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芳
(新余學院 機電工程學院,新余 338000)
柔性制造系統由控制系統、加工系統和物流系統三個部分組成,隨著各個子系統的發展,柔性制造系統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就目前而言,該系統在網絡信息化和系統控制模式上還存在某些欠缺。傳統柔性制造系統的控制模式采用的是集中型,現場設備和主控計算機的通信必須通過有線連接,因此,不管是系統運算還是系統邏輯處理,這些都是由中央計算機控制的。由此可見,現場設備和中央計算機間的通信問題(可靠性、實時性)是促進柔性制造系統實現信息綜合、信息集成和自動化的關鍵。現場總線是一種通信技術,它不僅能夠在工業環境中工作,另外它還具有低成本高性能等優勢,作為柔性制造系統中的通信技術,它可以實現現場設備與主控計算機間的通信。
柔性制造系統采用現場總線作為該系統的通信技術,不僅克服了傳統柔性制造系統在控制模式上的不足,還可以將現場總線技術的優勢發揮出來,現場總線技術的運用極大程度的提高了柔性制造系統各方面的性能。工業控制系統具有網絡化、分散化和智能化等特點,傳統的通訊技術無法適應這種工業環境,現場總線技術的運用使得企業系統走向了自動化。不僅如此,就連PLC和DCS在功能和機構上也做出了相應的改變,而工業自動化產品也面臨著升級。
現場總線控制系統是建立在現場總線技術上的一種控制系統,作為連接通信的一種媒介,它屬于智能化設備,把網絡節點并入到總線,讓網絡節點作為網絡系統的一部分出現,在拓展后控制系統就會進入自動化。過程現場總線的網絡模型包含了三個部分,即應用層、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該技術的傳輸速率在9.6Kbps至12Mbps這個范圍內。過程現場總線的網絡模型設計是根據國際標準協議設計的,該協議結構的具體層次分布如圖1所示,它選取了通信過程中的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應用層。過程現場總線在交通、電力和樓宇等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由于它不需要廠家設備的支持,所以它在自動化離散型系統中的應用比較多。過程現場總線有三個不同的版本,即PROFIBUS-PA過程自動化、PROFIBUS-FMS報文規范和PROFIBUS-DP分布設備。如圖1所示為過程現場總線協議規范層次結構圖。

圖1 PROFIBUS協議規范層次結構
柔性制造系統的主控制器采用的是型號為SIEMENS S7-300的可編程序控制器,上位機中必須裝有WINCC以方便過程監視,另外還應具備機械設備和執行器。柔性制造系統總共包含了8個執行單元,分別是上料、材質檢測、廢料分揀、尺寸檢測、XY直角坐標傳輸、加工、皮帶傳輸和立體倉儲,單元之間都是相對獨立的,屬于它們可以單機運行。狀態監控、總控再加上8個執行單元就是柔性制造系統的所有結構組成??偪貑卧骺刂破鬟x用的是型號為Siemens S7-300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軟件編程是實現調控執行單元的手段;狀態監控單元也是通過在PC機中安裝Siemens組態監控軟件,對系統運行狀態的監控也是通過組態和編程。
控制系統總共有三層,即管理層、單元層和設備層,分層式的控制有利于全面的管理,管理層主要負責界面的監控和系統的整體控制,單元層是負責現場設備的控制,而設備層是是控制分散的設備,將它們進行集中管理。如圖2所示為控制系統層次結構圖。
管理層的一類主站采用的是西門子的S7-300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它的二類主站安裝的PC機具有CP5611卡。S7-300主站在系統中充當管理中心和數據處理中心,負責各方面的連接,如根據下層發送的狀態信息對加工任務進行規劃和調整,或者將WINCC發送的信息進行加工和轉換,將它傳遞給設備層;WINCC是操作人員和計算機交流的界面,通常用來采集實時數據,或者控制系統設備層的運行,并用文字或動態圖形的方式將系統運行狀態顯示出來,另外它還可以實現記錄變量、歸檔數據、打印消息和報警等操作。

圖2 控制系統層次結構
單元層與設備層之間的連接是通過S7-200或者EM277,單元層會根據管理層的指令驅動電機模塊或者設備層,另外將設備的運行信息發送至管理層。S7-200與PROFIBUS-DP存在一定差異,所以它并不具備通信能力,本文采用的是EM227,通過對它進行模塊拓展,讓它具備與PROFIBUSDP相同的通信功能。
在本文中柔性制造系統的一類主站采用的S7-300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是由SIEMENS公司生產的,該控制器具有體型小、結構模塊式等特點,且它的結構不受到槽位的限制,屬于應用型、容易拓展,在同類控制器中性價比較高。S7-300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由導軌、接口模塊、電源模塊、中央處理單元模塊、功能模塊和信號模塊幾部分組成。
柔性制造系統的從站設計選用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是S7-200系列的,每個從站設備都會對應一個網絡地址,從站在過程現場總線網絡中處于被動地位。在啟動設備前應先檢查從站的的通信能力,檢查它是否能與主站進行通信連接,對設備進行初始化處理。S7-200系列不具備現場總線的通信接口,所以如果要選用S7-200作為從站的通信設備,首先要對S7-200進行模塊拓展,將它拓展為EM277。從站由變頻器模塊和EM277模塊兩部分組成,且變頻器模塊應該帶有過程現場總線接口。
WINCC在柔性制造系統中充當監控軟件,且它監視的是上層,所以它和主站間有通信連接。從站與主站間的通訊必須通過S7-300,然后才能發送至WINCC,因此它們之間存在一個過程變量,在WINCC和S7-300之間過程變量就相當于媒介的作用,數據的交換都要通過過程變量才能實現,每個過程變量都會對應一個通訊單元和一個驅動程序。

圖3 監控仿真界面
系統界面即監控界面,這是人操控系統監視系統運行狀態的媒介,在過程監視系統中,系統界面實現系統功能都是通過參數設置及圖形修改完成的。在整個柔性制造系統中,系統的編程和單元模塊的創建都是通過畫面設計實現的,因此,畫面設計就是實現系統監控功能的核心。如圖3所示為監控仿真界面截圖。
本系統的一類主站采用的是WINCC和S7-300,從站采用的是S7-200,系統的管理和監控都是通過WINCC實現的,WINCC可以將現場的實際情況用動態的畫面顯示出來,系統的實時性和可靠性因此得到了提高。過程現場總線集中式的控制,不僅讓系統對底層設備實行分控,還可以進行實時管理,現場總線的應用讓物流系統和加工單元融合在一起,硬件設計和軟件編程逐漸走向了標準化,柔性制造系統的設計難度隨之下降。
[1] 陸春元, 陸歡林. 基于現場總線技術的柔性制造系統的組態監控[J]. 機床與液壓, 2009, 37(9).
[2] 梁延德, 趙律. 現場總線在柔性制造系統中的應用[J]. 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 2006(4): 65-67.
[3] 陸春元, 陸歡林. 基于現場總線技術的柔性制造系統的組態監控[J]. 機床與液壓, 2009, 37(9).
[4] 于瀛, 邢吉哲, 母佳慶, 張偉. Prof i bus總線在人機協同柔性制造系統中的應用[J]. 新技術新工藝, 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