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農業大學動物營養研究所 解俊美 王 安*蘇莉娜 張偉明 王思維 劉肖挺
維生素D是動物體內不可缺少的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在鈣、磷吸收,骨骼發育,肉品質,免疫細胞的形成等方面均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舍飼條件下,動物體內合成的維生素D并不能滿足動物機體的需要,仍需要從飼料中獲得。因此,適宜的維生素D添加量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目前,有關蛋鴨對維生素D需要量的研究較少,在實際生產中使用的維生素D添加量缺乏試驗依據。因此,本試驗通過飼糧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維生素D,研究其對1~28日齡蛋雛鴨生產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響,探索正常生產條件下發揮其最佳生產性能維生素D的適宜添加量,為蛋鴨科學生產提供試驗依據。
1.1 試驗動物與試驗設計 試驗選用1日齡健康、體重(39.21±0.47)g的金定蛋鴨 180只,采用單因素完全隨機試驗設計,隨機分成5個處理組(Ⅰ ~Ⅴ組),每個處理6個重復,每個重復6只鴨。
1.2 試驗飼糧 采用玉米-豆粕型基礎飼糧,參照NRC(1998)飼養標準和我國臺灣畜牧學會標準(1993)建議的蛋鴨營養需要量設計。維生素D以維生素D3(50萬IU/g)的形式添加。Ⅰ組飼喂基礎飼糧,Ⅱ~Ⅴ組分別飼在基礎糧基礎上添加110、220、550、1000 IU/kg 維生素 D。 試驗期為 4周(1~28日齡)。全期自由采食和飲水,保證足夠的光照時間,常規飼養管理。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見表1。

表1 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風干基礎)
1.3 樣品采集與處理 試驗第28天,從每重復隨機選取接近平均體重的健康試鴨1只,經過空腹稱重后,頸靜脈采血3~5 mL,靜置后3000 r/min離心15min,將分離出的血清分裝于EP管中,-20℃貯存備用。
1.4 測定指標與方法
1.4.1 生長性能指標 日增重:在試驗開始時稱試鴨初始重,之后每周稱一次鴨重,并做詳細記錄,計算試鴨平均日增重。采食量:每周統計一次試鴨耗料量,并回收余料,計算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即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
1.4.2 血清免疫指標 免疫球蛋白的測定在UV-2401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上進行,試劑盒由濰坊三維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提供。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測量血清生長激素(GH)、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狀腺素(T4)、皮質醇(Cort),試劑盒由北京福瑞生物工程公司提供。
1.5 統計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的One-way ANOVA進行方差分析,用Duncan’s法進行多重比較,結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對檢測指標采用曲線估計法建立二次回歸模型:Y=aX2+bX+c,當獲得顯著性二次效應時,確定曲線拐點對應的維生素D添加量即為維生素D的適宜添加量。
2.1 維生素D對蛋雛鴨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知,Ⅳ組平均日增重顯著高于Ⅰ、Ⅱ、Ⅴ組(P< 0.05),但Ⅲ、Ⅳ組間差異不顯著(P > 0.05),除Ⅳ組外,其余各組與Ⅰ組差異均不顯著 (P>0.05);平均日采食量各組間均差異不顯著 (P>0.05),其中以Ⅰ組最高。Ⅲ、Ⅳ組料重比與Ⅰ組差異顯著 (P<0.05),分別較Ⅰ組降低18.29%和25.61%,但與其他各組間差異均不顯著 (P>0.05)。

表2 不同維生素D添加水平對蛋雛鴨生長性能的影響
2.2 維生素D對蛋雛鴨免疫球蛋白的影響 由表3可知,在飼糧中添加維生素D對蛋雛鴨血清IgG和IgA含量影響明顯,其中,Ⅳ組IgG顯著高于Ⅰ、Ⅴ組 (P<0.05),分別較Ⅰ組和Ⅴ組高9.19%和6.40%,各添加組IgA含量均顯著高于Ⅰ組(P<0.05),但各添加組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各維生素D添加水平對IgM含量影響均不顯著(P>0.05),但Ⅳ組含量最高。

表3 不同維生素D添加水平對蛋雛鴨免疫球蛋白的影響 g/L
2.3 維生素D對蛋雛鴨血清免疫相關激素的影響 由表4可知,血清GH濃度隨著飼糧維生素D水平的增高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但各組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Ⅳ組濃度最高。Ⅲ、Ⅳ組T3濃度顯著高于Ⅰ、Ⅴ組(P<0.05),且以Ⅳ組最高,較對照組提高109.62%。Ⅳ組T4濃度顯著高于Ⅰ、Ⅴ組 (P<0.05),分別較Ⅰ組和Ⅴ組高36.22%和21.96%,與其他組差異均不顯著(P>0.05)。Cort濃度最低的是Ⅳ組,且與其他各組差異顯著(P<0.05),含量最高的是Ⅰ、Ⅴ組,且與Ⅱ、Ⅲ組差異顯著(P<0.05)。

表4 不同維生素D添加水平對蛋雛鴨免疫相關激素的影響 ng/mL
2.4 回歸模型估測飼糧維生素D的適宜添加量通過二次曲線回歸模型,建立維生素D添加水平與各敏感指標的二次曲線回歸方程,式中:X為飼糧維生素D水平;Y分別為各個敏感指標(表5)。根據回歸方程,維生素D的適宜添加量為523.1~560.6 IU/kg。

表5 二次回歸模型估測飼維生素D的適宜添加量 IU/kg
蛋雛鴨的生長性能是衡量蛋雛鴨飼養經濟效益的直接指標和重要指標。由于目前的規模化飼養追求的是成本最低化和利潤最大化的結合。因此,生長性能的高低成為判斷籠養蛋雛鴨飼養成敗的關鍵參考指標。本試驗結果表明,飼糧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維生素D可對1~28日齡蛋雛鴨日增重、料重比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對日采食量影響不顯著。賈紅閣(2007)研究表明,在日糧中分別添加 25(OH)D3和維生素 D,隨著添加水平的升高肉仔雞的體重出現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楊曉丹(2008)研究表明,飼糧添加 1α(OH)D3可提高 21 d肉雞體重、體增重、采食量、飼料轉化率,降低死亡率。Atencio等(2005)研究發現,維生素D可改善畜禽生長性能,可提高肉雞體增重、采食量,和飼料效率,并能增加脛骨灰分,降低雛雞死亡率。石天虹等(2011)研究發現,隨日糧維生素D3添加水平的增加,肉仔雞體增重、耗料量、存活率均顯著增加,綜合考慮生產性能和經濟效益,認為0~3周齡和4~6周齡肉仔雞維生素D3添加量均以800 IU/kg較為適宜。由此可見,調節維生素D的添加量可使動物獲得較好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降低料重比,過高或過低均會降低其生長性能。本試驗從生長性能角度分析,飼糧添加523.1~560.6 IU/kg維生素D可使蛋雛鴨生長達到最佳效果。
免疫球蛋白通常也稱為抗體,廣泛存在動物的血液、組織液、淋巴液中,是由B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為漿細胞所產生的介導體液免疫的重要免疫分子。郭玉華(2005)研究表明,維生素D有一定的提高機體抗體水平的功能。曹榮等(2007)研究發現,在圍產奶牛日糧中額外添加維生素D3,細胞亞群的數量極顯著增加,IgG、IgM和IgA與對照組相比有升高趨勢,但差異不顯著。Vander Stede等(2004)研究發現,給豬肌肉注射HSA 后再肌注 1,25-(OH)2D3,顯著提高了血清中HSA特異的IgA抗體應答。Chou等(2009)研究報道,維生素D3能夠增加小腸絨毛長度、腸壁厚度及腺窩深度,提高抗體水平,增強機體免疫力。本試驗結果表明,維生素D對血清IgA、IgG影響均顯著,對IgM影響不顯著,但維生素添加量550 IU/kg的D組IgA、IgM、IgG的含量最高。說明機體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等的免疫學活性增強,動物處于良好的生長狀態。經過分析,IgG含量與維生素D水平呈顯著二次曲線相關。當維生素D的添加量為527.8 IU/kg時IgG的含量達到最大值,此時,免疫機能最強。
動物的免疫系統在執行免疫功能的過程中,不僅存在內部的自我調控,還受神經內分泌系統的調控,其中最重要的是甲狀腺激素和生長激素。T3、T4可與GH協同促進動物的生長發育,對免疫應答均有一定的調節、促進作用。GH是一種生長調節素,具有促進抗體合成、MΦ活化和IL-2的調節作用。Cort可抑制淋巴組織的功能,與動物淋巴細胞數量呈線性負相關,可減少抗體的合成。本試驗發現,飼糧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維生素D對蛋雛鴨T3、T4和Cort影響顯著,對GH影響不顯著,但添加220、550 IU/kg維生素D可使血清GH、T3和T4含量升高,使Cort含量降低,這與王麗等(2009)報道結果基本一致。經過分析,T4、Cort含量與水平呈顯著二次曲線相關,維生素D添加量為525.6~546.4 IU/kg維生素D可使蛋雛鴨的免疫水平達到最佳狀態。
玉米-豆粕型基礎飼糧中添加適宜水平的維生素D能夠提高1~28日齡蛋雛鴨機體的生長性能和免疫功能。通過二次回歸模型估測的維生素D適宜添加水平為523.1~560.6 IU/kg。
[1]賈洪閣.肉仔雞日糧中Hy·D (25-OH-D3)、VD3適宜添加量的研究:[碩士學位論文][D].蘭州:甘肅農業大學,2007.
[2]楊曉丹.1α-OH D3對肉雞生長性能、脛骨與血漿指標、肉品質及養分利用的影響:[碩士學位論文][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
[3]石天虹,張桂芝,劉雪蘭,等.中能中蛋白水平下維生素A、D3對0~6周齡肉仔雞生產性能的影響[J].家禽科學,2011,6:13 ~ 16.
[4]郭玉華.中國泌乳期和斯坦奶牛維生素A、D、E的需要量及其在消化道內動態變化的研究:[碩士學位論文][D].揚州:揚州大學,2005.
[5]曹榮,王加啟,卜登攀,等.日糧添加維生素D3對圍產奶牛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及 T 細胞亞群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2007,19(6):748 ~ 752.
[6]王麗,馮望寶,王永平,等.維生素D3對籠養育成蛋鴨生長性能及機體免疫的影響[J].中國家禽,2009,31(11):11 ~ 14.
[7]Atencio A,Pesti G M,Edwards H M,et al.Twenty-five hydroxylcholecalciferol as a cholecalciferol substitute in broiler breeder hen diets and its effect on the performance and general health of the progeny[J].Poultry Science,2005,84(8):1277 ~ 1285.
[8]Van der Stede Y,Verfaillie T,Coxe,et al.1 alpha,25-dihydroxyvitamin D3increases IgA serum antibody responses and IgA antibody-secreting cell numbers in the Peyer’s Patches of Pigs after intramuscular immunization[J].Clin ExP Immunol,2004,135(3):380 ~ 390.
[9]Chou S H,Chung T K,Yu B.Effect of supplemental 25-hydroxycholecalciferol on growth performance,small intestinal morphology,and immune response of broiler chickens[J].Poultry Science,2009,88(11):2333 ~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