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保林,曾引翠,閆晉康
我科于2008年3月—2011年3月早期應用阿司匹林治療進展型腦梗死30例,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病例選擇 所選病例均為同期住院患者,符合1995年中華醫學會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并在發病6h~24h內,神經功能缺失癥狀呈逐漸進展或呈階梯式加重,診斷為進展型腦梗死。所有患者均經頭顱CT掃描證實并排除腦出血,同時具備以下條件:非心源性卒中;無活動性消化道潰瘍;無近期手術、外傷史;無出血性疾病和出血傾向;收縮壓<20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張壓<110 mmHg;意識清醒或輕度意識障礙;血小板>100×109/L;無重度肝、腎功能損害。
1.2 臨床資料 入選病例6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齡45歲~67歲,平均58.6歲;全前循環梗死(TACI)20例,部分前循環梗死(PACI)4例,后循環梗死(POCI)6例。對照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齡42歲~65歲,平均55.3歲;TACI 18例,PACI 6例,POCI 6例。兩組病例發病時間、年齡、性別、伴發疾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基礎治療,包括根據病情適當給予甘露醇、低分子右旋糖酐、復方丹參注射液、胞二磷膽堿及調脂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立即嚼碎服用阿司匹林300 mg,每日1次,連用3d,后改為1次150mg,每日1次口服。
1.4 療效判定 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和臨床療效判定標準[1]。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后第3天、第14天進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并判斷療效;血液流變學變化情況分別治療前、治療后第14天進行監測并判斷。
1.5 統計學處理 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
2.1 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前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第3天、第14天兩組積分均減低,但治療組減低的幅度大,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x±s) 分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x±s)
2.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4 預后 兩組病人復查情況,治療后均復查頭顱CT,未見有腦出血,其他部位未見出血。
3.1 發病機制 進展型腦梗死是指腦缺血發病6h~24h后局灶性神經功能缺失癥狀呈逐漸進展或呈階梯式加重。主要發病機制是血栓繼續發展或再生成擴大。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是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病因。唯一被證明有效治療急性卒中的方法是發病后3h內進行靜脈使用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t-PA)溶栓。由于溶栓治療嚴格的時間窗和嚴格的病例選擇,即使在美國這樣發達的國家,年溶栓率<5%。因此,絕大多數患者不可能接受溶栓治療。此時,阻止血栓進一步形成可限制梗死灶向缺血半暗帶擴展和維持這個區域血液供應,減少梗死面積[2]。早期使用阿司匹林可以通過阻止血栓素A2(TXA2)的合成,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液黏度和增強紅細胞變形能力,抑制血栓的形成和擴展,并能減少血管內皮損傷,減少血管活性物質的釋放,故能明顯減少缺血性卒中后神經功能缺損改變。抗血小板聚集治療目前被國際認為防治缺血性腦卒中的最佳選擇[3],中國CAST試驗也證明阿司匹林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療和二級預防有效[4]。
3.2 臨床療效評價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前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第3天、第14天兩組積分均減低,但治療組減低的幅度大,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治療后臨床療效,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3%,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0.0%,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1)。另外,治療組在降低血液黏度、抑制紅細胞沉降、增強紅細胞的血管通透性及變形能力方面,優于對照組。兩組治療后復查頭顱CT,未見有腦出血及其他部位出血。
總之,早期應用阿司匹林治療進展型腦梗死,可有效抑制血栓形成和擴展,減輕血管內皮損傷,較明顯地改善神經功能,早期療效顯著,且價格低廉,相對安全,具有較高的效價比,值得進一步規范應用。
[1] 陳海棠.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損傷程度評分標準及臨床療效評定標準[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382.
[2] Kag R,Wong KS,Yug L,etal.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J].N Eng J Med,1995,333(9):1588.
[3] 張微微.重新認識短暫性腦缺血發作[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2,4:77.
[4] CAST(Chinese Acute Stroke Trail)Collaborative Group.Rando 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early aspirin use in 20 000patients with acute ischaemic stroke[J].Lancet,1997,349(9066):1641-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