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谷金明 張晨郁 李健俠 李智旭
(1.唐山學院;2.唐山市旅游局 河北·唐山)
目前,針對旅游方面的競爭力研究集中在旅游資源競爭力、旅游行業競爭力、旅游企業競爭力、區域旅游競爭力、城市旅游競爭力等方面,專門針對旅游經濟競爭力的研究很少。國外對旅游競爭力的研究開始于20世紀八十年代末,主要探討旅游競爭力的構成要素,側重于定性分析、實證研究。Leiper認為,決定一個旅游系統發展狀況的有四個主要因素,即客源地區域、目的地區域、旅行路徑和旅游產業本身。Crouch&Ritchie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可持續競爭力模型”。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Enright&Newton致力于構建一個更為綜合的旅游目的地競爭力模型,該模型包含四類因素:核心資源和吸引物、支持因素和資源、目的地管理以及資格性因素。
目前,國內針對旅游方面競爭力的研究更熱衷于旅游競爭力的理性分析和定量評價。黎潔和趙西萍根據波特鉆石模型提出了旅游業國際競爭力的六大影響因素和四個演進階段,總結了不同階段的特征。蘇偉忠等指出城市競爭力具體表現在旅游產品競爭力、操作層的旅游企業競爭力和內因層的旅游生產。楊英寶提出的旅游競爭要素模型,是對國內外旅游競爭力研究現狀的高度概括和總結,該模型認為影響旅游業競爭力的因素主要有:生產要素、旅游需求、旅游環境、旅游業管理和決策能力。岳川江等人選取了旅游綜合競爭力、旅游開發競爭力、旅游環境競爭力作為評價指標,采用TOPSIS逼近理想解方法客觀科學地評價城市旅游競爭力。梁丹丹在《河南區域旅游經濟競爭力比較研究》中運用因子分析法對河南區域旅游經濟競爭力進行了評估,這是關于旅游經濟競爭力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
旅游經濟競爭力研究是一種新思路和新方法,通過選取反映旅游經濟“質”和“量”以及發展潛力等方面指標的評價指標,客觀評價唐山旅游經濟在河北省內、環渤海經濟圈、乃至中國沿海旅游城市中的地位,通過查找唐山旅游經濟發展的優勢和不足,尋求發展唐山旅游經濟的對策和方法。此研究對于實現唐山市旅游經濟持續協調發展,促進唐山市旅游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唐山市是一座典型的資源型城市,面臨著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資源型城市轉型的迫切要求。旅游業是現代服務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唐山經濟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重要的增長極,唐山市旅游經濟的大發展也將成為城市經濟轉型的重要支撐和切入點。唐山市旅游業起步晚、基礎薄弱,但隨著旅游投入的加大和專項政策的支持,旅游業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同時,唐山市旅游經濟的發展也面臨著周邊城市日益激烈的競爭和挑戰。因此,如何客觀評價唐山市旅游競爭力水平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2010年唐山市旅游經濟快速增長,旅游業開發建設成效顯著,旅游產業初具規模。其中,旅游資源開發投入38.7億元,比上年增長2.6倍。2010年末全市擁有旅行社152家,新增16家;星級飯店58家,新增3家;A級以上景區達到36家,新增3家。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538.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3.1%,旅游總收入77億元,增長26.7%。其中,接待國際游客5.7萬人次,增長14.9%,旅游外匯收入2,612.3萬美元,增長35.8%;接待國內游客1,532.4萬人次,增長25.0%,國內旅游收入76.8億元,增長25.1%。唐山旅游經濟增速雖然很快,但旅游業總收入僅相當于本市GDP比重的1.72%,離唐山市旅游產業定位的目標相差甚遠。
此研究主要是針對唐山市旅游經濟在河北省、環渤海經濟圈以及中國沿海旅游城市中的競爭力。研究對象的選擇標準有兩個:1、所選城市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2、具有可比性。
本文以唐山市為參照對象,選取了河北省內的秦皇島、石家莊、保定、承德、邯鄲5個城市,選取了環渤海經濟圈內的北京、天津、沈陽、大連、煙臺、威海、青島7個城市,選擇了我國沿海的連云港、寧波、廈門、湛江、北海、三亞6個城市。根據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原則,制定了旅游經濟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表1)
通過針對19個旅游城市的分析比較,唐山市旅游經濟競爭力處于明顯的落后地位,差距較為明顯。總體排名落后于河北省內的秦皇島、承德、保定和石家莊市,領先于邯鄲市;落后于環渤海經濟圈內的沈陽、大連、煙臺、青島、威海;落后于位處我國東南沿海的連云港、寧波、廈門、三亞、北海市,領先于湛江市。
從旅游資源競爭力來看,唐山市應憑借已有的世界級及國家級旅游資源,以2016年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為契機,加大旅游資源的整合開發力度,加強旅游形象的塑造和傳播,提高旅游資源吸引力,擴大旅游影響力;加大旅游營銷的力度,不僅要在旅游廣告上做文章,還要加強旅游節慶活動的組織、增加旅游節慶活動的創意;旅游產品開發和設計滿足旅游者的多元化旅游需求,開發海濱休閑度假、紅色經典線路、農家休閑體驗等組合型旅游產品,在產品的文化內涵和活動創意方面提高旅游產品附加值。

表1 旅游經濟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
從行業競爭力水平來看,唐山市旅游產業的基礎薄弱,旅游業總收入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小,入境旅游、國內旅游人數、人均消費水平有待提高。唐山市應秉承“抓大放小、重點突破”的原則,圍繞市區做文章,將市區打造成為旅游中心城市、形成節點狀的旅游發展態勢,推動旅游行業各環節的協調發展,促進國內旅游的發展;加大唐山灣國際旅游島、曹妃甸濱海旅游的開發建設,加大入境旅游產品的開發和設計力度。
從旅游環境來看,唐山市發展旅游的自然生態環境較好,但在政策環境和人才培養方面還有很大差距。唐山市適游期相對較短但地形多樣,包括了山地、丘陵、海濱、海島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基礎;唐山市是一座震后新建的城市,在城市的建設成就以及在改善生態環境方面具有較大的比較優勢;唐山市應改善城市公共交通,增加購物娛樂、晚間游覽項目,進一步完善城市現代旅游功能。
唐山市經濟發達、交通區位優越,具有發展旅游經濟的基礎和前提。目前,唐山市旅游經濟發展速度快、潛力巨大,唐山市旅游經濟的快速發展勢必在唐山市的資源型城市轉型和改變經濟發展方式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1]陳曉,李悅錚.環渤海城市旅游競爭力差異及整合 [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8.1.
[2]龍江智.旅游競爭力評價范式:反思與啟示[J].旅游科學,2010.4.
[3]岳川江,吳章文等.濱海城市旅游競爭力評價研究[J].自然資源學報,2010.5.
[4]唐麗萍,馮淑華等.山東濱海城市區域旅游競爭力研究[J].魯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