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孔力
經適房指標倒賣窩案
文/孔力

在過去的幾年間,因為缺乏外部監督制約等原因,鄭州一些經濟適用房指標被官員和職業掮客聯手倒賣,交易內幕觸目驚心。從2011年3月開始,鄭州市紀委組成調查組,對此展開調查。于是,包括公安人員、鄭州市經濟適用房管理中心副主任、鄭州市二七區土地儲備中心辦公室主任、二七區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等在內的17人被查處。
今年60歲的林連波,從1996年起任鄭州市經濟適用房管理中心副主任,分管全市經濟適用房的銷售、經營等工作,在經濟適用房領域可謂大權在握。
200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開出租車的女司機張霞(化名)認識了林連波。在張霞知道了林連波的身份后,刻意接近。不久,張霞成了林連波的情婦。
2006年春的一天,張霞的親戚趙某想買一套經適房,聽說她和鄭州市經濟適用房管理中心的一位領導關系不錯,便讓張霞幫忙,張霞通過林連波,為趙某解決了房子,趙某千恩萬謝。張霞發現倒賣經濟適用房指標是個掙錢的好門路,就成為了倒賣經適房的職業掮客。
在這個倒賣經適房的鏈條中,相關人員分工明確。張霞和她的下線負責尋找想買經適房的人,然后把想買的小區、樓層、戶型告知林連波,林連波就與開發商聯系,得到房源后由張霞賣出。從2006年至2010年,張霞通過林連波的幫忙倒賣了大批的經濟適用房。每套經適房分給林連波1萬元以上的“辛苦費”。張霞數十次給林送錢,并在筆記本上作了詳細注明。
從2003年以后,隨著經適房與商品房差價的逐漸拉大,經適房在鄭州當地開始搶手。為了避免暗箱操作,2006年,鄭州市開始對經適房申請者進行搖號,規定申請經適房的低收入者必須要具有“三年以上鄭州市戶口”。
令經適房申請者不解的是,本來申購嚴格并十分緊俏的經適房房源,竟一度在網上火熱叫賣。在過去的幾年之內,一直有人倒賣經適房指標,且“好處費”不斷攀升。
2009年9月,鄭州市房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明確經適房違規建設、銷售將嚴厲處罰。相關制度的出臺雖然起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并不能根除。
符合經適房申請條件的王和武,在經適房均價為每平方米1000多元的時候就開始申請,等了三年,眼看經適房房價都漲到3000多元了,他還沒買到。一位好心的朋友告訴他,可以為他弄一個經適房指標,不過需要付3萬元的介紹費。最后,王和武在拿出3萬元后,終于弄到了一個指標。
原來,很多號都是開發商“自銷”那部分流出來的,不少經適房小區1/3用于搖號,2/3通過“自銷”。開發商的內部員工大都有出售經適房的任務,每賣出一套房可能還有一些好處給員工。而普遍的情況是,房企員工在對外賣號的時候,會發展不少下線,幫他賣號的人也會得到好處費,好處費也隨之水漲船高。
2011年年初,鄭州市紀委收到當地群眾舉報稱,有人正在大量倒賣經適房,并聲稱,只要交5萬元到10萬元不等的好處費,就可以擁有購買資格,并保證能拿到指標。
2011年3月,鄭州市紀委組成調查組,集中查處經適房領域的腐敗案件。
調查組工作人員以急于高價購買經適房者的身份與貼吧內留言的賣家李某取得聯系,李某在收取了1萬元定金后答應提供房源。隨后,公安機關控制了李某,并對其展開調查,一個違規辦理鄭州市區常住戶口、倒賣經適房房源的網絡浮出水面。隨著主犯蘆秋利的落網,利益鏈上的七名民警被查處,其中四人被移交司法機關。
蘆秋利原是鄭州市的無業人員。一次偶然地幫老鄉辦戶口遷移,使她嘗到了甜頭,并很快與極少數派出所的相關人員勾結在一起。蘆秋利從派出所里以每張1000元的價格買來空白的準遷證,再加價倒賣。她通過多個派出所的相關人員,先后將數百名外地人員戶籍,遷入到鄭州市郊縣,再轉為市區戶口。為符合經適房的申請條件,有的還將遷入居住的時間改為三年以上。期間,先后向鄭州市、縣、區六個派出所的相關責任人行賄共計200多萬元。
2011年12月,中牟縣黃店派出所原所長張某等人,因受賄罪分別被法院判處不同刑罰。同年12月12日,蘆秋利因行賄罪被二七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五年。
倒賣戶籍只是利用經適房獲利的第一步,不法分子通過什么途徑騙購經適房并倒賣呢?
調查人員在網上佯裝買經適房,找到了自稱有大量房源的張霞。起獲一本倒房賬本,賬本記錄:2009年6月8日,倒賣金桂園小區經適房一套,收取好處費6萬元。記錄后寫著:“林4.5。”這個“林”,正是時任鄭州市經濟適用房管理中心副主任的林連波。
2006年到2010年,經林連波引薦,張霞從30多個開發商那里拿到了當時十分緊俏的40多套經適房。由于張霞打著林連波的旗號,開發商不得不讓她三分。后來,張霞索性繞過林連波,直接找開發商要房。
繼林連波之后,鄭州市二七區土地儲備中心原辦公室主任、二七區嵩山南路建設指揮部原執法隊指導員盧建國和時任二七區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曲連文也被查處。
生于1973年的盧建國曾與曲連文有多年同僚關系,就在曲連文兼任鄭州市二七區嵩山南路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期間,盧建國于2007年被借調至該指揮部任執法隊指導員,同時兼任鄭州市二七區土地儲備中心辦公室主任。任職期間,盧建國利用職務之便,先后接受多人請托,并分別通過關系人向當地三家房地產開發企業索要經濟適用房11套,其中八套提供給別人進行倒賣,從中收受好處費共計13.5萬元;剩余三套分別提供給荊某、王某、趙某三人,從中收受三人各2萬元好處費。
據鄭州市二七區人民法院審理后認為:盧建國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因其歸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且坦白了辦案機關尚未掌握的同種較輕罪行,同時在刑事立案前主動退出全部贓款,可酌定從輕處罰。2011年10月底,二七區人民法院判處盧建國有期徒刑十年零六個月,剝奪政治權利一年。
2011年8月,曲連文因在擔任二七區副區長、嵩山南路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期間,通過經適房項目建設為開發商提供便利,并從中收受巨額賄賂被查處。
鄭州市紀委調查組發現某開發商提供的《征地協議》上顯示的征地價格遠低于在物價局備案的征地價格。他們最終查明該開發商在經濟適用房建設中,偽造征地協議,將每畝30萬元的征地價格改成65萬元,致征地成本虛增近4000萬元。在時任二七區副區長曲連文的協調下,從該區土地儲備中心開出了虛列部分的收據,并用于物價部門核算房價。而物價部門據此核算房價后,獲取暴利的是開發商,最終埋單的卻是購買經濟適用房的低收入群體。
隨著調查的深入,辦案人員發現曲連文在任二七區副區長、嵩山南路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期間,先后為多名開發商或工程承包商在項目推進、支付工程款等方面謀取利益,收受賄賂總額達1032萬余元,現已被依法追回,上繳國庫。而曲連文涉嫌受賄案也正在審理之中。
2010年4月14日,因涉嫌受賄罪,林連波被鄭州市公安局二七區第一分局刑事拘留,4月28日被公安機關執行逮捕。7月3日,鄭州市二七區人民檢察院就此案向二七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
法院經審理查明,林連波利用職務之便,通過向20多家開發商協調,先后為張霞提供48套經濟適用房指標,由張加價出售,為此林連波先后收受張霞人民幣58萬元,用于個人買房等消費。被告人已構成受賄罪,但考慮到被告人已將全部贓款主動退出,可酌定從輕處罰。
2011年12月27日,二七區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林連波有期徒刑12年半,其非法所得被依法沒收。
對于經濟適用房領域職務犯罪案件不斷涌現的原因,鄭州市二七區人民檢察院反貪局檢察官楊鄭文認為,開發商用經濟適用房房源行賄以及戶籍管理存在的漏洞,是引發經濟適用房領域職務犯罪的主要原因。當地檢察部門發現,這些原本應全部上交房管局予以公開銷售的經濟適用房,部分被開發商私自截留后自行銷售,另有部分房源的購買指標被開發商送給有關職能部門人員以“協調關系”,林連波、盧建國等人的房源均由此而來。
2011年,鄭州市檢察院共向25個相關單位發出28份檢察建議。建議加強經適房交易管理,完善監督機制,對申請人的情況進行公示和聯合核查等。從2011年10月1日起,《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經濟適用住房管理的通知》的實施細則正式施行,檢察機關的多項檢察建議通過這一細則落到了實處。
編輯:董曉菊 dxj50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