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電器科學研究所 鄔建萍
技術標準是對標準化領域中需要協調統一的技術事項指定的標準,是科學技術研究、組織生產、質量管理和經營管理的重要技術依據,在企業產品生產中處于指導性地位。企業技術標準資源建設要圍繞企業產品生產技術的達標需求,注重與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機結合;根據企業的發展現狀、發展趨勢和發展方向構建產品技術標準資源體系,以提供有效服務。
產品技術標準資源建設,是企業開展生產技術工作的重要環節,是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從產品研發、生產、質量管理和經營銷售等全過程之間具有的高關聯性來看,要使面向企業的技術標準都能滿足產品技術要求之需,我們必須根據企業產品的品種、特點,并從行業發展的視角進行綜合分析,進行保障性的建設,促進技術標準有效實施。
擁有符合企業創新產品所需的技術標準,是企業技術研發工作的第一必備條件和質量控制的源頭。在產品研發、生產和經營的過程中,技術標準的需求存在著綜合化、全方位的特點。因此,從建設和服務的方式中要突破傳統習慣,改變面向基礎與應用研究為模式的傳統方法,以滿足產品研發的新需求。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企業技術工作已轉變為從基礎應用研究到成果轉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了技術開發和產品生產等環節,這就要求技術標準建設要力求達到來源的廣泛性和內容的全面性,使其具備全方位、系統化的特點,建設支撐企業技術創新的,具有保障性的技術標準資料體系。
在產品生產和經營的過程中,技術標準資源的需求存在著深化和細化的要求。首先,不同產品所需的技術標準不同,而同一產品在不同生產階段所需技術標準也有所差異,它反映在產品設計及生產中具有的個性化以及不同的側重點上。其次,產品生產過程中存在著細小部件之間不同的技術要求。
因此,技術標準信息建設,不但要滿足宏觀層面上的需求,更要關注拓展產品細小零部件技術標準的深度和廣度,使產品技術標準資源在產品生產和經營的過程中達到細化的要求,使產品技術標準資源覆蓋產品生產和經營全過程。。
產品技術標準的主要任務是記錄產品要求,是產品要求的重要表現形式,它的主要功能是確定產品質量的目標與要求;而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主要任務是保證產品質量,它是為達成產品質量的目標與要求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兩者在功能上相輔相承,構成了產品質量的保障環。
圖1 高原電工產品技術標準體系結構圖
圖2 開關設備技術標準體系結構圖
產品技術標準是產品要求的重要體現,而質量管理體系要求是通用的,適用于所有行業或經濟領域;產品要求是特定要求,只適用于特定的產品。GB/T19000—2000族標準(以下簡稱“2000族標準”)明確地將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和產品要求區分開來,它不規定產品要求,但它是產品要求的有益補充。任何企業在采用2000族標準時必須同時考慮產品要求,以體現企業的產品特點。
產品技術標準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而2000族標準強調的是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應滿足適用的法律法規要求。按照《標準化法》規定,工業產品的設計、品種、規格、生產、質量檢驗、包裝運輸等全過程均應有統一的技術要求,并制定相應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因此,在企業技術標準體系構建過程中應注意其既有的法律地位,要明確技術標準按不同的要求可分為不同的類型以及所要達到的實施要求,即在實施過程中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的執行控制,建立符合本企業特點的技術標準體系。。
產品技術標準是組織生產的依據,它蘊含著優化生產次序的內在需求,是產品質量的技術保障,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條件,是滿足顧客要求的基本保證。而2000族標準中指出,企業應確定“產品質量的目標和要求”。這些要求應包括產品標準或產品特性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是產品質量控制和管理的依據。
(1)產品技術標準是組織技術能力的綜合反映,而產品質量是市場競爭的要素,在構建技術標準體系過程中要針對產品特點,將具有科學性、嚴謹性、先進性和適用性的產品技術標準無遺漏的收集齊全,及時為產品質量水平的評定提供有保證的技術依據。
(2)質量管理過程是標準制定和貫徹標準的過程。企業的一切生產技術活動都以服務“產品”為中心,而標準化工作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工藝水平、確保產品質量、取得經濟效益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構建技術標準體系過程中,要注意質量管理體系和標準化工作之間的有機結合;《標準化法》明確指出:“企業生產的產品沒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應當制定企業標準,作為組織生產的依據”。在貫徹標準過程中要協調好同類及配套產品之間的關系,實現產品技術標準系列化,以滿足產品生產對技術標準的需求。
(3)產品技術標準是提高效益和滿足客戶要求的必要保證。產品標準具有促進生產技術進步的特點,為了保證產品質量,滿足顧客需求,要充分考慮企業的生產狀況以及在滿足顧客需求前提下付出成本的高低,注意產品標準與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結合,促使企業綜合效益有實質性提高。因此,構建技術標準體系既要適用法律法規要求的產品,又要有利于提高產品質量、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促使企業保持持久的競爭力,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增強顧客滿意度。
企業產品技術標準體系的構建,對產品生產技術活動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因此,要立足產業發展實際,結合產業發展規劃,根據生命周期的規律,從計劃、設計、生產服務、試驗檢驗、交付使用等全過程,深入分析在不同層次、不同階段對技術標準的需求,力求覆蓋產業各環節;建立具有先進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能夠反映產品特征及其內在關聯關系的完整的標準體系。
實踐證明,根據專業領域技術標準體系構建的基本原則,按其內在聯系建立科學的具有實踐性規則的有機整體---技術標準體系;對于推動技術進步,提高產品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以昆明電器科學研究所建立的,具有專業特色的高原電工產品技術研究標準體系(圖1)及開關設備生產技術標準體系(圖2)為例,它們具有較強的適用性,其范圍包含了特定領域的通用條款,充分體現了技術標準在專業研究和產業化生產中的支撐作用。
實例1:
昆明電器科學研究所是全國高原電工產品環境技術研究的歸口單位;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中國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推進,以青藏鐵路建設為代表的高原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蓬勃展開,給高原電工裝備的研究開發及電工產品與材料的高原環境技術研究帶來了新機遇。按照相關技術標準體系,進行了高原電工裝備領域的科學研究和相關領域試驗研究,經過大量的研究驗證工作,昆明電器科學研究所獲取了前所未有的珍貴數據資料,由此負責主導制修訂了一大批國家、行業技術標準。這是一個成功利用標準體系的實例(見圖1)。
實例2:
建立符合企業特色的技術標準體系結構是企業開展標準化工作、進行規范生產的重要途徑。根據昆明電器科學研究所高低壓開關設備專業化、規模化生產的特點,構建了適合產品生產技術要求的標準體系,充分體現了技術標準在產品生產中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如圖2所示,從產品技術基礎、設計、材料、零部件、生產設備、工藝工裝、、包裝運輸、安裝、交付使用以及環境技術等等構建產品技術標準體系,全面體現了開關設備生產技術的一致性技術要求及核心內容,既符合行業和產業特點,又適應發展需求,避免了工作重復,顯現了標準體系構建所產生的效率,降低了時間成本,為開關設備的生產提供了技術上的保障,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建立產品技術標準體系的目的是充分發揮標準在新產品開發、試驗研究、生產銷售等過程中的作用。實踐證明,圍繞企業的創新發展,對于同行業內專業技術標準的多元化需求,應根據行業行為主體、專業技術研發和產業發展的特點與趨勢持續改進和完善,構成全方位、多層次的產品技術標準體系,充分發揮標準在企業中技術支撐作用。
[1]樂慶玲,胡潛.面向企業創新的行業信息服務體系變革[J].圖書情報知識,2009.2.
[2]何耀華.產品標準在產品生產中的地位探討[J].江蘇電器,2005.3.
[3]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GB/T19000-2000.質量管理體系[M].基礎和術語,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