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吉慧
君子之風 青田石賞
文/唐吉慧
1953年5月,浙江省舉辦的民間工藝品展覽會上,一位波蘭嘉賓在觀看了青田石雕后,在紀念冊上寫道:“在離開的時候,我不能不買一塊石頭,因為這些小石頭被中國的藝術家們變成了有生命的東西,它將使我永遠懷念美麗的中國。”

←青田菜花黃佛鈕印章 ↓五谷豐登
古人為我們留下很多美麗的故事,有“東坡供石”、“米顛拜石”,又有“花若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這么好聽的句子,都是關于石頭的。當然說到青田石,亦為石中翹楚,經細細雕琢,景致動人也。
因此,青田石雕,堪稱石藝奇葩。其雕工精細,色彩妍麗,造型逼真,氣韻生動,充滿了獨特的審美情趣和藝術魅力,深受歷代文人的喜歡,也為越來越多的藝術欣賞者所青睞。欣賞青田石雕,如同欣賞一幅國畫,入景于目,入情于心,需細細品味才能品出它深邃的內涵和靈動的神韻。一般說,可以從材質、顏色、造型、雕工和意境諸方面來鑒賞。
材質上,青田石質地細膩,結構純實,不綿不脆、不爆不裂。因此刻感爽快,視覺效果流暢,為藝術雕刻界所公認。
顏色上,色彩豐富是青田石一大特點,天然的各種色彩賦予了青田石極大的創作空間。青、藍、綠、紫、赤、橙、黃,顏色的豐富,無疑觸動藝術雕刻家創作靈感。而俏色雕刻,青色可雕秀竹,紫色可雕巖藤,白色可雕飛瀑,紅色可雕花果。根據石質紋理的自然層雕刻出的海波山勢、樓亭飛檐、有動有靜、惟妙惟肖。有人說“青田石雕石頭美”,總給人以自然悅目之感。
造型上,對于一件石雕作品來說,講究形象逼真,玲瓏剔透,意境深遠,謂之栩栩如生。青田石雕有人物、花果、山水、動物、魚蟲、吉祥物等,一般均采用寫實手法。而通過對古文化的學習和借鑒,石雕家亦能夸張、變形地創造出許多造型簡練、風格渾厚的寫意作品來。
雕工上,青田石雕的表現技法有圓雕、鏤雕、浮雕、線刻等。造型上的體現,沒有精湛的雕工,是無法達到形神合一的。薄如紙片的花瓣,細如發絲的藤線,層層疊疊的鏤空,表現著人類靈巧的創造才能。
意境上,雕刻家通過形象地刻畫,將人的情感溶入作品之中,以含蓄的方式,表達出人美好的愿望和無限遐想,更讓人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根據出土的文物,青田石早在六朝時便開始了利用。和其他不可再生礦產資源一樣,六朝至今1900多年,青田石曾經有許多風光無限的品種,已絕種成了明日黃花。關于燈光凍,明代屠隆(1542-1605)在《考槃余事》中說:“青田石中有瑩潔如玉,照之燦若燈輝,謂之燈光石,今頓踴貴,價重于玉,蓋取其質雅易刻而筆意得盡也,今亦難得。”確實我們很難再見到燈光凍,以后若是要找,也只能去書上搜尋它模糊的印象了。
封門青,主要產于1960年前后,著名篆刻家方介堪先生生前極愛封門青,他的好友秀松是從小生長在青田的一位石雕藝人,方介堪先生曾在一封信中托秀松代買數十方兩厘米上下的封門青石章,而“決不減價或討價”。周村一帶的奇石龍蛋,俗稱龍巖卵,外殼為一層深褐色的硬石,內藏青、黃色凍石,十分珍貴,主要產于上世紀80年代后期。其他諸如藍花青、冰花凍等,很多年前便沒了消息。從前,隨著開采掘進的深入,礦洞里會留有一根頂梁柱,這根頂梁柱守護了采礦人的安全。現在為了那些僅存的石材,采礦者冒著礦洞坍塌的危險,連那根頂天立地的頂梁柱都拆了。于是洞毀人亡的悲劇不斷發生,這些珍貴的石頭,往往就和生命、血淚聯系在了一起。
作為四大國石之一的青田石,上世紀50年代,青田石料的價格由輕工部統一規定,特級每噸150元,一級每噸106元,二級每噸80元,三級每噸60元。1973年調整為特級每噸230元,一級每噸150元,二級每噸110元,三級每噸80元。而現在的青田石料簡直貴比黃金,甚至有錢無處買。某藝術機構,10年前一件封門三彩雕件“大好河山”以15萬元成交。2006年此藏家的轉讓價格為60萬元。1999年,一件封門五彩雕就的“天下第一峰”以200萬元成交,2006年藏家的轉讓價格為1000萬元,而目前此石雕的市場價格已上升到了約2000萬元。
當然收藏青田石雕,還要以上乘佳作為主,或名家的精品之作,也不妨先多了解青田石,做一個懂石頭的行家。
編輯: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