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龍
急性腦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臨床的常見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高、復發率高等特點,給社會和患者帶來嚴重負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腦梗死病人迅速增加。近年來,我院應用長春西汀注射液聯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09年10月—2012年3月我院住院的ACI病人192例,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ACI診斷標準:發病在72h內;年齡<75歲;有明確肢體癱瘓,肌力0~Ⅳ級;首次發病或既往患腦卒中未遺留下神經功能缺損者;入院時頭顱CT或MRI排除腦出血和大面積腦梗死;無活動性潰瘍及肺結核,出血性疾病及嚴重心、肺、肝、腎功能障礙;無過敏反應;血壓≤180/110mmHg(1mmHg=0.133 kPa)。將192例ACI病人隨機分為長春西汀聯合疏血通治療組(治療組)與疏血通治療組(對照組),每組96例,兩組病人的年齡、性別、梗死部位、梗死灶大小、病程等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予常規治療原發病、抗凝,據病情減輕腦水腫,防止感染及預防并發癥,對癥等綜合治療。對照組使用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6mL加入生理鹽水250mL中靜脈輸注,1次/日。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長春西汀注射液(河南潤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20mg加入生理鹽水250mL靜脈輸注,1次/日,兩周為1個療程。
1.3 臨床療效評定 根據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修訂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后14d進行神經功能評分。臨床療效,基本治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病殘程度0級;顯著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病殘程度1級~3級;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無變化:功能缺損評分減少或增加在17%以內;惡化:功能缺損評分增加18%以上。同時檢測治療前后心電圖、血尿便常規、肝腎功能、凝血四項、血脂、血糖,并觀察用藥期間不良反應。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2.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或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2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x±s) 分
2.3 不良反應 兩組治療前后血常規、血糖、凝血四項、血脂、肝腎功能及心電圖等結果均無明顯變化,無過敏反應,未見其他不良反應。
急性腦梗死發病率、致殘率高?,F代醫學認為,其發病主要為動脈粥樣硬化和高血壓性小動脈硬化,形成附壁血栓,在血壓下降、血流緩慢、血流減少、血黏度增高和血管痙攣等情況下,血栓逐漸增大,最后導致腦血管閉塞或形成小動脈栓塞,從而造成神經系統缺血、功能缺失,出現各種神經功能損傷的癥狀、體征。疏血通注射液是以水蛭、地龍為主要成分,經現代工藝加工提取制成,具有破血逐瘀、通經活絡的功能,其主要有效成分為水蛭素和蚓激酶。水蛭素是從水蛭及其唾液中提取的活性成分,是凝血酶特異性抑制劑。水蛭素可與凝血酶形成復合物,阻斷凝血酶的蛋白水解功能,阻止凝血酶催化的進一步血瘀反應,抑制受凝血酶刺激的血小板釋放作用,并能使凝血酶與血小板結合分離。水蛭素還能抗血栓形成,激活體內纖溶系統,促進內源性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t-PA)釋放。蚓激酶是從地龍中提取的具有纖溶活性的多酶組分,有類似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 的作用,與纖維蛋白有特殊的親和力,與纖維蛋白結合后可使其迅速降解,有很強的纖溶作用[2]。長春西汀是從夾竹桃科植物中提取的一種生物堿,為長春胺(vincamine)的衍生物。長春西汀可選擇性地抑制腦血管平滑肌鈣離子依賴性磷酸二酯酶,使環磷鳥苷酸(cGMP)增加,從而使腦血管擴張,繼而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腦循環,此外,長春西汀還能抑制血小板凝聚,降低人體的血液黏度,增強紅細胞變形力,改善血液流動性和微循環,促進腦組織攝取葡萄糖,增加腦耗氧量,改善腦代謝[3]。鑒于以上兩種藥品的藥理作用,本研究采取隨機對照的辦法聯合應用長春西汀及疏血通治療急性腦梗死,結果表明,疏血通和長春西汀聯合應用治療急性腦梗死具有協同作用,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改善代謝,保護缺血部位的神經組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且治療過程中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使用方便、安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中華醫學會.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383.
[2] 常琳,藏程強.疏血通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38例療效觀察 [J].中國社區醫師,2010,12(12):48.
[3] 石翠娥.長春西汀治療腦梗死后遺癥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