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慧,唐大晅,郭維琴
心力衰竭(心衰)是重大公共衛生問題。由于人口老齡化和對其他主要心血管病治療效果的改善,使冠心病、高血壓以及其他患者生存時間延長,心衰的發病率呈升高趨勢。心衰患者數量的增加也帶來了嚴重的社會負擔,美國每年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的醫療費用高達279億美元[1]。現代醫學盡管對心衰的發病機制有了進一步認識,但心衰患者的死亡率仍明顯高于同期心血管疾病病死率[2],大多數心力衰竭患者仍難免因心衰而致殘或死亡。我校著名心血管專家郭維琴教授的經驗方心衰合劑已在臨床廣泛使用,在改善心功能以及中醫癥狀方面有顯著效果,本研究旨在觀察其對N末端腦利鈉肽前體(NT-proBNP)的影響。
1.1 診斷標準 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參照Framingham診斷標準[3]。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診斷標準;年齡>18歲;病程>3個月;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心功能分級為Ⅱ級~Ⅳ級患者。排除標準:嚴重的肝腎功能衰竭,生命體征不平穩的患者;有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哮喘等慢性肺系疾病史且急性發作的患者;血液系統疾病及惡性腫瘤患者;甲狀腺功能亢進或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嚴重內分泌疾病患者;心瓣膜疾病、心包疾病、限制性(浸潤性)心肌病、梗阻性心肌病、心肌炎等;精神病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婦女。
1.3 一般資料 共入選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男28例,女32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0例,其中冠心病27例,擴張性心肌病2例,肺心病1例;年齡(74.5±9.1)歲;男14例,女16例;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7例,Ⅲ級11例,Ⅳ級12例。對照組30例,其中冠心病27例,擴張性心肌病3例;年齡(76.5±7.1)歲;男14例,女16例;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9例,Ⅲ級5例,Ⅳ級16例。
1.4 觀察指標及方法 發病當日及15d后采用真空EDTA抗凝管抽取2mL靜脈血,采用電化學發光法檢測NT-proBNP濃度;評價心功能分級采用GE公司VIVID-I超聲心動儀;采用美國超聲心動圖協會推薦的標準方法行心臟相關指標測量:患者取仰臥位或左側臥位行超聲檢查,經心尖四腔心切面,以二維的改良Simpson法測射血分數(EF)。
1.5 統計學處理 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前NT-proBNP濃度、EF、NYHA心功能分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15d后,兩組NT-proBNP濃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EF、NYHA心功能分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NT-proBNP濃度、EF、NYHA心功能分級比較(x±s)
心衰合劑組方為黨參、黃芪、桑白皮、葶藶子、豬茯苓、澤蘭、車前子。如脾虛明顯者加用白術;血瘀明顯者加用丹參、紅花、鬼箭羽;陰虛者加用麥冬、五味子等;肺部感染者加魚腥草、浙貝、黃芩等;納差者加雞內金、半夏曲、炒萊菔子等;大便干燥者加瓜蔞、生白術、熟軍等;便溏者加蒼術、白術。已有基礎的實驗研究證明,心衰合劑能明顯改善心衰大鼠的心功能,對改善心肌重塑有顯著效果。病理形態學觀察,治療組與模型組比較,左室心肌細胞水腫、肥厚減輕,肌纖維斷裂處炎癥較輕,細胞排列較整齊;肝臟微血管擴張,瘀血較輕,肝細胞變性、壞死減少;肺間質水腫、瘀血明顯好轉[4]。也有臨床研究證實[5],心衰合劑對心衰患者心功能有明顯改善作用;具有明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中醫癥狀的作用。
目前認為血漿腦利鈉肽(BNP)測定有助于心衰診斷和預后判斷。血漿高水平BNP預示嚴重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的發生。血漿BNP水平下降提示預后改善。NT-proBNP是BNP激素原分裂后沒有活性的N-末端片段,比BNP半衰期更長、更穩定,其濃度可反映短暫時間內新合成的而不是貯存的BNP釋放,因此更能反映BNP通路的激活[6]。本研究是首次對心衰合劑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腦利鈉肽前體影響的研究,經研究后發現在西藥標準治療基礎之上加用心衰合劑可以明顯降低NT-proBNP濃度,但EF和NYHA心功能分級比較無統計學意義,可能與觀察時間較短以及病人病情較重有關,但卻說明NT-proBNP較EF和NYHA敏感性更高,提示NT-proBNP是一個很好的評價中藥治療慢性心衰療效的指標。
[1]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05Update[M].Dallas,TX: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05:1-5.
[2]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心力衰竭流行病學調查及其患病率[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2,30(8):450.
[3] Mckee PA,Castell WP,Mcnamara PM,etal.The natural history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The Framingham study[J].N Engl J Med,1971,285(26):1441.
[4] 張友堂.心衰合劑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實驗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03.
[5] 張瑩.郭維琴教授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經驗及心衰合劑臨床療效觀察[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05.
[6]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2007中國慢性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12(35):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