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燕,包 平,林小娟
(南京農業大學a.圖書館;b.信息科技學院,南京 210095)
目前,教育部直屬高校中農業類高校有4所,分別是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4所學校均有與人文社科學科專業相關的學院,這些學院中有歷史悠久的專業,如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的農業經濟專業有80多年的歷史,均是國家級重點建設學科;有具有行業特色的專業,如南京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學院的農業史專業是國內最早的專門農史研究機構;也有新興建設的專業,如華中農業大學文法學院的廣告與傳播學系、西北農林科技學院人文學院的法學系等。全國很多的行業性高校其人文社科專業都有類似的情況,這些高校在向研究型、綜合性大學發展的過程中,其人文社會學科的學術水平、學術地位越來越被重視。
學界素有“文科上水平靠資料”的說法,資料的權威性和齊備程度往往決定人文社科學者的研究成果價值幾何。[1]然而長期以來,這類行業性高校的人文社會學科外文資源相對缺乏,文獻資源保障率偏低,在全國文獻共享體系中的地位有待提升。本文以教育部4所農業類高校為例,通過對相關院系師生發表論文的引文分析,比對CASHL的收錄情況,結合對南京農業大學圖書館現有館藏的對照,以及對該校師生利用文獻渠道的調查統計,實證性評估CASHL對行業性高校外文資源的保障狀況,提出CASHL文獻資源建設的建議和行業性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對策。
以教育部4所直屬的農業類高校9個人文社科類學院的師生為統計對象。這9個學院分別為中國農業大學的經濟管理學院、人文與發展學院;南京農業大學的經濟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華中農業大學的經濟管理學院和土地管理學院、文法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經濟管理學院、人文學院。
2.1.1 論文量和引文量統計結果
表1反映了4個高校整體的論文和外文引文情況。外文引文包括外文期刊、外文圖書、外文網絡資源、會議論文等,外文網絡資源、會議論文等類型因總量不多,未單獨列出,外文引用率是指總外文引文量占總引文量的比例。

表1 4所高校近五年發表論文總量及外文引文總量統計表(篇)
從表1可以看出,南京農業大學論文量最多,其次是中國農業大學和華中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相對較少。從外文引用情況來看,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引用外文的論文比例均在45%左右,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31%,而且期刊是引文的主要文獻類型,其次是圖書資源,兩者占所有外文引文的97%。
圖1是4個高校2005-2009年度論文和外文引文量年度分布柱狀圖,主要包括三個指標值:論文總量、引用外文論文量、外文引文總量(見圖1)。

圖1 4所高校論文和外文引文年度分布柱狀圖
4所高校年發表論文總量、引用外文論文量及外文引文總量基本都呈年度增長趨勢。統計數據表明,2005年時引用外文文獻的比例都在30%左右,而2009年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引用外文文獻的論文均達到40%以上。外文引文總量的增幅除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外均呈現顯著的增長趨勢,引用外文文獻的論文篇均引文量明顯提升,說明研究人員對外文文獻資源需求量增加,外文文獻在人文社科研究中的作用在逐年增長。
2.1.2 引文發表年代統計結果
對所有引文的發表年代與論文發表的年代對比可以看出引用文獻的年代特點。表2顯示期刊和圖書的引用周期很長,在前15年都保持著比較接近的引用次數,說明相對比較早的期刊論文或圖書的引用還是比較多的,這顯示出與自然科學不同的引用特點。統計結果說明,CASHL在收藏人文社科類資源時,應重視更長年代資源的積累和回溯。

表2 引文在期刊和圖書發表的年份統計圖

表3 4所高校外文引文CASHL和館藏保障情況統計表
2.1.3 引用文獻資源分布情況
在所有的外文引文中,引用較多的是與經濟相關的期刊或圖書,這與農業經濟研究是中國農業大學和南京農業大學的國家重點學科的地位相一致。另外,引用排名前20的期刊CASHL均已收錄,這些期刊全部都是SSCI期刊,這類期刊占引用期刊的10%,但引用次數卻占38%,同時引用排名前10的人文社科類外文圖書種類占總引文圖書的9%,而引用次數只占7%。
在所有引文中,CASHL未收錄的期刊有317種,這些期刊占所有外文期刊的32%,引用次數占35%。在這些期刊中,與農業相關的期刊62種,與經濟和政策相關的期刊117種,這個結果同樣顯示出農業類高校的人文社科專業帶有明顯的行業特色。未收錄圖書共有473種,相對比較分散,但總體來說還是農業與經濟類圖書多一些。
表3揭示了4所高校師生發表論文的引文在CASHL中的保障程度,其中分別列出了期刊和圖書的保障情況,其中CASHL總滿足率是指CASHL提供保障的那部分圖書和期刊占總外文引文總量的比例。
總體來說,CASHL的滿足率還不高,基本都在30-50%的水平。把4個學校5年的統計數據綜合起來,外文期刊平均滿足率只能達到45%,外文圖書滿足率只能達到37%。
另外,CASHL在提供館藏文獻的同時還提供代查代檢服務,幫助用戶獲得CASHL平臺以外的文獻,這個功能極大地提升了CASHL提供資源的能力。據CASHL通訊2010年第2期報道,CASHL六周年全國優惠活動中的統計數據顯示,4個服務館代查代檢的滿足率均達到80%以上,完成時間平均只有1.4天。[2]從這個角度看,CASHL對各高校的的文獻滿足率可以上升到更高的程度。
2.3.1 圖書館資源與CASHL資源整體保障情況
圖書館對人文社科類讀者能夠提供的外文資源主要包括三個部分:館藏紙質資源、館內數據庫中人文社科部分和CASHL平臺資源。由于文獻資源建設的趨同化,4所高校圖書館的數據庫資源情況基本相似,主要包括Elsevier、EBSCO、Kluwer、Springlink等,這些數據庫中含有200多種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其中中國農業大學另外購買了劍橋大學出版社電子期刊和牛津大學出版社期刊。以南京農業大學為例統計了CASHL、館藏電子期刊、館藏紙本的總體保障情況,結果顯示期刊的總體滿足率達到83%,但圖書的總體滿足率只有44%,說明還有17%的期刊和56%圖書是來自圖書館以外的渠道,圖書館的外文圖書保障率偏低。
CASHL文獻資源對南京農業大學圖書館人文社科館藏紙本資源的補充是顯著的。南京農業大學圖書館人文類數據庫館藏期刊 6,000種,紙本 39種,CASHL期刊數量達到12,000種,是館藏的2倍。外文圖書館藏紙本和館藏數據庫共2000種,CASHL達到710,000種。圖2和圖3分別顯示了以南京農業大學為例的館藏和CASHL平臺分別對期刊和圖書的滿足情況。結果顯示,CASHL的補充保障率基本上保持在20%以上,特別是2009年CASHL使期刊的滿足率上升到38%,圖書的滿足率上升到37%。此外圖3中顯示出CASHL和南京農業大學圖書館對外文圖書的保障近年來一直呈下降的趨勢,說明這幾年圖書館和CASHL對讀者外文圖書的需求不夠重視,但2009年CASHL平臺對外文圖書的保障明顯上升。

圖2 南京農業大學外文期刊保障情況

圖3 南京農業大學外文圖書保障情況
2.3.2 外文資源的使用情況
以南京農業大學為例,CASHL文獻資源的理論保障率期刊達到83%,圖書達到44%。但是獲取文獻的實際情況怎樣呢?針對這一點進行了相關調查,對3個相關學院共發放問卷180份,回收有效問卷158份,主要以碩士、博士及教師為調查對象。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外文資源是人文社科專業人員重要的參考文獻,而且主要以電子資源為主。在資源類型調查時,81%的讀者選擇外文期刊,18%的讀者選擇外文圖書,另外還有26%的讀者選擇網絡資源,19%的讀者選擇學位論文。只有20%的師生能采用CASHL傳遞文獻,認為圖書館能基本滿足其外文資源的比例只達到44%;高達64%的讀者對CASHL傳遞平臺不了解,45%的讀者要求培訓CASHL傳遞平臺,43%的讀者在獲取外文資源時不熟悉檢索方法和無法獲取全文。
行業性高校因經費的原因,其資源建設主要集中在核心的專業方向,人文社科類外文資源相對比較弱,因此這些高校對CASHL資源的依賴性就會更強,對農業類高校的統計結果也說明了這種情況。從統計情況來看,CASHL的實際保障情況還不是十分理想,主要原因是CASHL資源主要以我國綜合性大學的資源為主,但從本文統計的引文有很多是帶著行業的特色,引用了大量與行業相關的人文社科類期刊或圖書,而這類期刊或圖書卻是CASHL收藏中相對比較少的。我國除農業類高校外,還有很多帶有行業特色的高校,如醫學、水利、地質、理工等,這類高校在向研究型、綜合性大學發展的過程中,大力加強人文社科院系的建設,這類專業除了需要綜合性的人文社科資源,也需要大量帶有本專業特色的資源。另外從南京農業大學對讀者的調查問卷顯示出,期刊和圖書是讀者重要的參考文獻,但網絡資源和學位論文等其它資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因此CASHL在資源建設時一方面要考慮到各種行業性專業的需求,有選擇性的針對一些行業資源進行重點建設,另一方面要增加其它種類資源的建設,對優質的人文社科類網絡資源和OA資源進行導航,逐步增加學位論文、會議論文等資源,進一步提升CASHL對這類高校的文獻保障率。
以南京農業大學為例對讀者的調查中獲取的信息很多也是其它高校的一些問題,能了解并熟練使用CASHL的讀者只占37%,圖書館應充分認識到CASHL對學校人文社科的文獻保障作用,充分利用CASHL的資源優勢,依靠圖書館的工作人員開展終端用戶的信息素質教育,幫助用戶熟悉資源獲取途徑和資源的檢索方法。同時加強同CASHL中心的聯系,幫助用戶解決傳遞中出現的問題,充分利用CASHL平臺資源滿足人文社科類讀者對外文資源的需求,提高圖書館對人文社科外文資源的保障水平,將CASHL服務融入人文社科師生的教學和科學研究中。
對于農業類或其它行業類高校來說,其人文社科類專業并不是學校最核心的學科,圖書館的數字資源經費也不會過多地傾斜到這些學科,在這樣情況下,如何做好人文社科資源的館藏建設,從最經濟的角度來看,CASHL資源可以作為這些高校主要的人文社科外文資源的獲取途徑,同時由于行業性高校對資源需求的相似性,可以考慮建立行業性高校資源聯盟,重點針對CASHL未收藏但使用較多的那部分資源進行共建共享。農業類高校可以成立一個資源共享工作小組,根據各個學校人文社科專業的優勢研究方向分工收藏相關領域的文獻資源,并建立有效的文獻傳遞服務機制。
近年來CASHL平臺也在不斷完善自身,界面美觀清晰,導航簡單明了,提供文獻的方式靈活多樣,打開郵箱即可看見所需文獻,遇上文件比較大還可自行下載,突破了郵箱容量的局限。但平臺中還有一些問題有待改進。主要有:(1)在文獻查詢的篇目詳細內容里能夠適當增添論文摘要的內容,以便用戶在發送文獻傳遞請求前,能夠稍微瀏覽一下論文的摘要,幫助用戶做出更好選擇;(2)在檢索功能方面,只有“包含”、“與前方一致”、“精確匹配”,不支持模糊匹配,因此在檢索過程中如果沒有準確的標題或期刊名則很難檢索到需要的文獻;(3) 文獻申請和傳遞方面,申請文獻傳遞時顯示的是事務號而非文件名,當申請量較多時用戶在郵箱中查找文獻會有些麻煩。而且發送到指定郵箱后的保持期限僅為15天,如果能再延長些會更好;(4)數據庫質量方面。收錄的部分期刊卷號不全,部分期刊中存在缺少年份較早文獻的情況;(5)傳遞服務的時間是這個平臺能長久生存的生命線,因此一定要不斷提高服務水平,縮短服務時間。[3]
[1]柳霞.世界人文社科文獻自“高速路”而來[J].CASHL通訊,2010(1):2-4.
[2]CASHL管理中心.六年如一、感謝有禮——“CASHL六周年全國優惠活動”通報[J].CASHL通訊,2010(2):5-7.
[3]南京農業大學圖書館一站式外文期刊獲取平臺[EB/OL].[2011-3-10].http://202.195.242.6/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