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四川盆地致密砂巖氣藏勘探現狀與資源潛力評價

2012-07-07 02:11:30卞從勝王紅軍汪澤成徐兆輝
中國工程科學 2012年7期

卞從勝,王紅軍,汪澤成,徐兆輝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北京 100083)

1 前言

四川盆地上三疊統須家河組是我國致密砂巖氣勘探和開發的重點層系。近5年來,須家河組天然氣儲量發現快速增長,截至2011年年底,累計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近7 000×108m3,控制加預測儲量超過5 000×108m3,已經形成了萬億立方米的大氣區,成為繼三疊系飛仙關組和二疊系長興組之后,四川盆地天然氣儲量增長的重要區域之一[1]。勘探證實,須家河組含氣范圍幾乎遍布整個盆地,不僅探明了川中地區八角場、廣安與合川等大氣田,以及川西中壩、平落壩氣田,而且在川北地區的龍崗、川西北的九龍山以及川西南的白馬廟地區,也都獲得了重要發現,天然氣勘探層系和范圍仍有進一步擴大趨勢[2,3]。

須家河組致密砂巖氣的規模開發利用已經有近半個世紀的歷史[4~6],早期發現的氣田主要位于川西龍門山前構造發育區,以構造和裂縫型氣藏為主,氣藏規模小,但儲量豐度高,氣層厚度較大。隨著勘探和研究的深入,近年來不斷在川中地區發現大氣田,如廣安、合川等氣田,探明儲量都在千億立方米以上,以構造—巖性或巖性氣藏為主,含氣面積大,可達幾百至上千平方千米,氣柱高度低,基本在10~25 m,含水飽和度較大,一般大于40%,氣藏儲量豐度低,一般為1×108~3×108m3/km2,屬中低豐度天然氣藏[1~3]。目前已發現的氣田主要分布在須二、四、六段砂巖集中發育段,近期勘探又在須一、三、五段氣源灶內部獲得了重要發現,可以說,須家河組致密砂巖氣具有滿盆含氣、全層系立體勘探的特點。然而,須家河氣藏尤其在川中地區具有含水飽和度高,氣藏充滿度低的特點,開發過程中產氣量低、產水量高,嚴重制約氣藏的規模有效開發進程。針對須家河組致密砂巖氣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對須家河組天然氣成藏特征和勘探現狀進行了探討,結合該地區成藏研究的新成果對須家河組重點區域資源潛力進行了評價,以期為須家河組致密砂巖氣下一步勘探和開發有所幫助。

2 須家河組天然氣成藏特征與勘探現狀

研究表明,須家河組須一、三、五段烴源巖和須二、四、六段儲層呈大面積交互分布,構成“三明治”生儲蓋組合,為須家河組致密砂巖氣大型化成藏提供了基礎。須家河組天然氣藏具有含氣面積大、氣藏豐度低,“經濟性”成藏呈“斑塊狀”分布等特點,整體成藏呈大范圍分布[4](見圖1)。

2.1 生儲蓋組合呈大面積廣覆式交互分布

四川盆地上三疊統須家河組發育一套含煤碎屑巖河湖相沉積,由于古地形平緩,物源充足,形成了大面積近滿盆分布的辮狀河—三角洲砂泥巖和煤系地層[7~9](見圖1)。煤系氣源巖主要分布在須一、三、五段,以高含有機碳的煤層和炭質泥巖為主,分布面積達8×104~12×104km2,煤和炭質泥巖單層厚度在5~20 m,單層生氣強度在5×108~20×108m3/km2。砂巖儲集體主要分布在須二、四、六段砂巖集中段和須一、三、五段內部,孔隙度基本在5%~10%,滲透率平均為0.01~0.5 mD,屬于致密砂巖儲層,其分布面積可達11×104~14×104km2,每一層的厚度基本在10~30 m。須一、三、五段氣源巖和蓋層與須二、四、六段儲集體呈大面積緊密接觸,直接接觸面積可達8×104~11×104km2,構成了大規模間互發育的“三明治”結構。同時,在須一、三、五段內部發育的同期沉積砂體同樣是含氣性儲層,單段分布面積可達5 000~11 000 km2,儲層連續性較好,它與烴源巖構成指狀交互發育特征,比須二、四、六段儲層成藏具有近水樓臺的優勢[1]。因此,這種典型的“三明治”結構生儲蓋組合是須家河組大范圍含氣的重要基礎。

圖1 四川盆地須家河組氣源巖與儲層分布圖Fig.1 Source rock and reservoir distribution in Xujiahe formation,Sichuan Basin

2.2 氣層厚度薄、含氣面積大,氣藏充滿度不高

須家河組儲層是在地形平緩的淺水湖沼環境中形成的辮狀河三角洲沉積體系,由于河道的快速遷移、歸并和疊加,導致沉積砂體的結構和連續性較差,加上后期強烈的壓實和膠結作用,留下來的儲集體單體規模較小,側向連續性較差[10,11],形成的氣層厚度也相對較薄,含氣儲層往往被致密砂巖或泥巖隔開,呈孤立—半孤立狀,但多層氣藏相互疊加,形成了集群式分布的氣藏群,規模非常大。如廣安氣田,單個氣層厚度 4~13 m,探明儲量面積579 km2,由40~60個氣藏群組成,探明天然氣儲量1 355×108m3。合川潼南須二氣田(見圖2),單個氣層厚度5~15 m,探明儲量面積 1 058 km2,由40~50個氣藏群組成,探明天然氣儲量約2 300×108m3。

須家河組氣藏總體充滿度不高,特別是川中地區,受構造影響較大,位于構造低部位的儲層往往產水,而構造高部位即便儲層物性較差,含氣性也較好。廣安須六段氣藏儲層段的物性均較好,構造高部位的廣安2井區平均含氣飽和度可達55%,生產測試以純氣為主,基本不產水,而構造低部位的廣安105井區平均含氣飽和度不到40%,生產測試氣水同產,且產氣量很低。在合川—潼南地區,須二段上部儲層物性相對較差,其孔隙度和滲透率分別為5% ~7%和0.05~0.3 mD,而含氣飽和度基本在50%以上,是該地區的主要產氣層。須二段下部物性較好,其孔隙度和滲透率分別為7% ~10%和0.1~0.5 mD,但含水飽和度一般在60% ~75%。這與該區須家河組氣源灶整體生氣總量不充分,天然氣優先聚集在儲層的上部高部位有關。因此,構造因素在川中地區天然氣成藏富集中具有重要作用(見表1)。

圖2 合川地區須二段氣藏剖面圖Fig.2 Gas reservoir section figure of Xu 2 in Hechuan gas filed

表1 四川盆地川中地區須家河組氣藏特征統計Table 1 Gas reservoirs characteristics statistics of Xujiahe formation,central Sichuan Basin

2.3 天然氣成藏以巖性氣藏為主,局部發育構造氣藏

統計表明,須家河組氣藏以巖性和構造—巖性復合型為主,尤其是近年來川中地區發現的一系列大氣田,如廣安、合川、安岳和八角場等,探明儲量可達6 300多億m3。廣安氣田須六氣藏,是一個構造與儲層物性共同控制下的構造—巖性氣藏,而須四氣藏是一個斜坡背景下的巖性氣藏,合川—潼南須二氣藏也是低幅構造背景下的巖性氣藏。這一類氣藏的共同特征是構造平緩,地層傾角基本在1°~3°,含氣面積大,可達數百至數千平方千米,氣層厚度薄,一般單層5~15 m,氣水分異較差,含氣飽和度普遍較低,一般為45% ~65%,單井產水較多,以常壓和異常高壓為主,氣藏分隔性強。這些現象表明須家河組低孔滲天然氣藏含氣面積大,但氣水分異較差,具有大范圍斑塊狀成藏的特征,規模開發的難度相對較大。

另一方面,在川西北和川西南地區靠近龍門山造山帶地區,也發現了一些背斜或斷層型構造氣藏,這些氣藏大多數發現較早,勘探難度相對較低,所占儲量比例也很低,探明儲量總計近500×108m3,但是這些氣藏的技術可采儲量較高,近400×108m3。如中壩須二氣藏,是一個典型的背斜型氣藏,邛西須二氣藏,是一個斷塊型氣藏。這些氣藏通常表現為含氣面積小,一般在十幾到幾十平方千米,氣水界面清楚,裂縫較發育,單井產氣量較高,以常壓為主。由于這些氣藏發育地區烴源巖厚度大,煤層和炭質泥巖厚度在20~30 m,氣源充足,氣藏豐度較高,規模開發的經濟性好。

2.4 天然氣以近源成藏為主,成藏豐度受本地氣源灶控制

四川盆地須家河組天然氣主要為成熟—高成熟的煤成氣,氣藏中烴類氣體含量為96% ~99%,不含硫化氫氣體,與其下部的海相天然氣和上部的侏羅系天然氣區別明顯,地化特征表明屬于須家河組自生自儲的天然氣[12,13]。

前已述及,須家河組儲層致密且非均質性強,地層構造平緩,使得氣源灶生成的天然氣以短距離的垂向運移聚集為主,難以發生大規模的側向運移聚集。首先,川西凹陷和川中地區天然氣特征差異明顯,川西中壩和平落壩須二氣藏甲烷含量高,干燥系數0.95~0.97,甲烷碳同位素 -33‰ ~ -36 ‰,反映天然氣成熟度高,與該地區氣源灶演化程度高相對應。而廣大川中地區天然氣藏的甲烷含量相對要低一些,干燥系數在 0.86~0.93,甲烷碳同位素-38‰~-42‰,反映天然氣成熟度較低,同樣與該地區氣源灶演化程度低相對應。說明川西凹陷的天然氣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側向運移進入川中地區的儲層。

另一方面,川中地區的天然氣也是以近源聚集為主,在不同地區和不同層段,天然氣地化特征差異明顯。如合川與潼南兩個地區的須二段氣藏,合川地區天然氣甲烷含量較潼南地區高4%,而乙烷含量低3%,合川地區甲乙烷碳同位素較潼南地區重0.3‰~0.4‰,表明氣源差異明顯。并且,在同一套含氣層系中,在儲層物性大體相當的情況下,含氣飽和度差異較大,測試產量和地層壓力等參數也不相同,如潼南須二氣藏(見圖3),剖面中根據氣層壓力的變化分為4個獨立的氣藏單元,各個氣藏的含氣飽和度從35%至60%以上變化不等,測試產量也在產水46 m3/d到產純氣4.1×104m3/d之間變化。仔細研究后發現,各個氣藏單元的含氣飽和度與其內部或下伏的煤層和炭質泥巖分布有關,當其下伏的煤層與炭質泥巖厚度較大的時候,上部儲層的含氣飽和度就大,產氣量高,如潼南104、108井,含氣飽和度基本大于50%,測試產氣1.9×104~4.1×104m3/d;而與其相鄰的潼南103井,儲層物性同樣較好,但是由于其下伏氣源巖薄,測試以產水為主,說明該含氣層系內部各氣藏與其內部或下伏的源巖構成了相對獨立的成藏組合,具有近源聚集成藏的特點。

圖3 潼南地區須二段近東西向氣藏剖面圖Fig.3 Gas reservoir section figure of Xu 2 from east to west in Tongnan gas filed

2.5 “甜點富集區”控制經濟性資源的分布,是目前勘探開發的重點

須家河組氣田的開發實踐表明存在一類“甜點富集區”,這些區域由于原始沉積和后期成巖改造,使得儲層物性相對較好,含氣飽和度相對較高,開發井產氣性好,不產水或者產水量較低,是經濟性資源分布的地區,多呈不連續性分布,是中低豐度天然氣藏群產能建設的主要貢獻者,也是現階段對這類儲量開發的重點。

廣安須六氣田的廣安2井區,屬于“甜點富集區”,儲層平均孔隙度達10% ~12%,滲透率在0.5~1.3 mD,含氣飽和度達55%以上,儲量豐度在5.19 ×108m3/km2,初始產量可達32.2 ×104m3/d,是該氣田的主要經濟性資源分布區;而該井區之外的廣安101井區,孔隙度在6% ~10%,滲透率為0.06~0.8 mD,含氣飽和度在40%以下,儲量豐度只有1×108~3×108m3/km2,初始產量只有2×104~3×104m3/d,且后期產水量顯著增加。合川—潼南須二氣田的合川1井區構造發育,儲量豐度較高,達 3.8×108m3/km2,日產氣無阻流量達26×106m3,氣藏開發過程中產水較少;而合川西南部和潼南氣田由于構造不發育,儲量豐度較低,僅為2.2×108m3/km2,氣水分異差,開發動用難度較大,日產氣無阻流量只有3.7×106~7.5×106m3。因此,“甜點富集區”是須家河組目前天然氣勘探和開發的主要貢獻者。

3 須家河組天然氣資源潛力與勘探發展方向

四川盆地須家河組天然氣成藏范圍大,資源分布廣,可供勘探面積可達16×104km2。據最新資源評價結果認為須家河組資源量可達 6.1×1012m3[14],而目前的資源探明率僅12%,剩余資源潛力巨大。與國內東部等成熟勘探盆地相比,須家河組天然氣的勘探和開發程度都很低,目前勘探主要集中在川中中部和川西北部地區,勘探層系以須二、四、六段為主,對于廣大的川中—川西過渡帶以及須一、三、五段源內天然氣的勘探程度很低,而這些區域氣源灶條件較其他地區更好,只要能找到規模儲集體和有利圈閉,獲得重大突破的幾率很高。近期在川中西部的蓬萊地區須二段和川西北地區須三段的勘探都獲得了重要發現,表明須家河組下一步的勘探前景十分廣闊。

3.1 須家河組天然氣成藏潛力與分布

須家河組天然氣成藏研究表明,有利富集區的分布主要受氣源灶、儲集體、構造高部位和裂縫發育4要素的控制,經濟性成藏呈斑塊狀分布,氣藏連續性較差,因此,優質氣源灶和高孔滲儲集體的疊置發育帶是天然氣富集的主要地區。在須二、四、六段,儲集體集中發育,同時與氣源灶緊密交互接觸,成藏潛力大。川中地區是這些層段儲集體發育最好的地區,不僅厚度大,而且物性好,構造也發育,目前已發現儲量的80%以上集中在這一地區,是目前須家河組勘探和開發的重點。但是由于氣源巖厚度相對較薄,供氣不夠充分,導致氣藏含水量大,規模開發難度較大。在川中西部地區,氣源巖厚度和生氣強度增大(見圖1),氣源條件相對充分,同時該地區地層埋藏深度適中,儲集體物性保持較好,蓬萊地區多口井顯示這一地區裂縫發育,因此,成藏潛力非常大,應該是須家河組下一步勘探重點區域。

另一方面,近期的研究和勘探證實,須家河組須一、三、五段源內具有天然氣成藏的有利條件,特別是最近幾年,多口井鉆遇須一、三、五段時獲得了工業氣流,很多井有明顯的氣測顯示、井噴和井漏現象(見表2)。截至2009年,各類鉆遇須家河組須一、三、五段的出氣井已達38口,主要分布在川西北、川西南和川中西部地區。如西充1井在須一段試氣獲近1×104m3/d,劍門1井在須三段試氣獲近9×104m3/d,磨溪氣田磨119井在須五段測試獲近30×104m3/d的高產氣流。同時,在劍門和九龍山區塊須三段獲得了天然氣地質儲量,控制與預測儲量超過了1 000×108m3,這揭示了須家河組須一、三、五段源內天然氣成藏潛力巨大,成為該地區新的接替領域。

表2 須家河組須一、三、五段出氣井統計表Table 2 Gas wells statistics of Xu 1,Xu 3 and Xu 5 formation

3.2 須家河組重點區域資源潛力評價

根據須家河組天然氣成藏主控因素的特征與分布,通過盆地模擬的方法,利用最新的勘探和研究成果,開展了須家河組重點潛力區的區帶綜合評價,為須家河組天然氣勘探和研究提供參考。從須家河組天然氣的成藏特征分析,評價立足氣源灶,根據每一層段烴源巖埋藏期熱成熟生氣和抬升期煤系解吸氣供氣強度以及構造格局劃分供氣單元,作為評價的基本單元,然后疊加儲集體厚度和物性參數,并結合其他各項石油地質條件進行綜合評比。該次評價共優選10個資源潛力較大的區帶,有利勘探面積達6.5×104km2,資源潛力在4×1012~5×1012m3。其中一類區的面積為3.6×104km2,主要分布在廣安—合川、金華—蓬溪以及劍閣—柘壩場地區,資源潛力2.5×1012~3×1012m3;二類區面積為2.9×104km2,主要分布在龍崗—營山、雅安—成都地區,資源潛力2×1012~2.5×1012m3(見圖4)。下面以兩個典型有利區帶為例對資源潛力進行分析。

3.2.1 金華—蓬溪須二區帶

該區位于川中—川西過渡帶,屬于前陸斜坡區,有利面積為2.46×104km2。該區氣源灶煤和炭質泥巖的總厚度為10~20 m,須一段生氣強度在8×108~10×108m3/km2,須三段生氣強度在 15 ×108~30×108m3/km2,該區總供氣量可達 6.72 ×1012m3,氣源條件非常充足。該區須二段儲層沉積相為川西北和川東南兩大物源水系交匯部位,水下分流河道非常發育,儲層單層厚2~8 m,累計厚度20~30 m,孔隙度可達6% ~10%。同時,蓬萊地區鉆井揭示儲層裂縫較發育,有利于氣井的高產,如蓬萊4井和蓬萊11井在該段分別獲得了45.2×104m3和15.4 ×104m3的高產氣流,氣藏壓力系數在1.3~1.6,有利于天然氣的保存,評價出資源潛力在3 000×108~5 000×108m3,目前已發現蓬萊氣田,預測儲量近1 600×108m3,是目前勘探的重點目標區。

圖4 四川盆地須家河組天然氣成藏有利區帶綜合評價圖Fig.4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gas accumulation potential regions of Xujiahe formation,Sichuan Basin

3.2.2 劍閣—九龍山須三區帶

該區位于川西北地區,鄰近龍門山和九龍山造山帶,構造發育,儲層埋藏相對較深,在3 500~4 500 m,有利面積1.64×104km2。該區須三段氣源灶供氣強度平均在10×108~20×108m3/km2,氣源充足。該區須三段發育三角洲分流河道沉積,砂巖厚度為30~60 m,延伸規模在20 km以上,連續性好,儲層單層厚度在3~10 m,孔隙度平均為3% ~6%,物性較差,但井下裂縫非常發育,有利于源內天然氣的直接充注和富集成藏,多口氣井在該地區獲得高產,如劍門102井須三段獲得了101×104m3的工業氣流,氣藏壓力系數在 1.7 ~2.0,超壓強度大,氣藏能量高,評價資源潛力在2 500×108~4 000×108m3,目前該區已提交控制、預測儲量約1 200×108m3,資源潛力大。由于氣藏壓力大,目前基本不含邊底水,開發效果要比川中其他地區偏好。

4 結語

四川盆地須家河組天然氣勘探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已經成為我國最重要的致密砂巖氣勘探開發基地之一。須家河組天然氣成藏具有源儲大面積廣覆式發育的條件,以近源成藏為主,成藏豐度受本地氣源灶質量的控制。氣源灶供氣不充分是川中地區須二、四、六段氣藏含水飽和度高和充滿度低的主要原因,甜點富集區是目前天然氣開發產量穩定的重點區域。下一步勘探應向氣源灶更加發育的川中以西方向推近,川中—川西過渡帶的金華—蓬溪地區須二段和須四段、川西北劍閣—柘壩場地區須三段氣源灶發育,生氣強度大,有利儲集體和裂縫較發育,綜合評價資源潛力在2.5×1012~3 ×1012m3,是重要的成藏潛力區,尤其是劍閣地區須三段源內成藏是須家河組天然氣勘探的重要新領域,目前已獲得良好的儲量發現和多口高產氣流井,將成為下一步致密氣勘探的重點區域。

[1]趙文智,卞從勝,徐春春,等.四川盆地須家河組須一、三和五段天然氣源內成藏潛力與有利區評價[J].石油勘探與開發,2011,38(4):385 -393.

[2]趙文智,王紅軍,徐春春,等.四川盆地川中地區須家河組天然氣藏大范圍成藏機理與富集條件[J].石油勘探與開發,2010,37(2):146-157.

[3]趙文智,汪澤成,王紅軍,等.中國中、低豐度大油氣田基本特征及形成條件[J].石油勘探與開發,2008,35(5):641 -650.

[4]翟光明.中國石油地質志(十)[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89.

[5]鄧康齡.四川盆地形成演化與油氣勘探領域[J].天然氣工業,1996,12(5):7 -13.

[6]戴金星,鄒才能,陶士振,等.中國大氣田形成條件和主控因素[J].天然氣地球科學,2007,18(4):17 -29.

[7]朱如凱,鄒才能,張 鼐,等.致密砂巖氣藏儲層成巖流體演化與致密成因機理——以四川盆地上三疊統須家河組為例[J].中國科學:D 輯,2009,39(3):327-339.

[8]卞從勝,王紅軍,汪澤成,等.四川盆地川中地區須家河組天然氣大面積成藏的主控因素[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09,30(5):548-555.

[9]侯方浩,蔣裕強,方少仙,等.四川盆地上三疊統香溪組二段和四段砂巖沉積模式[J].石油學報,2005,26(2):30 -37.

[10]羅啟后,王世謙.四川盆地中西部三疊系重點含氣層系天然氣富集條件研究[J].天然氣工業,1996,16(6):40 -55.

[11]劉樹根,童崇光,羅志立,等.川西晚三疊世前陸盆地的形成與演化[J].天然氣工業,1995,15(2):11 -14.

[12]朱光有,張水昌,梁英波,等.四川盆地天然氣特征及氣源[J].地學前緣,2006,13(2):234 - 238.

[13]李登華,李 偉,汪澤成,等.川中廣安氣田天然氣成因類型及氣源分析[J].中國地質,2007,34(5):829 -837.

[14]杜金虎,徐春春.四川盆地須家河組巖性大氣區勘探[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久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靠逼视频| 色老二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1娇喘视频| 亚洲性一区| 欧美丝袜高跟鞋一区二区 | 国内视频精品|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专区视频| 三级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欧美A级V片在线观看| 制服丝袜亚洲| 综合社区亚洲熟妇p|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免费人成又黄又爽的视频网站|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人妻无码制服丝袜视频|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网| 91丝袜乱伦|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在线一|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 国产乱人激情H在线观看| 九九热精品在线视频| 青青久视频|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系列在线| 无码AV日韩一二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av专区久久| 亚洲欧洲日产无码AV|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青青青视频蜜桃一区二区| 久草视频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另类在线| 免费va国产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精品| 五月天综合婷婷| 国产丝袜丝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三级网站|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污|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欧美区一区二区三|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国产无码制服丝袜| 国产理论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在线| 欧美在线国产| 国产在线欧美| 91在线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成人av专区精品无码国产|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午夜日b视频|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青青草原国产一区二区|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欧美中文一区| 精品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风韵丰满熟妇啪啪区老熟熟女|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另类综合视频| 成人一级免费视频|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香蕉| AV片亚洲国产男人的天堂| 超碰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不卡| 国产欧美性爱网| 中国美女**毛片录像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