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生
(廣州市皮膚病防治所,廣州市烜福路56號,510095)
桃紅清血丸是一種用于治療氣滯血瘀型白癜風的中藥復方制劑,臨床應用尚未見文獻報道。為探討桃紅清血丸對于患者SCL-90評分的影響,2011年筆者對桃紅清血丸治療氣滯血瘀型白癜風進行了臨床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所選100例病例均來自我院皮膚科門診患者,符合白癜風的臨床診斷標準,其臨床分型及療效標準參見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色素病學組修訂的《白癜風的診療標準》(2010年版)[1]。入選患者同時符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94年發布《白駁風的診斷依據、證候分類、療效評定標準》,并且中醫辨證為氣滯血瘀型。排除以下患者:近2個月服用過免疫調節劑,服用過維生素E、維生素C等藥物,服用過調節內分泌藥物,服用過含有鋅、銅、鐵等微量元素的藥物,服用過中藥飲片及中成藥;1個月內外用皮質類固醇藥物史;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精神病;年齡小于16歲。
1.2 治療方法 臨床病例的分組:使用隨機方法分組,分為治療組50例、對照組50例。治療組:桃紅清血丸(吉林雙藥藥業集團生產)15mg po bid;外搽甲氧沙林溶液bid;對照組:胱氨酸50mg po tid;維生素B6 10mg po tid;外搽甲氧沙林溶液bid。療程為3個月。
1.3 SCL-90評分又稱為癥狀自評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 是當前使用最為廣泛的精神障礙和心理疾病門診檢查量表,沒有明顯的分界分值,在這里我們按全國常模結果,總分超過160分的為陽性;自擬治療影響標準為:分值改善<10為沒有改善,分值改善≥10為改善,分值改善≥30為明顯改善。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結果見表1 2組陽性率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χ2=0.05,P >0.05)。
2.2 治療結果見表2 2組改善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9.39,P <0.05)。

表2 2組改善率比較
2.3 安全性評估 治療期間治療組和對照組都沒有出現不良反應。
白癜風是一種常見的后天獲得性色素脫失性疾病,該病發病機制復雜,至今尚未完全闡明,治療亦缺乏理想的手段。
中醫稱白癜風為“白癜”“白駁”等,目前臨床對證常用的只有桃紅清血丸。桃紅清血丸處方組成為:刺蒺藜(炒)、紫草、降香、拳參、白薇、桃仁(炒)、紅花、制何首烏、甘草、蒼術(炒)、龍膽草、白藥子、海螵蛸。刺蒺藜為君,味苦、辛、性平,歸肝經,具有活血祛風,平肝疏肝,止癢之效,《本草求真》記載:“通身白癜瘙癢難當者,服此治無不效”。以刺蒺藜疏肝解郁、活血、祛風為主導,再配伍紅花、桃仁、紫草、降香、拳參、白藥子、白薇為臣,既能活血祛瘀,又可涼血中之熱;全方合用則氣郁得舒,氣血得調,肌膚得養。
研究結果顯示桃紅清血丸可以改善患者的SCL-90評分,并且我們發現,對于SCL-90評分分值較高者的患者改善尤其明顯,桃紅清血丸對于氣滯血瘀型白癜風患者的療效跟對于SCL-90評分的影響呈現出正相關的特點。所以此藥對于白癜風的治療可能與改善患者的心理精神健康有關。
[1]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色素病學組.黃褐斑和白癜風的診療標準(2010年版).中華皮膚科雜志,2010,43(6).
(2012-02-22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