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康健 圖/顧云芳
追尋心中的珍稀飛羽
文/楊康健 圖/顧云芳

花鳥圖-大擬啄木鳥
鳥類攝影是戶外活動與藝術創作的結合,只有長期的追求和堅持,接受鳥類攝影艱辛的挑戰,才會獲得那份體驗和感動。
上海市檢察官文聯委員顧云芳便是如此。多年來,為了追尋心中的精彩和感動,他利用業余時間拍攝鳥類,行程十余萬里,足跡遍布十余省區,拍攝野生鳥類400余種。
為記錄珍稀的飛羽,他背負幾十斤重的攝影器材,跋山涉水,從高黎貢山到廣袤草原,從北疆荒漠到高原湖泊,從崇山峻嶺到灘涂濕地……他一路追隨遷徙的鳥類,積累著拍攝的經驗和感動。
每個人心中都蘊藏著一份對大自然的向往和期盼,鳥類攝影是顧云芳把向往和期盼變為現實的鑰匙。他按動快門的瞬間,觸發的是一份融入自然的激動,釋放的是心中的煩惱與壓力,獲得的是一份久違的感動和輕松。
然而,鳥類攝影受拍攝對象和拍攝地環境制約較大,因此,其創作難度突破了技術的范疇。為深入海邊拍攝罕見的勺嘴鷸,他曾在海灘上被潮水困住三個多小時;拍攝色彩艷麗但蹤跡詭秘的仙八色鶇,他多次到南京、河南尋覓,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拍攝到了一對筑巢的仙八“愛侶”。
在創意元素比較單一的情況下,如何深化和豐富鳥類生態攝影的意境,這是創作的關鍵。但作品生命力的內涵更注重的是將攝影師的情感、體會在創作中呈現,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通過鳥類攝影,顧云芳追尋著自己心中的精彩和感動,他捕捉到的反映鳥與自然,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精美圖片,也激發起更多的人熱愛自然、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博愛之心。
“鏡界 ·驢友”齊上陣
即將跨入2013年,本欄目也將重新起航。增設“驢友”版面,與原有“鏡界”版面交替刊登。
“鏡界”,通過一組高質量的照片,輔以精美文字闡釋。
“驢友”,以照片傳達旅游途中的所見所聞,從旅者的視角出發,為讀者呈現各類人文故事。
歡迎大家踴躍投稿,對于好圖好文,我們會擇優刊登。來稿請發送到編輯郵箱:mapwowo@163.com。
同時可提供身邊攝影和旅游愛好者的線索,我們會及時與各位聯系。
編輯:成韻 chengyunpip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