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藝術,為愛情
——《只是孩子》新書沙龍
主持:郭小寒
嘉賓:郝舫、馬客、抗貓
時間:11月18日15:00~17:00
地點:北京單向街書店
為藝術而生,為愛而活。多么美好的人生,但其背后,又有著怎樣不為人知、沒人理解的境遇與故事。帕蒂與羅伯特的生活,看似離我們遙遠,但其實與每一個喜歡藝術、熱愛自由的年輕人皆有共同之處。就如譯者在譯后記中寫到:“即便沒有切身走在這條路上,你也一樣能夠感受,這個故事里,真正讓你難以釋懷的,其實是那份無以代受的哀樂和了不可得的聚散。在這件事上,我們沒有距離,因為我們無人幸免?!?/p>
在這個初冬的假日下午,聽音樂,讀書、聊藝術,做回孩子。
毛尖vs田藝苗:樂影迷藏
嘉賓:毛尖、田藝苗
時間:11月24日14:30~16:30
地點:南京先鋒書店
毛尖,浙江寧波人,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外語系學士、中文系碩士、香港科技大學博士,現任教于華東師范大學。著有《非常罪非常美》、《慢慢微笑》、《當世界向右的時候》、《沒有你不行,有你也不行》、《亂來》、《這些年》等。
田藝苗,青年學者,專欄作家,作曲技術理論博士,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香港華人女作曲家協會常務理事。曾出版《流影留聲》、《時間與靜默的歌》和《溫柔的戰曲》等。目前為《三聯生活周刊》、《上海壹周》、《新民周刊》、《試聽前線》、《中國女性》、《時代報》等刊物撰寫音樂專欄。
城市與文化論壇
主持:許悔之
嘉賓:毛繼鴻、廖美立、又一山人、趙健、歐寧、馮原、葉永青
時間:11月25日15:00~16:30
地點:廣州方所
過去的365天,我們聆聽詩歌吟誦的美好。即將開啟的365天,我們穿越城市的里外,看見當下與未來。“方所”,一個非常獨特的文化組合,涵蓋了書店、美學生活館、咖啡店、藝廊與例外服裝。一方面,它是一個“家”,一種知識、審美與生活的完美結合;另一方面,它是一個永恒的進行式,一個多元的發表平臺,期望讓源源不絕的文化與創意,人才與作品,能夠因為這個場所而受到啟發、得到發表與注目。
《谷岳搭車去柏林》
作者谷岳演講暨簽售會
嘉賓:谷岳
時間:11月24日15:00
地點:西西弗書店成都店
谷岳,北京出生,1/4的成人生活都在路上,一直在追求那種自由、充實、快樂的生活。為了去看遠在柏林的女友伊卡,谷岳策劃了一場浪漫而又艱辛的逃亡式旅行,從北京到柏林,以搭順風車的方式,穿越歐亞大陸的13個國家,全程16000公里,途徑沙漠、雪山和草原。谷岳和搭檔劉暢,一路上得到了88位司機的幫助,歷經千辛萬苦,最終抵達柏林。這一場浪漫而難忘的旅行,打動了無數人,也引領了年輕一代新的生活潮流。
《蓋頭掀不掀? ──臺灣穆斯林女子的策略與認同》新書發表會
嘉賓:梁紅玉、林長寬、林貴真
時間:11月10日14:30~16:00
地點:臺北女書店
梁紅玉以身為一個研習女性主義的臺灣穆斯林,在宗教相對自由的環境下穿著hijab,或可嘗試在“性別壓迫”與“政治認同”的宏觀論述之余,從身體覺知感受和個人“能動性”(agency)去理解女性微觀經驗。透過訪談與文獻爬梳,一方面描述臺灣脈絡下穆斯林婦女穿著hijab的感受、策略與生活經驗,另一方面則試圖探詢、統理穆斯林女性對傳統的不同認知,以及回應hijab的若干非宗教論點。
當代劇場的視覺意象與肢體元素運用
——從《離家不遠》談起
主講:符宏征(動見體劇團藝術總監)
時間:11月18日19:00~20:30
地點:有河book
《離家不遠》延續動見體從肢體劇場出發的美學形態,以寫實文本為情感基礎,運用肢體創造視覺意象,由導演符宏征與十三位跨世代的劇場實力派演員共同創作。全劇以大家庭為背景,內容則取材自創作者自身或是周遭朋友間關于親人的真實故事,平實而細膩地描繪人與人之間糾結于親情、義務及責任的情感羈絆,以及人生中正在經歷或已然錯過的關鍵時刻,透過這些枝微末節的日常事件逐漸累積、堆棧出生命的真實樣貌,表現各個角色內心的情感與矛盾武裝,刻畫出臺灣當代的家族變奏曲。