免費按需申請使用,無需安裝、升級、維護,只需通過電腦、手機、上網本等上網終端,登錄平臺即可使用,且銀行級安全措施能保障數據不被丟失、不被竊取,用戶可自由下載、備份。“e管通”的推出,旨在利用云計算技術推動區域性中小企業“全覆蓋”信息化建設,幫助企業在節省人力、物力、財力的同時,還能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

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在全面完成地下工程后,地面上主樓核心筒高度已超過230米,達到50層。
上海中心大廈位于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內,設計總高度達到632米。目前,上海中心大廈正在以每7天一層的速度長高。而在地下,開挖面積2.2萬平方米、相當于3.2個足球場的地下部分已經完成,這也是上海迄今為止開挖量最大的地下室工程。
從1月20日召開的中共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全委(擴大)會議獲悉,去年以來,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區政合一”穩步推進,新區融合開局良好。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也是烏魯木齊高新區(新市區)實行“區政合一”的起步之年,面對“區政合一”新形勢、新任務,新一屆領導班子敢于擔當、大膽創新,依靠集體智慧科學決策、主動作為,按照“大穩定、小調整”和“有利于積極性充分發揮、有利于各自優勢放大、有利于區域共同發展”的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區政合一”各項工作。
河北省第五次引黃補淀工程日前圓滿結束。白洋淀水位已上升至7.52米,水域面積擴大了六成多,盡展水鄉魅力。
據介紹,滾滾的黃河水于去年12月2日第五次注入“干渴”的白洋淀,工程歷時60余天,累計進水9650萬立方米,水域面積由補水前的90平方公里擴大到150平方公里,水位由補水前的6.88米上升到7.52米,可保證今春不干淀。
隨著引黃補淀工程的實施和當地保護力度的加大,白洋淀濕地保護區物種資源日益增多。
據白洋淀濕地保護區管理處統計,白洋淀有常見的浮游植物406種,浮游動物26種,大型水生植物47種,以蘆葦、香蒲、荷花為主。
另外還有底棲動物38種,魚類54種,哺乳動物14種,國家保護動物5種。
2月7日,四川省科技廳召開高新技術產業新聞通氣會,省科技廳廳長彭宇行表示,去年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6600億元,今年全省將通過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工程等八大舉措,力推高新產業高位求進、加快發展。
彭宇行說,近年來四川圍繞電子信息、航空航天、先進制造、新材料、生物工程、核技術和新能源六大領域,重點打造九大戰略產品、80個重點產品和200個培育產品。截至去年年底,全省擁有規模以上高新企業1325戶,資產總額6780.5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6622.2億元,同比增長37.4%。他說,今年四川將按照“穩定增勢、高位求進、加快發展”的經濟工作思路,以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作為科技工作的“一號工程”,通過實施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工程、戰略性新產品培育工程、開展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加快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支持優勢企業做大做強、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快發展、建立多渠道科技投入格局及落實自主創新和成果轉化扶持政策等八大舉措,加快建設西部科技創新高地。
指導“三農”工作的第9個中央一號文件一經公布,便在“農業大省”的湖南相關專家中,引起強烈反響。專家們一致認為,這是農業大省的重大機遇,也是農科教系統共同期盼的春天。
湖南省農業廳總農藝師劉年喜指出,市州農科所是湖南農業科技隊伍中重要的“方面軍”,在品種選育、品種改良及技術推廣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透露,湖南省農業廳將推出系列措施,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應對湖南農業科技發展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服務、培養多層次人才等問題。
湖南省農科院副院長單楊提出,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農業科技“具有顯著的公共性、基礎性、社會性”,就要讓農業科研人員能專心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建議湖南出臺農業科技創新專項資金政策。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王宇談到,農業發展一線機構薄弱,基層農科人才緊缺,重大科技項目推廣缺乏投入和機制。他們迫切期盼農業生產一線的技術人才有為、有位,待遇提高。
2011年12月31日,全國八大煤炭基地之一濟寧市對外宣布成立魯南工程技術研究院,力圖依靠現有產業和企業基礎,打造全新的科技“發動機”謀求城市創新轉型。科技部副部長王偉中在與會時強調,平臺建設很重要,但發揮其作用更重要。據悉,該平臺已吸引包括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在內的9大團隊入院發展。
2011年12月28日濱海新區各功能區分別與來自國內的20家科技企業和研究機構簽署合作協議,20個科技與成果轉化項目集體落戶濱海新區,總投資額超過30億元。這是濱海新區在吸引高新技術企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打造科技創新領航區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