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北鄂州市中心醫院 張秋臻
家庭醫療保健
文/湖北鄂州市中心醫院 張秋臻

如果有人問您得病了應該怎么辦,您一定會覺得奇怪。得病了,去醫院唄,這是連小孩子都知道的。其實,您患了病可能根本不必去醫院,只需打個電話,您的全科家庭醫生就會上門來為您解決一切問題。時下,我國人民正逐漸享有方便、全面、系統的社區全科醫療保健服務,家庭醫生正走進千家萬戶。
家里有人頭疼腦熱不舒服,一個傳呼或電話,就會有社區全科家庭醫生上門診治;家里有了久病不愈的老人,就會有社區家庭醫生定期上門為其檢查、打針,并指導服藥和進行基礎護理;家里有了小孩,社區家庭醫生會為其打防疫針、喂藥防病。此外,社區的全科醫生還會定期上門指導居民的衣食住行,并將所有居民的健康狀況記錄在案,定期研究,隨時指導他們如何防病……這種嶄新的全科醫療保健模式目前正在上海、北京、天津、廣州等省會城市蓬勃興起。
以上海為例,“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的就醫方式已蔚然成風。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數據表明,上海市47%的病人得以享受“近在咫尺”的醫療、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指導等社區衛生服務。上海市為大力發展社區衛生事業服務,投入資金,構筑了覆蓋整個市區的衛生服務網絡,以盡力保證一個街道擁有兩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1萬至2萬人口擁有一個社區衛生服務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積極推出“戶籍制家庭預防保健服務”“合同制家庭醫生服務”“家庭病床”“手機呼叫”“上門護理”等形式多樣的服務;同時,為確保社區老年醫療護理,全市共設有七所老年護理院、3900張老年護理床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0%的床位也主要用于收治社區老年病人。社區還建立了居民健康檔案,中心城區65歲以上老年居民的健康檔案率達92%。
1989年11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一屆國際全科醫學學術會議。同期,首都醫學院的全科醫生培訓中心正式成立。近些年來,全科醫學得到迅猛發展。全科醫學融合了臨床醫學、行為醫學、社會醫學、社區醫學以及醫學管理等專業知識和技能,用以指導家庭醫生勝任所從事的這種新型的醫療保健工作。全科醫學制度的優越性主要表現出“六大功能”與“七個特點”。
六大功能:提供高品質的醫療保健服務;提供各種健康檢查及詳細的健康報告;提供疾病的預防及診療服務;提供隨時掌握病患病情和相關應對的服務;提供醫學新知及健康最新嘗試;提供家庭危機處理和家庭疾病照顧。
七個特點:由病人來院找醫生變為醫生主動進家庭,成為家庭健康顧問;由單一??崎T診變為健康需求的“六位一體”(預防、治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綜合服務;由服務對象不固定變為有針對性的為建立契約合同的家庭、分管責任區人群提供定向服務;由定時門診變為24小時隨時服務;由混合診室變為提供家庭式單人診室;由傳統的問答式變為輔以計算機開展的網絡服務;由單一的門診應診服務變為提供預約,包括負責雙向轉診,提供全面服務,使病人得到及時、有效、優質、低耗的醫療服務。
如上所述,家庭醫生可以通過保健、康復、心理安慰以及疾病的預防等,幫助患者提高生存質量。因此可以說,家庭醫學就是一門“提高人的生存質量的全科醫療”。全科醫療作為一門新的專科,它以醫療服務的連續性、完整性、經濟方便等特點,正在逐步成為理想的初級保健模式。社區健康服務最成功的經驗就是醫生、醫學進家門,讓居民享受到直接、便捷、連續、全面的健康服務。開展疾病診治、篩查和預防,實施計劃免疫,管理慢性病患者,促進患者康復,以及實施老年、婦女、兒童的保健等,都是社區服務的任務。
2000年美國家庭醫學年會的主題是“還醫學以人道主義”。在醫學日益技術化、細分化的今天,旨在努力倡導人性化服務;而在醫學科學飛速發展的今天,著眼于人群健康,著手于臨床預防,正是全科家庭醫生存在的社會價值。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