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佳,王 紅,宋清揚,任劍羽
隨著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社會老齡化的進程加快,缺血性卒中患者呈逐年增加趨勢。Essen卒中風險評分量表(Essen Stroke Risk Score,ESRS)是目前少數基于缺血性卒中人群判斷卒中復發風險的預測工具之一,是一個簡便易于臨床操作的9分量表[1-3]。缺血性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第一年累計卒中事件復發率4%~12%,盡管第2年以后復發率逐年下降5%,但心血管事件和血管性死亡的比例卻逐年增高[3]。因此,對于缺血性腦卒中的一、二級預防應引起重視。國外提出ESRS評分法對于評估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復發風險具有重要意義。
1.1 研究對象 北京市隆福醫院2005年、2008年及2011年記錄完整的914例缺血性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對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對病例數量、基本數據、Essen卒中風險評分、高危因素等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了解三年中住院的缺血性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的Essen評分分布情況。
1.2 納入標準 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會議疾病分類和診斷標準。缺血性腦血管病包括各種類型的腦梗死,含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
1.3 統計學處理 用SPSS13.0統計軟件。采用χ2檢驗法等。
2.1 基本數據比較 總病例數914例,其中2005年276例,2008年331例,2011年307例。入選患者年齡(64.92±10.82)歲,男女比例為1.76∶1。在2005年、2008年及2011年三年間住院的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中男女比例、年齡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ESRS評分呈逐年增高趨勢(P<0.001)。詳見表1。

表1 3年基本數據比較
2.2 相關危險因素及ESER分值 3年間住院的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中高血壓、糖尿病、心肌梗死、除心肌梗死及房顫外的其他心臟病、外周動脈疾病、TIA或缺血性卒中病史的發生率均逐年增高(P<0.05),各個年齡分組及吸煙的發生率無明顯變化(P>0.05)。ESRS評分為3分~9分的高危組患者比例呈逐年增高(P<0.001)。詳見表2。

表2 三年間相關危險因素及ESER分值例(%)
ESRS是目前少數基于缺血性卒中人群判斷卒中復發風險的預測工具之一,是一個簡便易于臨床操作的9分量表[1-3]。此量表已經在歐美卒中人群中進行過效度研究,顯示ESRS可以很好地預測卒中和復合心血管事件的發生,不論是相對穩定的門診就診缺血性卒中患者,還是住院治療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均證實其有效、可行的預測價值,且簡單易行,可用于研究人群和個體患者的風險分層。研究顯示ESRS 3分以上者為高度風險,年卒中復發風險為7%~9%[4]。
缺血性卒中/TIA患者不同的病因、發病機制、不同的危險因素及患者的依從性等諸多因素決定了患者卒中再發的風險。從二級預防的角度看,參考合理的分層工具,結合循證醫學的證據和具體臨床情況,進行科學危險分層并給予針對性的有效預防和治療措施、合適的治療強度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卒中復發的風險[5]。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缺血性卒中的患者逐年增加,患者危險因素越來越多、復發率越來越高。本研究顯示,住院的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中ESRS評分呈逐年上升趨勢,ESRS評分3分~9分的高危人群逐年增加。高血壓病、糖尿病、心肌梗死、除心肌梗死及房顫外的其他心臟病、外周動脈疾病、既往TIA或缺血性卒中病史的發生率均逐年增高。ESRS評分量表是根據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相比用于缺血事件高?;颊咴囼灒–lopidogrel versus Aspirin in Patients at Risk of Ischaemic Events,CAPRIE)的卒中患者數據開發[6,7]。目前,有許多對卒中二級預防有效的治療藥物或策略,將缺血性卒中根據不同的復發風險分層,對高?;颊卟扇「鼮榉e極有效、相對昂貴的治療成為國際上卒中二級預防決策的主要研究熱點[8]。對于曾患卒中或TIA的患者,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卒中事件復發的相對風險達13%,這相當于每年的絕對風險降低1.5%[9]。雖然也有其他更有效的預防方法,但是絕對風險降低的幅度較小,可能無法抵消其他風險的升高或附加的費用。因此,找出高危患者是住院和門診患者治療的一個關鍵,以確保在日益緊縮的醫療預算壓力下能保證最優的風險-成本-效益關系[5]。風險預測評分是一種重要的工具,可以根據未來的(腦)血管事件風險把患者分層,并選擇有效的預防性治療措施[4]。但是目前此評分系統在國內缺少臨床數據,故在國內開展大規模人群的前瞻性相關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 Cast Chinese Acute Stroke Trial collaborative group.CAST: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early aspirin use in 20 000patients with acute ischaemic stroke[J].Lancet,1997,349:1641-1649.
[2] Hankey GJ.Long-term outcome after ischaemic stroke/transient ischaemic attack[J].Cerebrovasc Dis,2003,16(suppl 1):14-19.
[3] Touze E,Varenne O,Chatellier G,et al.Risk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vascular death afte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and ischemic strok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Stroke,2005,36:2748-2755.
[4] Weimar C,Diener HC,Alberts MJ,et al.The essen stroke risk score predicts recurrent cardiovascular events:A validation within the reduction of atherothrombosis for continued health(REACH)registry[J].Stroke,2009,40:350-354.
[5] 王伊龍,王春雪,趙性泉,等.非心房顫動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復發的預測模型——Essen卒中風險評分量表[J].中國卒中雜志,2009,4(5):440-442.
[6] Caprie steering committee.A randomized,blinded,trial of clopidogrel versus aspirin in patients at risk of ischaemic events(caprie)[J].Lancet,1996,348:1329-1339.
[7] Diener HC,Ringleb PA,Savi P.Clopidogrel for the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stroke[J].Expert Opin Pharmacother,2005,6:755-764.
[8] Rothwell PM.Prognostic models[J].Pract Neurol,2008,8:242-253.
[9] Diener HC.Stroke prevention:Anti-platelet and anti-thrombolytic therapy[J].Neurol Clin,2000,18:34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