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萍(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圖書館,北京 102617)
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開始利用數字技術把各種不同載體、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資源進行存貯,以便于跨越區域、面向對象的網絡查詢和傳播。但對于電子文獻資源的訪問仍需通過計算機協助,這也使得數字圖書館的發展陷入了時間與空間的障礙中。移動通信技術的更新換代,讓我們看到了解決問題的途徑。目前國內已經有一部分圖書館在第二代移動通信協議的基礎上開通了手機服務,讀者可以通過手機短信或是WAP聯網的形式查詢下載各類圖書信息。而3G移動通信網絡的建設,會使無線網絡速度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推動數字圖書館提供更多的服務功能,3G移動數字圖書館的建設令人充滿期待。
“3G”(3rd-generation) 或“三代”是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是指支持高速數據傳輸的蜂窩移動通訊技術。3G服務能夠同時傳送聲音(通話)及數據信息(電子郵件、即時通信等),其代表特征是提供高速數據業務。[1]3G與其之前的通訊技術的主要區別是在傳輸數據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夠實現在全球覆蓋范圍內更好地實現無線漫游,并傳輸圖像、音樂、視頻流等多種媒體形式,提供包括網頁瀏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同時與現有的第二代系統具有良好兼容性。
截止2010年5月22號,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發布的四月新增用戶數據顯示,我國3G用戶已達6757.4萬戶。其中,聯通和電信的新增3G用戶都超過了新增用戶量的50%。[2]同時,民生證券發布報告稱3G智能手機在2011年將呈爆發式增長,市場占比將從2010年的10%上升到2011年的30%,智能手機的普及將激發用戶潛在的移動數據需求。[3]隨著3G應用的擴展和支持3G網絡的設備越來越多,未來的3G必將與網站進行結合,WAP與WEB的結合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如時下流行的新浪微博、騰訊微博、人人網等社交網站就已經將此應用加入進來。
移動數字圖書館是數字圖書館的一種外延,它具備數字圖書館的一般特征,同時還要具備可移動的特征。這種可移動的特征表現在,依托目前比較成熟的無線移動網絡、國際互聯網以及多媒體技術實現數字資源的瀏覽、下載和閱讀,用戶和讀者可以通過手中的便攜數字圖書閱讀設備(如手機、MP3/MP4、PDA等)、手持閱讀器以及筆記本電腦等,來方便靈活地進行圖書館圖書信息的查詢、瀏覽與獲取的一種新興的圖書館信息服務,使人們不受時間、地點和空間的限制。移動數字圖書館可以管理的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圖書、雜志,也可以管理報紙、音頻和視頻資料。
目前,國外許多圖書館已開展移動數字圖書館服務,其服務內容也在不斷拓展。主要有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短信服務)、WAP網站常規服務(包含圖書館新聞、館藏目錄檢索、讀者借閱信息查詢、參考咨詢、圖書館使用指南等服務)、WAP網站數據庫檢索服務、電子書服務、音頻和視頻指南服務、二維碼如Q R碼服務等。而國內大多數圖書館正在發展階段,多數已經開通了移動OPAC的服務。同時,也有少數大型圖書館嘗試使用先進的技術為用戶提供更好的移動數字圖書館服務。例如中國國家圖書館于2008年12月22日啟動的“掌上國圖——國家圖書館移動服務”,主要包括移動數圖、短信服務、國圖漫游、手機閱讀四個欄目,其中每個欄目又細分多項功能,為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動網絡服務。
3G技術下的移動數字圖書館具有功能齊全、操作簡單、網速快、容量大等特點,更有利于知識的傳播和利用,使數字圖書館能與用戶更方便迅速的交流溝通,更好的為讀者服務。同時,讀者也可以隨時隨地瀏覽最新的圖書館資源,為圖書館的建設提供良好的意見和建議。本文構建了3G移動數字圖書館的架構體系,如圖所示。

圖 3G移動數字圖書館架構體系
3G移動數字圖書館架構體系共分為4層:
最底層是數據存儲層,主要用于存儲數字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該層主要運用兩種不同且可相互結合的存儲方式,云存儲和本地資源存儲。隨著存儲技術的發展,云存儲逐漸成為3G網絡環境下重要的存儲技術,其具有超強的擴展性、較高的可靠性、低廉的建設管理成本、廣泛的共享性等特點,極其適合數字圖書館資源共享的理念。通過云存儲的方式,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數字圖書館的資源存儲于同一云中,方便用戶訪問和提取,易于實現跨庫檢索和文獻傳遞等相關應用。同時,本地電子文件數據庫主要用于保存安全性要求和機密性較高的信息資源,通過架設防火墻、修復網絡漏洞、安裝防護性軟件等方式,本地管理人員可以提高機密資源的安全性和隱蔽性。
第二層是網絡通信層,主要用于用戶與3G移動數字圖書館之間的相互通信。數字圖書館通過Internet與3G網絡運營商相連,通過基于WAP、I-MODE等移動技術的方式為用戶提供服務。WAP是終端無線通訊協議(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的簡稱,是在數字移動電話、因特網或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個人數碼代理)、計算機之間進行通訊的開放式全球標準。該技術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讀者可通過移動設備上的WAP終端檢索數字圖書館資源。I-MODE是一種移動電話服務,提供移動電話與Inter net的持續連接,采用分組交換疊加技術,保證用戶實時在線。而Web服務器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加直觀、智能的訪問體驗,相比于WAP和I-MODE方式,操作更加靈活簡便,界面更加人性化和美觀,同時也要求網絡更加迅速設備更加先進,隨著3G技術的發展和普遍,移動設備與Internet之間的網絡通信協議將更加完善。
第三層是應用層,主要包括3G移動數字圖書館為用戶提供的各類應用。傳統的2G移動數字圖書館為用戶提供的服務主要包括基于SMS的提醒功能和訂閱功能、基于MMS和GPRS的瀏覽功能、基于WAP的OPAC功能。而3G的特點是用戶需求個性化、傳輸寬帶化、媒體多樣化、方式實時交互化、模式移動化,因此,3G移動數字圖書館應能為用戶提供更豐富更人性化的應用服務。這些服務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 個性化信息管理。用戶通過登錄圖書館3G移動服務網站,方便實現注冊、注銷、個人信息查詢修改、借閱歷史查詢、檢索歷史查詢、借閱情況等。同時,通過3G個人信息平臺,用戶能夠實時查詢圖書借閱信息、對圖書進行預約續借、為圖書提交個人評價和推薦新書等。還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定制自己喜愛的檢索工具、常用數據庫、電子出版物以及用戶界面等一系列的個性化功能。
(2) 移動檢索功能。3G網絡具有先進的移動定位技術,可以根據用戶所處的地理位置,檢索出鄰近圖書館可以為用戶提供的各類信息服務,如館藏資源檢索、域名查詢以及各類生活信息的咨詢等。目前在清華大學圖書館使用的Innovation Interfaces公司的OPAC顯示館藏位置的平面圖的基礎上,已經提出圖形化顯示館藏位置的OPAC改進方法,結合TD-HSDPA的移動定位可以確定每一本書的具體架位,并可以在手機終端顯示圖形化路線圖,幫助不熟悉排架方法的讀者快速準確索取文獻。這類服務與目前的有線互聯網相比,使用戶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隨意性。用戶可以在戶外通過無線查詢書目館藏信息,選擇去最近的圖書館查閱文獻,也可以檢索、下載有權限的數據庫中的期刊論文,視頻文件等。
(3)流媒體與多媒體服務。移動流媒體技術的最大特點是能夠實時播放音頻、視頻和多媒體內容,并且播放的流媒體文件不需要在客戶端保存。3G的高速傳輸速度為流媒體服務的開展提供了可能。圖書館收藏的大量音頻、視頻、圖像資源供讀者瀏覽學習,使從傳統移動數字圖書館獲取的文字型資源向多媒體方向發展,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提高了數字圖書館資源利用率。同時,未來還可以深入開展共享知識服務,為讀者提供在線交流平臺,增強讀者之間、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相互聯系。
(4)在線支付功能。讀者在訪問移動數字圖書館資源或者與實體圖書館互動過程中,難免產生一部分服務費用,比如文獻下載傳遞的費用、圖書丟失補償費用、文獻查新費用、全文傳遞費用等,傳統的支付過程較為繁瑣。在3G環境下,讀者可通過移動數字圖書館的管理平臺上的遠程鏈接到網絡銀行進行支付,或者是直接通過電話費支付。
第四層是訪問層,主要指用于訪問3G移動數字圖書館的終端設備。近年來,支持3G技術的終端設備層出不窮,主要包括支持3G的PDA、3G智能手機以及其他支持3G的便攜設備。PDA最初是用于PIM(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個人信息管理) 替代紙筆,幫助人們進行一些日常管理,主要為日程安排、通訊錄、任務安排。隨著科技的發展,PDA逐漸融合計算、通信、網絡、存儲、娛樂、電子商務等多功能,成為人們移動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3G智能手機發展迅猛,具有獨立的操作系統,像個人電腦一樣支持用戶自行安裝軟件、游戲等第三方服務商提供的程序,并通過此類程序不斷對手機的功能進行擴充,同時可通過3G移動通訊網絡來實現無線網絡接入。支持3G的便攜設備多種多樣,例如電子書、平板電腦、MID等,都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3G終端之間其實并無太大區別,人們在三者之間也沒有明顯的分界,它們都是在3G網絡環境下逐步發展起來的力量,推動了無紙化閱讀和實時性交互的發展。不斷更新升級的移動終端為用戶帶來了多方的便利,如在文獻閱讀方面,因為文獻的存儲格式是多種多樣的,PDF、CAJ、TXT、CEBX、UMD、JAR等都是文獻的不同存儲格式,而通過在便攜終端安裝不同的文獻閱讀器就能很好的解決格式問題。
3G技術推動了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新一輪的變革,也將帶來以無線網絡為依托的移動數字圖書館服務模式新一輪的改變。與傳統數字圖書館的服務方式相比,建設3G移動數字圖書館還面臨不少問題。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技術支持方面。隨著人們對智能化和個性化功能的要求越來越高,簡約明快的操作方式和豐富多彩的服務內容受到追捧,從3G移動數字圖書館網絡平臺技術和便攜終端軟件技術方面考慮,就要求開發人員需要不斷創新,融合現有服務協議,探求更新更好的技術為新一代無線網絡服務。同時,如HTML5.0與FLASH技術的互不兼容的情況,就可能導致用戶在瀏覽3G移動數字圖書館過程中受到阻礙。
(2)價格方面。用戶使用移動終端獲取圖書館服務時不可避免地收取一定的費用,同時,在通過3G網絡訪問時,用戶還需要支付運營商一定的流量費,這也就加重了用戶的負擔。其次,雖然便攜式移動終端在近年來發展迅速、品種多樣,但是不免都較為昂貴,特別像是功能強大的平板電腦等。因此,用戶服務費用問題和數字終端的價格問題也將是3G移動數字圖書館面臨的問題之一。
(3)安全方面。無論是通過臺式電腦上網還是通過移動終端訪問都會面臨安全的問題,特別是通過無線網絡傳輸數據容易被人竊聽和截取,個人隱私信息被盜等問題。除此之外,手機病毒泛濫的情況也愈加嚴重,截止2010年10月,總計發現2012個手機病毒,超過前5年病毒數量的總和,而3G時代的到來,相對開放的應用環境讓安全問題比任何時候都更為敏感。
[1] 百度百科.3G[EB/OL].[2011-06-01].http://baike.baidu.com/view/11232.htm.
[2]新華網.運營商發布4月運營數據,聯通電信3G 用戶猛增 [EB/OL].[2011-06-01].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5/23/c_121447206.htm.
[3]網易財經.3G快速發展能否帶來高利潤存在質疑 [EB/OL].[2011-06-01].http://money.163.com/11/0511/17/73PQGN8500253B0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