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鵬 (江西外語外貿職業學院,江西 南昌 330099)
XIE Peng (Jiangxi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Nanchang 330099,China)
配送是生產的最后環節也是最終面對消費者的重要環節,配送中心的選址對物流活動的經濟性及企業效益產生著重大的影響。合理的選址會帶來企業意想不到的經濟效益,大大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錯誤的選址將會是企業前進的絆腳石。配送中心的選址是物流企業的一個關鍵問題,合理的選址規劃是企業選址的前提。
配送中心是從事貨物配備 (集貨、分工、分貨、揀選、配貨)和組織對用戶的送貨,以高水平實現銷售或供應的現代流通設施。
除基本的保管、儲存、轉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等基本功能之外還包括:
(1)通過配送中心集合各產品的流通信息,把握廠家的貨物情況及時反饋銷售信息。
(2)統一批量進貨提高了各廠商、批發中心的送貨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3)降低物流中心的整體運營成本。
(4)減少廠商和客戶的倉儲面積與庫存,商品集中存放在配送中心,降低供應商的庫存成本及提高訂貨的響應速度。
配送中心選址是指在一個具有若干供應商及若干需求點的經濟區域內選一個地址設置配送中心的規劃過程。較佳的配送中心選址方案是使商品通過配送中心的匯集、中轉、分發、直至輸送到需求點的全過程的效益最好。配送中心擁有眾多建筑物、構筑物以及固定機械設備,一旦建成便很難改變,如果選址不當將付出長遠的代價。因而,配送中心的選址是配送中心規劃中的重中之重。
配送中心的選址是指物流網絡系統中的一些關鍵節點,如倉儲、銷售、配送等集散網點設施的數量地理定位規模的確定。配送中心選址的問題可以分為單一設施選址方法和多設施的選址方法。
單一設施選址的一個常用模型是重心法 (或稱精確重心法、網格法)。
重心法是一種布置單個設施的方法,這種方法主要考慮的是現有設施之間的距離和需要運輸的運輸量兩個因素。它通常適用于配送中心等中間設施選址的需求。最簡單的情況下,重心法假設運入和運出成本是相等的,該方法未考慮到在不滿載的情況下特殊運輸費用的增加。
重心法首先要求在坐標系中標出各個地點的位置,以確定各點之間的相對距離。坐標系可以隨便建立。在國際選址中,經常采用經度和緯度建立坐標。然后,根據各點在坐標系中的橫縱坐標值求出運輸成本最低的位置坐標X和Y,重心法的公式是:

公式中,Cx——重心的x坐標,Cy——重心的y坐標,Njx——第j個地點的x坐標,Njy——第j個地點的y坐標,Vj——運到第j個地點或從第j個地點運出的貨物量。
最后,選擇求出的重心點坐標值對應的地點作為要布置選址的地點。因選址因素只包括運輸費率和該點的貨物運輸量,所以重心法是相對簡單的選址方法。
單設施選址模型的優點是有助于尋找選址問題的最優解,且能夠充分真實地體現實際問題,因而,問題的解決對管理層是有實際意義的。單設施模型的缺點則不是那么明顯,但是,這并不能意味著模型沒有使用價值。重要的是選址模型的結果對失實問題的敏感度是否強烈。
單設施選址模型簡化的假設條件:
假設需求量集中于一點,市場的重心是需求的聚集地。而實際上需求來自分散的廣闊區域之間各個消費點。因此得出的運輸成本是到需求聚集地而并非到單個的消費點。
假設總運輸成本的運價隨運距變化成比例增加。然而,大多數運價是由不隨著運距變化的固定部分和隨運距變化的可變部分組成。
假設各網點之間的路線為直線。實際上這樣的情況很少,因為運輸總是在一定的公路網絡,在既有的鐵路系統中或在直線環繞城市街道網絡內進行的。
單設施選址模型一般根據可變成本來進行選址。然而,模型沒有區分在不同地點建設倉庫所需的資本成本,以及與在不同地點經營有關的其他成本 (如勞動力成本、庫存維持成本、公共事業費用)之間的差別。
多設施配送中心選址方法更具現實意義,也更為復雜。它需要解決的問題是設置多少個配送中心、每個配送中心的容量大小、配送中心的位置、每個配送中心的服務對象、每個配送中心的產品供應源、每種產品的庫存配置以及運輸等。
多設施選址的方法對大多數企業更為重要,常用的此類方法包括優化法、模擬法和啟發法。根據配送中心選址方法,在所取定的選址地點進行建設時必須研究并判斷選址的障礙條件,特別是與地理、地形、環境、交通、勞動等有關的條件,分析該地址是否適合配送中心的作業要求,并調查預測將來業務量增大后選址地能否滿足擴建的需要,該選址是否使用并做好解決障礙條件的準備工作,然后根據配送中心選址程序進行選址工作。
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加強,促使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也對全球物流業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配送中心的選址不再僅限于自然、經營、基礎設施等影響因素的局限,它也受到經濟全球化的影響,配送中心的選址更趨于港口化、中間環節減少化、靠近包裹快遞企業、整合配送化和配送直接化等新趨勢。配送中心是現代資源整合的場所,是物品流通的關鍵部門。配送中心的選址就是為了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通過提高流程價值和顧客服務水平而實現競爭優勢的統一、綜合和集成的計劃過程,通過對物流服務未來需求的預測,提高顧客的滿意度。
[1] 王焰.配送中心規劃與管理[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2] 錢芝網.配送管理實務[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7.
[3] 江少文.配送中心運營實務與管理[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8.
[4] 洪家祥,羅鳳蘭,胡春.倉儲與配送[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
[5] 張海燕.連鎖企業的配送管理[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